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国风

「三武一宗灭佛」:拨开历史迷雾,看佛教的跌宕起伏【下】

2024-06-26国风

第二回 雨后春笋

续接上回 】历经两次的大屠杀,原以为他们会收手?贞观之治时,太平盛世大家都相安无事。那时候唐三藏西天取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的故事也被写成神话小说。在当时使得佛教在唐朝空前强大,一度达到历史巅峰。

但是在 公元840年唐武宗李炎年间 ,藩王割据的乱世矛盾也就日益凸显:他灭佛也跟当时的佛门占据了太多的社会资源有关。早在唐朝武则天时期,武则天大修白马寺,命男宠薛怀义监督。恃宠而骄骄横跋扈,天子脚下踏马横行。在失宠后心生怨恨一把火烧了白马寺,最终被武则天乱棍打死。 当时也出现了一些拥有排佛思想的人物,如傅奕、狄仁杰等人的排佛思想,对灭佛运动也起到了推动作用 。虽然这跟武宗关系不大,但也给佛家带来道貌岸然的感觉和推波助澜埋下伏笔。

同样的 唐朝和尚也不用向朝廷交税,不从事劳作,大量屯田。 有于寺庙发展的太多,他们为了铸造佛像,使用了大量本该用来铸造铜钱的铜和铸造兵器、农具的铁。大量田地被占,在农业帝国时代,无疑大大缩减了财政收入和社会生产力的下降,这种动摇国之根本的顽固分子自然也受到朝廷的不满。

唐中后期的会昌年间,多地藩王割据,朝廷需要出兵镇压,但是佛家因为制造佛像融化了很多铜铁,导致市面上货币流通不足,财政上面捉襟见肘。 再加上皇权统治思想和佛教思想相距甚远的矛盾下,唐武宗本人也深信道教可以炼丹养生,对佛教怎么看怎么不爽,一度达到憎恶的态度。道士赵归真便趁机鼓动武宗,唐武宗遂举起了灭佛的屠刀。

俗话说「吃一堑长一智」,但这也仅仅是对世俗之人的警醒,而神佛号称超出三界之外,不在五行之中。佛家自然想尽一切办法大肆发展宗教。前车之鉴早已拋之脑外。

公元955年后周世宗柴荣继位 ,第一件事就是立即昭告天下,「非敕赐寺额者皆废之」,规定非朝廷备案的寺庙皆是非法场所,一经查处严惩不贷。这也就为日后的灭佛运动埋下伏笔。据【旧五代史】记载,柴荣灭佛的原因跟前面三次都有惊人的相似,简直一模一样?包括经佛教不事生产,不纳税不服兵役徭役,太平盛世闷声发大财无人问津,乱世人如草芥,佛家转世轮回的思想,为了逃避徭役兵役,或者战乱大家纷纷加入佛教,把生活的困苦寄托给神佛,来世生在帝王家。本来人口不多的国家,为此损失大量劳动力,财政入不敷出。而历代王朝皆是以儒家思想治天下,万民思想都被佛家控制,神权和王权的角逐下,第四次灭佛屠刀杀到。

柴荣用现在话来说属于无神论,他对佛教的教义和所作所为非常看不惯,认为佛教的所作所为都是浪费了社会资源,败坏社会风气,为此在 后周显德二年公元955年年底发动灭佛 ,此次柴荣灭佛的结果是,出去朝廷注册营业的寺院二千六百九十四所在,废除拆毁了非法寺院三万三百三十六所,僧尼强迫还俗者六万一千二百人。在当时一定程度上大大环节当时的财政压力。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神佛悲天悯人,济世为怀。但是僧侣盛世兼并土地,乱世关闭山门,在每次的灭佛运动后,佛教在中国的发展也仅仅只是在当前受到了一定的抑制,星星之火的种子每次都被保护的很好,所以每次大刀阔斧之下依旧没有灭亡。 佛教在经历了灭佛运动后,也就是在那一段时间或者那一个朝代临时走向了低谷,但在几十年以后,佛教又如同雨后春笋般恢复了生机,并继续在中国发展壮大。

时至今日,虽然寺庙有了很规范的管理,但是教义仍然劝导人向善,苦难一下,寺庙依旧是心灵的寄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