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国风

5首烟雨江南诗词,在美景中寄寓了多少凄美的情怀,首首触动心弦

2024-09-23国风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唐·杜牧【江南春】

烟雨蒙蒙,江南春色如织。莺啼声声,绿柳红花。水村山郭间,酒旗轻扬,风带着酒香与花香,轻拂过心田。

古寺隐现于烟雨之中,楼台错落,被苍松翠柏掩映,被云雾环绕,被细雨轻抚,笼罩在迷蒙中。

如果不考虑他对晚唐盛衰的感慨和对晚唐国运的隐忧的话,这大抵是一幅明媚的江南春光旖旎图。

只是他写下这些诗句时,到底是沉醉于江南的温婉,还是心怀对过往的忧思?我们不得而知了。

江南的烟雨淅淅沥沥,它让人沉醉,也让人深思,关于时间,关于历史,关于那些逝去的与正在发生的故事。。。

苏溪亭上草漫漫,谁倚东风十二阑。

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

——唐·戴叔伦【苏溪亭】

在苏溪亭畔,春草蔓延,无边无际。东风轻拂,似在低吟浅唱,却不见那倚栏之人,只留下一曲未了的思念,在空气中缓缓流淌。

燕子尚未归巢,春光却已悄然步入尾声。它们是否也在远方,寻觅着归途?而那份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就如同这未归的燕子,盘旋在心间,久久不散。

烟雨蒙蒙,轻轻笼罩了沙洲,也模糊了杏花的容颜。那曾经绚烂的花朵,在雨中显得如此柔弱,仿佛随时都会凋零。

杏花凋零,春光将尽,思念的友人到现在还没有归来,就像还没回归巢的燕子,让人心中充满了无尽的牵挂与忧虑。

烟雨中的杏花,柔美中带着几分悲凉,每一片花瓣都似乎承载着沉甸甸的思念,让人不禁沉醉又心痛。这份怅惘与哀愁,如同细雨般缠绵,无声地侵蚀着每一寸心田。

诗人以景寓情,将心中的思念与眼前的景色融为一体,让人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深刻感受到那份深藏的情感。

荷花开后西湖好,载酒来时。

不用旌旗。前后红幢绿盖随。

画船撑入花深处,香泛金卮。

烟雨微微。一片笙歌醉里归。

——宋·欧阳修【采桑子·荷花开后西湖好】

宋仁宗皇祐元年的盛夏,西湖畔,荷花竞相绽放,西湖的风光因此更添几分艳丽,游船穿梭其间。

碧波荡漾,芳草萋萋,春的气息与夏的热烈交织,编织出一曲生机勃勃的乐章。

游船穿梭,笙歌隐隐,空气中弥漫着荷花的清香与酒香,交织成一种难以言喻的醉意。

人们或低语浅笑,或高歌畅饮,在这片被自然宠爱的土地上,忘却了尘世的烦恼与忧愁。

而当夜幕降临,烟雨朦胧中,游湖的乐趣更是达到了高潮。灯火阑珊处,小船悠然离去,满载的不仅是游人的欢声笑语,更有那无边的夜色与满湖的诗意。

大概欧阳修更懂享受,他比温庭筠笔下单纯卧听雨眠的宁静,更添了几分逍遥自在,几分超脱尘世的豁达。

欧阳修在西湖的这一夜,不仅领略了自然之美,更在心灵深处找到了一片净土。官场的失意与烦闷,在荷香与微雨的洗礼下,悄然消散。留下的,是一颗超然物外、安闲雅适的心,以及对生活无尽的热爱与向往。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宋·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宋神宗元丰五年的那个春日,江南的烟雨不期而至,轻纱般覆盖了沙湖古道,正如苏轼宦海沉浮中的漂泊人生。

雨声穿林打叶,本是旅人避之不及的狼狈之景,却在苏轼的笔下,化作了一场心灵的洗礼。

他笑对风雨,吟啸徐行,那份从容与豁达,穿透了千年的时光,依旧温暖着每一个在人生路上踽踽独行的心灵。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苏轼以一句轻描淡写,将外界的喧嚣隔绝于心门之外,留下的,是对生活无尽的热爱与向往。

竹杖芒鞋,虽简陋却自在,胜过了世俗眼中的肥马轻裘。他告诉我们,真正的富足,不在于物质的堆砌,而在于心灵的丰盈与自由。

江南的烟雨,如同他仕途中的坎坷与磨难,但苏轼从未被击倒,反而将这一切化作了笔下流淌的诗行,将苦难酿成了生命的醇酒。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春风料峭,带着几分寒意,却也吹醒了苏轼心中的醉意,让他更加清醒地面对现实。

而山头那抹斜阳,仿佛是命运对他温柔的抚慰,告诉他,无论经历多少风雨,总有一束光,会照亮前行的路。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是苏轼对人生的彻悟,也是对后人的谆谆教诲。他告诉我们,无论过去经历了多少风雨或阳光,都已成为过往云烟。

重要的是,我们要保持一颗平和的心,不为外界所动,不为情绪所困,达到一种「无差别境界」,方能真正享受生命的宁静与美好。

江南的烟雨,依旧在历史的长河中轻轻飘落,而苏轼的诗词,却如同那不灭的灯塔,照亮了无数人的心灵之旅。

他教会我们,即使人生如逆旅,也要一蓑烟雨任平生,把烟雨化成诗,把苦难变成歌,用一颗豁达的心,去拥抱每一个当下,去迎接每一个明天。

一竿风月,一蓑烟雨,家在钓台西住。

卖鱼生怕近城门,况肯到、红尘深处。

潮生理棹,潮平系缆,潮落浩歌归去。

时人错把比严光,我自是、无名渔父。

——宋·陆游【鹊桥仙·一竿风月】

江南的温柔水乡,晨曦微露,他轻披一袭蓑衣,漫步于霏微烟雨中,那不仅是自然的馈赠,更是他心灵深处对自由无拘的向往。

傍晚时分,他悠然归来,一竿轻垂,钓起的不只是迷蒙风月,更是对世态炎凉的淡然处之。

陆游,尽管退隐是仕途受挫无奈的选择,但在这片烟雨蒙蒙中,他找到了自我治愈的力量。

不同于世俗的追逐与喧嚣,他以一种近乎神圣的姿态,诠释了何为真正的超脱与自由。

他的生活,与潮起潮落同频共振,每一次出航与归航,都是对自然法则的深刻领悟与顺应。

无需名利加身,无需世人瞩目,他只愿做那无名渔父,于烟波浩渺中,享受那份独有的宁静与安详。

在这里,严子陵的典故不再只是历史的回响,而是陆游内心世界的一种映射——同样选择了远离尘嚣,但陆游的退隐,更多了一份对现实无奈的接受与超越。

陆游的笔下,渔父的形象跃然纸上,那是一种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洞察与把握。他让我们看到,即便是在最不起眼的角落,也能绽放出最耀眼的光芒。

在江南的烟雨中,他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诗与远方,用捕鱼为生的简单生活,书写了一段段关于自由、关于超脱、关于自我救赎的传奇。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不妥,联系我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