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国风

佛教简史:阿难为何如此有「女人缘」?

2024-06-18国风

阿难不是难陀

佛教中关于阿难的故事很多,他容貌长得好,非常有女人缘,与摩登伽女的爱情被记入佛经当作教材,女人得以入教也是因为他的帮助。阿难给人的印象就是亲和力。但很少人知道,他作为佛陀确定的付法藏人,也是佛教的第三代领导人,对佛教的贡献是非常巨大的。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阿难的故事。

阿难,梵语 Ananda ,是斛饭王的儿子,释迦牟尼佛的堂弟。释迦成佛的那天晚上,阿难出生,所以他应该比佛陀少了35岁。后来,佛陀回迦毗罗卫探望父亲净饭王,净饭王为了壮大佛教规模,号召释迦族每家每户至少安排一名男子出家为僧。阿难和他的兄长提婆达多、堂兄阿那律、 婆娑、跋提加入了僧团,史称「五王子出家」。此外,佛陀的亲弟弟难陀 、儿子罗喉罗也出家为僧。很多人分不清「阿难」与「难陀」,往往把他俩当作一个人。阿难是佛陀的堂弟,而难陀是佛陀的同父异母弟。难陀贪念女色,而阿难是被女色贪念。

与摩登伽女的爱情

阿难有三十相, 英俊潇洒,长得跟佛陀很像。出家后的阿难仍然是很多少女怀春的对象。在大街上委乞时,常常引来众少女的关注,她们争相给阿难布施,就为近距离看他一眼,听他说一声「感谢您的布施」。阿难说话的声音非常柔和悦耳,这更加使她们着迷。

有一天,因为天气太热,阿难非常口渴。他看到一位少女正在井中汲水,于是走过去向她讨一瓢水喝。这位少女是摩登伽族人,属于低种姓,但长得十分美艳,她和其他高种姓少女一样,对阿难仰慕已久。她见阿难前来乞水,又惊又喜,小心脏跳得比兔子还快,她痴痴地看着阿难,竟然忘了打水给他喝。在阿难的再次请求下,她才回过神来把水递给阿难,在双方眼神相遇的那一瞬间,她仿佛有一种相识很久的感觉。阿难喝完水,说了声谢谢就走了。

摩登伽女望着阿难远去的背影,心里空落落的,刚才好像是一场梦。她从此陷入了严重的单相思,像丢了魂似的,吃不下,睡不着,日渐消瘦。

母亲不忍心女儿就这样消瘦下去,于是请巫师施咒,把阿难骗到她家里,想让女儿和他生米煮成熟饭。有一天,波斯匿王举行盛大斋会,佛陀和众弟子前往应供。阿难因事没能赶上斋会,便独自一人到城里托钵行乞。再次经过摩登伽女门前时,她立即跑出来迎接他。「阿难尊者,您还记得我吗?」

阿难看着这位美丽的姑娘,微笑着点点头。摩登伽女激动地对阿难说:「请跟我回家,到我家受供好吗?」

阿难因为被施了咒,神情迷茫地跟在摩登伽女后面,来到她的房间,她的母亲早已在房中洒了香水,布置得像一个婚房。阿难像木头人一样被摩登伽女牵着手,走向床辅,任其摆布,阿难心里想摆脱,但身体却不听使唤。

就在关键时刻,阿难的善根发力,猛然惊醒,摆脱了魔咒,于是回到了僧团。

但摩登伽女痴迷得跟着阿难也来到了僧团,她要终身服侍阿难,她要嫁给他。阿难不忍心伤害她,但也不能答应她,便请求佛陀帮忙开解她。

佛陀慈悲地对摩登伽女说:「阿难已经出家做了比丘,你要想嫁给他,应当先出家修行一年。」

摩登伽女见有希望,更满口答应了。就这样,她剃度成了沙弥尼,跟着大爱道比丘尼一起修道。出家后的摩登伽女在佛法的感化下,逐渐明白自己对阿难的痴情是愚昧的,便决定不再还俗,而是继续精进,竟然比阿难更早证得了阿罗汉果。

佛陀告诉阿难:你与摩登伽女有五百世的情缘,世世做夫妻或情人,所以她对你这么迷恋,才有了今生这段情缘。

在众多痴迷阿难的少女中,摩登伽女只是其中的一位。阿难之所以这么受欢迎,除了他的长相,还与他的性格有很大的关系。他是一个重情重义的人,这一点使他很受大众喜欢,但也妨碍了他修道证果。

阿难顶住了教内外的压力,让女众加入佛教

印度的宗教基本上是不允许女人入教的。佛教在创建之初,也不允许女人加入僧团。他们给出的理由是:女人太重情感,烦恼心重,致使出家也修不成道,还会妨碍男子修行。早期佛教认为,女人要想修成阿罗汉,进而摆脱轮回,有个前提条件就是先要转世成为男身,然后才能修道证果。

佛陀在传教过程中,曾有大量的女富人想出家,但遭到大迦叶等保守派的反对而未能如愿。佛陀回迦毗罗卫探亲时,她的姨母大爱道夫人也想跟着佛陀出家,仍然被佛陀拒绝。

但大爱道的向佛之心非常坚定,她带领着500释迦族女人,跟随佛陀一起离开迦毗罗卫。她对佛陀说:「我听说女人只要精进也可以证得第四沙门果,女人也可以于此正法中,受持律法修道。」

佛陀劝她:「您不要这么想。过去诸佛都没有允许女人出家的。女人不能像男人那样剃除头发,穿粪扫衣,尽形寿净修梵行。」

此后,佛陀在各地弘法度生,大爱道则领着500释迦族女一路苦苦追随。在三次遭到佛陀的拒绝之后,她们非常伤心,便自行剃度,过着比丘一样的生活。由于连日奔波,她们的衣服非常破损,身上沾满了污泥,形容憔悴,神情悲伤。

