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国风

入夏溪山忽雨晴,画熟悉的山水景色

2024-06-08国风

画雨霁山水始于何时已经很难考证了,从传世作品看,可以上溯到五代北宋时期。从古人的作品里可以看出,创作雨霁山水的目的很简单,希望通过人们的共有经历感受到画中韵味。画家的创作,不仅仅要展现技法,还要增加观者的兴致。看着熟悉,当然会有继续欣赏的兴致了。说到底,画雨霁山水要画出人们熟识的感觉。

这幅【溪山雨霁】是近代名家郑午昌的作品,可以看看他的画中有哪些熟悉的细节。看笔墨,画山石用笔圆劲,画杂树用笔有力。淡墨渲染,适当留白,让人感受到雨后天晴的润泽清新。为了让人感受到「润」,画中题诗一首,第一句就是「入夏溪山忽雨晴」。哪怕看不懂国画技法的表现力,也能从题诗中获得信息。这就是熟悉感,处处让人倍感亲切。

郑午昌 溪山雨霁

从风格看,【溪山雨霁】有点像明代吴门画家的作品。画中人过桥前行,让人联想到文人雅士诗书传家、游山玩水的生活场景。为了突出画中人,不是在人物大小上做文章,而是用墨色对比凸显人物的重要性。仔细看人物在前景,一片浓荫中露出一座溪桥。文人置身其境,因虚实对比好像有一道光打在文人身上。

山石形状方中见圆,墨色由浓转淡,稍加渲染,有了清润明净的感觉。画境与诗境相互呼应,这就是吴门画派追求的诗画一体。苍茫中见浑厚,披麻皴结合斧劈皴,突出江南山水刚柔并济的气质。

郑午昌 溪山雨霁 局部

整幅画用笔较细,有别于古人的粗笔画法。米芾、高克恭是画雨霁山水的高手,郑午昌没有用他们的点皴技法,是不是背离了熟悉感呢?这要从郑午昌的艺术追求讲起,他是学者型画家从事美术史的研究工作。风格传统,思想并不保守,他希望用近代画家的理解赋予传统技法新的表现力。

他在创作上不排斥中西融合,从局部图就能看出来,山林溪瀑的空间层次没有仅靠笔墨区分,而是在位置经营上下了很多功夫。杂树与瀑布之间加了一层山岚烟云,就像风景画常常出现的视平线。有了观察的基准点,画面变得立体生动。

郑午昌 溪山雨霁 局部

用细笔不用粗笔,用线皴法形成山石立面,构图上利用三远法表现空间延伸,整幅画看上去既传统又新鲜。郑午昌在技法层面尊重传统,也不排斥新方法,画中留下足够多的细节,让需求不同、审美不同的观者都能找到熟悉之处。

郑午昌生活的年代,传统山水画的发展遇到了危机。有人把传统技法当成阻碍艺术发展的绊脚石。面对这种情况,需要有画家为传统技法发声辩护。郑午昌把研究成果转化为作品,强调传统绘画怡心养性不能被取代。

郑午昌 溪山雨霁 局部

看到画中美景,有人觉得清凉舒爽,有人觉得赏心悦目,有人觉得雅致肃穆。有视觉感受,也有精神感受。找准方向,集中发力,让山水画成为人们熟识的艺术形式。

拓展阅读

描绘文人的理想与现实,张石园【仿仇英山水】
四幅秋景山水,你喜欢哪一幅
他的画中有古意,吴湖帆【山水册】
不画粉本山水,他成功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