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国风

佛教和基督教的最大区别之一:两种体系的交汇和分歧

2024-04-03国风

说起基督教和佛教,区别可太多了,即使对两者都不怎么了解的,都大概能说出不少:

一个拜耶稣,

一个拜释迦牟尼。

场地长的不一样,教堂顶尖,都是西方式的,寺庙低矮,是中国传统的,一看就不一样。

寺庙里烧香的,教堂里没什么香。

教义上,一个有轮回,一个没轮回。

诸如此类外观上的区别,笔者还能列出很多,本文自然不是为了说这些,而是佛教和基督教,以及印欧系宗教(特别是印度宗教)和基督教—闪族宗教(闪族宗教体系和印欧宗教体系,是世界唯二最重要的精神体系)的另一种也许还不太为人所知,不那么「明显」,但笔者却认为十分重要的区别。

这一区别,说不明显,其实也很明显。

佛教的「最高神」(当然,不是最高神,只是借用这个概念)是佛陀,而佛陀,众所周知,就是觉醒的人,完全开通灵智,领悟宇宙真相的人。换言之,在佛教的体系中,人可以通过自己的「觉悟」达到最圆满的境界,成为超越一切的存在。

这不仅仅是佛教的特色,而是整个印度系宗教的普遍现象,婆罗门教也强调冥想和证悟,已达到梵我合一,天人一体,即从人变为某种宇宙精神的存在。

在这一过程中,最重要的是人靠着自身的力量(精神力量),获取自我的救赎、升华和圆满。这种不需要外力的自我进化过程,还体现在平常的精神状态中,也就是「自足」的状态。所谓自足,是个非常重要的精神或神学状态及境界,所谓自足,就是「自我满足」,这不是很多人理解的那种吃吃喝喝舒舒服服的自我满足,而是无需借助任何外在事物而能达到某种精神自足的状态,其潜台词是不需要外部任何介入,自成一个精神独立的宇宙。这要远高于孔子赞美一瓢饮就能满足的颜回的状态,颜回的状态,是一种安贫乐道的躺平状态,而不是上述意义上的精神完全自主(连看书也不需要)的状态,这种状态,类似于帕斯卡(尽管帕斯卡是天主教徒,但那个年代的欧洲精英学者,总会多多少少受到印度神哲学的影响)所说的,一个人独自存在而不感到任何缺乏的状态。

而闪族和基督教体系下,人是无法自我救赎的,也是无法自我登上圆满的彼岸的。以基督教为例,人因犯罪而被逐出乐园(乐园为圣洁之地,无法容忍一丁点罪污),只能靠耶稣的血才能重新弥合因罪而来的天人之间的分裂,人才有机会回到最初的状态并回归乐园。

闪系另外两大宗教,伊斯兰教和犹太教,就更不会赞同靠自己,不靠上帝就能圆满了。当然,也有不少伊斯兰教教义中融入了很多中亚-印度的轮回及冥想传统,苏菲派就强调可以通过苦行,斋戒,冥想等行为和真主合一,这显然有着明显的印度特色。基督教灵修中,也有通过爱和上帝在神秘中结合的说法,但他们更强调上帝之爱对人灵的呼唤以及人灵对这种呼唤的接受和反馈,在其中重要的仍是上帝,没有人能只靠自己达到那种不可言喻的境界。

近现代基督教学者往往会用以下的「话术」来间接「证明」上帝的存在,比如纳尼亚传奇的作者刘易斯所说(全靠记忆,并非完全复制):「如果一个人口渴了,就会有喝的来满足他,饿了,就会有吃得来满足他,任何不满足感,都会有对应的东西来满足,而我的精神,无法完全在这个世界得到满足,这是不是意味着,在这个世界之外,有什么东西可以满足我精神上的渴求?」

很显然,这种「不满足」,意味着人无法靠自己自我圆满,他/她必须回到造物主那里,才能找到真正的圆满和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