阿难见到她们这个状态,同情泛滥,非常怜悯地问大爱道为什么要这样?大爱道说,她们只是想像比丘一样加入僧团。阿难劝她们不要悲伤,我为你们去劝请佛陀。

阿难找到佛陀,对佛说:「大爱道姨母曾对您有养育之恩,您为什么不能接受她们加入僧团呢?」

佛陀出生的第七天,他的母亲摩耶夫人就去世了,是姨母大爱道夫人把他一手养大的。阿难希望佛陀念在往昔的恩情上,答应大爱道等人出家……

在阿难的反复劝请下,佛陀终于答应了女人加入佛教的请求。佛陀很无奈地对阿难说:「阿难,若女人不得于此正法律中至信舍家无家学道者,正法当住千年,今失五百岁,余有五百年。」(见【中阿含经·瞿昙弥经】)

按佛教的说法,「正法」时期,众生慧根深厚,很容易就能证道,经佛陀或其他大弟子三言两语的点拔,便能开悟证果。正法时代据说有一千年,但由于女人的加入,而缩短为五百年。

为了尽量使「正法」时间能延长,佛陀为她们制定了「八敬法」,具体内容包括:一者百岁比丘尼应礼初夏比丘足(百岁老尼要给刚出家的比丘行奉足礼)。二者不得骂比丘、谤比丘。三者比丘尼不得举比丘过(说比丘的过失),比丘得举比丘尼过。四者比丘尼具足戒,须在二部僧授。五者比丘尼犯僧残罪,应在二部僧中忏除。六者每半月须求比丘教诫。七者不与比丘同一处结夏安居,仍不得远离比丘处安居。八者安居期满,应求比丘为作见、闻、疑罪三种自恣。

尽管作出了种种限制,但女性总算有了出家修道的权利。歧视女性,是印度数千年的传统,妇女在家中没有地位,遭受家暴是常有的事,允许她们出家其实是给了她们一条自救的道路。

后来佛教衰落,坚定信佛的大多数是女人。是她们在支撑着佛教的发展。允许女人出家虽然是佛陀作出的决定,但反对者都把责任算在了阿难头上,使他承受了巨大的压力。在第壹次佛经结集时,大迦叶仍然拿着这件事指责阿难,要他当众做突吉罗罪忏悔。

阿难时期佛教的传播范围

在大迦叶之后继续领导佛教

在佛陀五十五岁时,阿难被推荐为常随侍者。此后服侍佛陀达二十五年之久。佛陀的一言一语,都被阿难谨记在心。佛陀的其他大弟子都有各种各样的神通,而阿难的神通就是记忆力極强。佛陀说过的话,致使过去了几十年,他仍能一字不漏地复述出来。因为这个特点,佛陀确立阿难为「付法藏人」,将此前阿难没有听过的佛法也系统地讲述给他听。阿难因此被称为「多闻第壹」。

佛灭后第壹次结集佛经,就是由阿难诵出【阿含经】的,这一点得到南传佛教与北传佛教的公认。

佛陀入灭之际,尚未证得第四沙门果的阿难涕泪悲泣,难以自抑。堂兄阿那律提醒他,不要只顾自己的悲伤,应当及时向佛陀做最后的请益。阿难于是请示佛陀「佛涅槃后,以谁为师?以什么安住? 恶人如何调伏?经典的结集如何才叫人起信?」

佛陀回答:「阿难!我入涅槃后,你们应以戒为师,依四念处安住,遇恶人时默摈置之,经首安立‘如是我闻’, 便会令人起信,你们依法而行,就是与佛常在。」

佛陀涅槃后,大迦叶召开经典结集,将阿难摈斥在七叶窟之外。他以长老身份教育阿难,数落阿难的种种过失。双方发生了激烈的争辩。但阿难为保持佛教的团结,向大迦叶作出了妥协,当着众阿罗汉的面做了六项突吉罗罪忏悔,以换取大迦叶的误解。大迦叶这才允许他进入七叶窟内参与结集佛经。

其实,以阿难「付法藏人」和「多闻第壹」的身份,他完全可以独立于大迦叶之外,召集一帮人另立教团。但这样一来,佛教就分裂了。

为了保持佛教的团结,阿难作了很大的忍让。大迦叶因是王舍城结集的主持人,从而被公推第贰代僧团领导人。

二十年后,大迦叶入灭。此时,阿难也有66岁了。于是大家公认阿难为第三代领导人。在阿难的领导下,佛教在西方和南方都取得重大的发展。阿难以其特别的亲和力,使佛教保持着「和合一味」,其传播范围扩大了十倍以上。

阿难的弟子中较有名的有商那和修、末田底迦等人。商那和修被中国禅宗尊为三祖,他的弟子优波鞠多参与了第贰次佛经结集,被尊为禅宗四祖。

据说阿难活了120岁,佛陀在世时的诸大弟子都已入灭,只剩下他一人,就像一片被砍光的树林,只留下一棵大树在那孤零零地耸立。他觉得自己活在世上的任务已经完成,便决定入涅槃。

当时摩竭陀与毗舍离两国正在交战,民众死伤惨重。阿难以百二十岁高龄坚持前往劝解。当船行至恒河中间时,阿难就入涅槃了。他在临终前嘱咐弟子末田底迦,将自己荼毗后的骨舍利分作两份,一份留在毗舍离北方的大林重阁讲堂,一份留在王舍城竹林精舍旁。由于阿难在两国交界处入灭的因缘,摩竭陀国与毗舍离国停止了战争,千百万人民的生命得以挽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