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国风

衍「艺」丨走近大师——莫迪里阿尼:和朋友们在一起③

2024-02-01国风

画家们之间互相支持的方式是购买对方的作品。一方面,是表示对作者的信任;另一方面,也是在经济上援助患难的朋友。雅各布赠送给毕加索非洲的黑人雕刻,甚至是丢勒的素描,吉尔特鲁德·斯坦因购买毕加索的画,毕加索购买卢梭的画……就这样,作品的价格并不重要,它却是友谊的一种象征。

莫迪里阿尼曾经在基斯林的画室小住,他画了一幅谷克多的肖像。谷克多花了5个法郎买下了画,但却雇不起出租车把画拉回家。基斯林欠咖啡馆老板11个法郎,就拿房间里的那幅肖像画抵债。雕塑家英丹鲍姆从莫迪里阿尼那里买了几个头像,几个月后他们在咖啡馆遇上,莫迪里阿尼轻描淡写地告诉他头像被卖掉了。没想到,英丹鲍姆说:「没关系,这很好。」雕塑家也很大度。

「所有权」对莫迪里阿尼身边圈子里的人来说都算不了什么,关键是他们的作品还在这个世界上。莫迪里阿尼常常把自己的画随便赠送给别人,这一点连他忠实的画商兹博罗茨基也无法忍受,兹博罗茨基经常为此十分恼火,却又奈何不了他。

1914年,阿特丽斯在【新时代】杂志七月号上写道:「这个意大利人可以送给你任何你喜欢的东西。他是艺术圈里一个娇纵惯了的坏孩子,有时甚至叫人讨厌,但最后你总能原谅他。半个巴黎的人都可以轻而易举地得到他的画。他总是说:‘我并没损失什么’,就以极低的价钱把画卖出,有时还白送。可为了一法郎去买纸,他却要绞尽脑汁。」

他最好的朋友几乎都是身无分文、性格内向的流浪汉,并且都是犹太人。同样的命运将他们紧紧联系在一起,他们是苏丁、基斯林、雅各布。

1913年,莫迪里阿尼在蒙巴纳斯遇见了立陶宛来的画家苏丁。

苏丁其貌不扬,蓬乱的头发,蒜头鼻子,满身跳蚤,还有可怕的恐水症。不是经常跑到附近的屠宰场去观看血肉横流的屠宰场面,就是独自一人躲在画室里描绘那些腐烂变臭的牛肉。莫迪里阿尼潇洒而张狂,喜欢吟诗作赋;苏丁却羞涩而孤僻,连流利的法语都讲不清楚。在画风上,莫迪里阿尼有一种波提切利式的优雅,而苏丁却是痛苦的表现主义。此时,莫迪里阿尼虽然在生活上捉襟见肘,但至少已经参加了多次画展,苏丁却仍然长时间默默无闻。然而,就是这两个截然不同的人,友谊将他们连成了耀眼的双子星。

莫迪里阿尼一直对苏丁说:「你是一个伟大的画家」。不仅这样,他在生活上也给予苏丁极大的支持。莫迪里阿尼先是把苏丁介绍给经纪人谢容,然后又让自己最忠实的画商兹博罗茨基代理苏丁的作品。苏丁原来住在「蜂巢」,莫迪里阿尼又邀请他分享自己的画室。直至临死,他都不忘对兹博罗茨基说:「我曾拥有他,现在我把苏丁留给了你」。

莫迪里阿尼对他的男性朋友要比女性耐心得多。他手把手教苏丁正确使用刀叉,教他用手帕而不是用手指擤鼻涕。有一次,两人应邀参加一个晚宴。正吃着饭,苏丁打了一个喷嚏,他慌忙把手伸进口袋去找手帕,可是没找到。苏丁瞪着两只大眼睛向莫迪里阿尼求援。莫迪里阿尼一边若无其事地继续和主人交谈,一边不慌不忙地结下领结,从桌子底下把它递给苏丁。两人配合得如此默契,或许是因为他们都是犹太人的缘故吧。这种友谊也帮助莫迪里阿尼恢复了尊严。

苏丁崇拜莫迪里阿尼更是到了捡他扔掉的衬衫去穿的地步。这样做使苏丁感到更有信心,因为他觉得穿了朋友的衣服就会变成第二个莫迪里阿尼。

最动人的一幕出自苏丁幼年好友——平克斯·克里曼尼的描述。一天晚上,克里曼尼去拜访苏丁,只见苏丁和莫迪里阿尼一起躺在地上,每个人手里都举着蜡烛。在他们睡觉的地方,围了一条灌满水的小沟,那是他们用来防止臭虫再来围攻。当时莫迪里阿尼读着但丁的诗作,而苏丁在读【小巴黎人】。只有和苏丁在一起,莫迪里阿尼的心才会如此平静。

画家王衍成与您分享现代艺术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