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其昌(1555—1636年),字玄宰,号思白,又号香光居士,华亭(今上海松江)人。明万历十六年(1588年)进士,官至礼部尚书,卒谥文敏。精于书画鉴赏,富收藏。在书画理论方面主张「南北宗」,对晚明以后的画坛影响深远。工书法,自谓于率易中得之,其董派书风对当时及清初书坛有极大影响。其书画创作讲求追摹古人,但并不泥古,在笔墨的运用上追求先熟后生的效果,拙中带秀,体现出文人创作中平淡天真的个性,并以其为代表,形成著名山水画派「松江派」。著有【画禅室随笔】【容台集】【画旨】等。
作品介绍
字之巧处在用笔,尤在用墨。
——明 · 董其昌
常州古称毗陵,别称龙城,今在江苏省境内。此作内容的主要意思是想邀请「倪玉川」观赏吴氏书画的事情。
通过墨的浓淡干枯使此作有自然的「块面」效果。信札当中用笔技法的流露或许更能表现出书家自身的书写偏好。
▲ 明 · 董其昌【常州帖】
(27.8cm*58.4cm)
释文:
倪玉川令小仆寻之。云在常州。常州不知在何处。今不佞以十五日至常州矣。倘玉川在无锡。得其来会。同观吴氏书画。甚便交易。幸足下遣人到其家问之。其昌生顿首。
倪玉川令小仆寻之。云在常州。
常州不知在何处。今不佞以十
五日至常州矣。倘玉川在无锡。
得其来会。同观吴氏书画。甚
便交易。幸
足下遣人到其家问之。
其昌生顿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