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国风

玠庵经眼录 |初如碎瓦砾,乃见真球琳

2024-07-18国风

玠庵经眼录主笔 林学春

PROFILE

林学春,闽侯人。现为福建省美术家协会会员,福建省书画研究会监事长,福建省艺术品行业协会书画部主任,福州市清卿薄意艺术研究院研究员

01

元·铁拐仙人黄杨木雕像

古谚云:「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八仙是道教中耳熟能详的人物,李铁拐则是八仙之首。明王世贞辑【列仙全传】卷一有记云:铁拐先生,李其姓也。质本魁梧,早得道。修真岩穴时,李老君与宛丘先生尝降山斋,诲以道教。一日,先生将赴老君之约于华山,嘱其徒曰:「吾魄在此,倘游魂七日而不返,若甫可化吾魄也。徒以母疾迅归,六日而化之。先生至七日果归,失魄无依,乃附一饿殍之尸而起,故形跛恶,非其质矣。」

道教作为本土的宗教,影响甚广,至元代文人士大夫仕途无望,大都寄托或直接归隐于道教,赵孟頫号松雪道人,杨维祯号铁笛道人,吴镇自称梅花道人,黄公望、张雨、方从义则为名副其实的道士。元代画家颜辉则留下很多道释人物画像,元代永乐宫壁画则是道教绘画中的巅峰之作。

元·铁拐仙人黄杨木雕像局部

此尊铁拐仙人木雕像,笔者二十年前,得之于北京古玩博览会上,摊主是天津一位老古玩商,初见时雕像身上有些损伤,因年代久远皮壳呈枣红色,虽尘头垢面,难掩其不凡的气质。

雕像请回十年后,笔者经多年细致揣摹,查找相关资料,用百年黄杨老料,把缺损处做了修复,力求修旧如旧,并拟宋元画意,刻古木寿石为座,以期与仙人气质相配。

修复后又经十来年的摩挲呵护,仙人渐渐宝光焕发、神采逼人,仙人着百结衣,腰披鹤氅,袒右肩胸腹,瘦骨嶙峋,跋足右手执拐杖,支于腋下,左肩挎一绳结灵芝于腰间,灵芝原有漆金,凹陷处尚残存金泥。

左手托一蜘蛛,首面无须发,近于罗汉,与平时所见蓬发虬髯者迥异,微侧首抿唇双目斜睨,开相奇古。蜘蛛古代亦称喜子,故此像寓「喜从天降」之意。晋郭璞【尔雅疏】:「此蛊来着人衣,当有亲客至。」民间有「甘鹊噪而行人至,蜘蛛集而百事喜」的传说。

元代黄杨木雕铁拐仙造像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有一尊元代至正二年款,黄杨木雕铁拐像,雕刻风格与笔者所藏非常相近,故推测两件出于同一手或同一流派。

日本著名收藏家坂本五郎先生说过: 「真正的收藏家,不是将多少稀世珍宝据为己有,而是将稀世珍宝,从一些不为人知的角落里搜寻、拯救出来,让它们得到良好的修缮和保护,并将它们公诸于世,让全世界的人都能够欣赏、感受它们的历史、文化、艺术价值。」

笔者虽达不到收藏家的级别,但多年来对古物的热爱是真诚的。

02

清代龙眼木雕倚鹿罗汉

宾度罗跋罗堕阁尊者,又称宾头卢,为十八罗汉中第一尊者。他本是印度优陀延王的大臣,后来突然顿悟去修行,据传宾度罗的能力是狮子吼第一。「狮子吼」的含意,据天台宗的一位和尚行满(822年卒)的注疏:「能说偏圆顿渐一切法门。」狮子吼在中国佛家看来,应该是一个精通佛法的尊者布道的譬喻。佛经讲「宾度罗」是现在还未涅槃且在世间的罗汉。

清代龙眼木雕倚鹿罗汉局部

此尊龙眼木雕,刻宾头卢尊者,半雕半朴构思奇巧,与平常所见骑鹿不同,尊者斜倚在鹿身上,鹿双足前探作回头状,神情温顺。尊者阔脸须发卷曲,突目隆鼻具有西域人的特征,身着披风,刻者巧妙利用龙眼木的纹理走向,在关键部位稍作雕琢,使人物动态与木纹合而为一,松紧有度开合自然,脚手脸刻划则写实入微,虽为人工宛若天成。

从雕刻手法与材质来看,此件应为福建福州或莆田地区,清中早期木雕风格,开脸与同时期寿山石雕罗汉,有很多相近之处。 福建多山地,根料丰富,从明代以来,就是根雕创作的重镇,民间艺人利用树根的纹理中瘿、疤、瘤,和多变的形态,创作出很多形神兼备,意味隽永的传世佳作,这些艺人大部分都没有留名,但精彩的作品是有无限的生命力的。 所谓优良传统,这些无名氏的佳作,毋庸置疑也是其中重要组成部分。

03

宋端石蟾蜍砚

笔者自从二十多岁开始,就喜欢古砚,后来遂以「梅花古砚楼」为斋号。经过多年的收藏,入手古砚数十方,但真正耐品的并不多。郡中先贤黄莘田有「十砚斋」,斋中如「生春红」「美无度」等,今皆为传世名品。笔者心慕之,然力不能至,今谨择拙藏略有可观者九方,作简单介绍以飨诸同好。「宋蟾蜍砚」九砚之一,虽无铭文然简古灵妙,可洞见古人幽微处。

大约七八年前,笔者偶然在古玩店中,看到一块蟾蜍砚,砚为端石马肝紫籽料,半璞半雕,依形而刻,写意而传神。从工艺看,双目鼻孔,具有明显砣轮痕迹,显然是古代玉工所琢,砚台尘头垢面,朴拙中隐隐透出一种古雅高贵的气质。从大形与工艺特征判断,初断为宋代。店家介绍,砚从闽北小贩处购得,出自于南平某故家,原来是垫桌脚用的,并出示了原始的照片。当笔者见到蟾蜍砚的那一刻,四目相对俨然故交,后来得店家承让,抱砚而归,涤除尘垢紫气盎然。蟾蜍双目炯炯,阔嘴微张欲言。笔者以古墨试之,磨之无声发墨如油,为砚中上品。

宋端石蟾蜍砚

笔者摩挲赏玩之余,不禁慨叹:「世间物与人际遇无常显晦有时,然贞石之志终不泯!」即为之图形并题赞曰:

片石无言,千载蛰伏。

一玠得之,宝如头目,

涤垢除尘,紫云新沐。

注以灵泉,蛙声出谷。

【文化生活报】玠庵经眼录专栏

(发表于2024年第4、5、7期)

—END—

文化生活报社出品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 | CN35-0042

新媒体责编 | 汪明权

新媒体主编 | 邹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