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国风

【道德经】四十九章讲心要浑,没心没肺活得久,低欲望者能富贵多

2024-06-22国风

【道德经】四十九章讲什么?行走社会,心要浑。火眼金睛能看穿皮囊,看不透人心那十八道弯。与其挖空心思取悦别人,不如一颗平常心,待谁都一样,不动声色,让别人来猜自己。别把自己当回事,也别把事当回事,得不到的咱干脆不要,没准你一转身,惊喜自见。所以,没心没肺活得久,低欲望者能发身。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

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

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圣人在天下,歙(xī)歙焉,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

本章主要讲「德善」和「德信」,老子虽然讲的是理想治者,但落点却在每个人身上。不以主观臆断定人好坏,诚信待人,诚信处事,不弃人,不弃物,本章亦可作为第二十七章的延伸,咱们一起来读一读。

一、德善者,寿永

人们总爱说仁者无敌,其实善者更无敌。在我们忙着分辨善与不善的时候,圣人干了什么呢?

(一)圣人为何「常无心」

老子说:「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

圣人为什么「无心」呢?不是咱们平常说的「没良心」,而是没有私心。私心就是为自己的利益打算的念头。人人都会为自己打算,这有错吗?如果是以一种积极的心态为自己打算,比如进取心,为自己设定一个进取的目标,不断努力前进, 这样为自己打算,并不算私心;但如此是为了自己能赚多少钱,而不管不顾别人、甚至损害别人的利益,损人利己那就叫私心。

可见,「常无心」才是圣人的平常状态,圣人本来就没有私心。那么,圣人的心是什么样子呢?圣人「以百姓的心为心」,简单来说,就是「将心比心」。

将心比心才能交心。 每个人都渴望被理解,被接纳,将心比心就成了打通人与人之间交往壁垒的关节。我们都有过这样的体会,孩童时期交朋友的底线是交换秘密,彼此拥有对方的「不可说」立刻就变成了自己人。很多女生甚至会相约去卫生间,这种私密相见的坦诚,成了相交的基础。然而成年后,我们很难再交到知心朋友。因为成年人的秘密真的是「不可说」了。

当然,要将心比心也不一定要交换秘密。在单位里,也有同事处成朋友的。倘若你是一位领导,在布置工作时有没有站在下属的角度上去思考,以下属的工作能力,这个工作好完成吗?不要小瞧这点小心思,多想一步、多问一句,也许能避免一场工作事故;而下属也会觉得你这个位领导亲和力强、好沟通。

不过也有一些领导是这样做换位思考的:我也这样一步一步干出来的,有什么干不了?咱们不能下属有借机偷懒的心理,但绝大多数人还是善良的。所以, 领导如果自己强,也不要觉得身边都是高手;如果自己能力弱,尽量把身边人也当成弱者。 领导者只有放低自己,把自己放在弱者的位置,才能切体会弱者的感受,才能将心比心。

所以,在老子看来,善良不能看人下菜碟,要一视同仁。

(二)没心没肺活得久

老子说:「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

老子这话乍听之下,不乏矛盾:善良的人,我们当然要以善待之;对于不善良的人,为什么还要以善待之?这不是分不清好坏了吗?一个人如果做了坏事,犯了罪,我们还要以善待之,那是不是助纣为虐呢?

当然不是。世上没有纯粹的恶人,哪怕是坏到骨子里的人也有善的一面。如果一个人从里到外、从上到下,没有一丝善念,这个人迟早会精神崩溃,因为善与恶是相对的。一个人如果一直作恶,没有缓冲,那他的生活连一点光也没有了。

「德」即得,得到之意,得到善的真谛。老子并非分不清善恶,而是强调自己的态度。如果我们对善人一个样,对不善之人又一个样,那自己是不是很双标?对不善之人的行为又算不算「恶」呢?那我们与不善之人又有何分别呢?所以,老子所说的不是一个相互的态度,而是单方面的,是我们自己的态度。比如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纵使罪大恶极之人也拥有人权,这是法律对人性的尊重,并不因这个人是否作恶而区别对待。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或许我们还没有达到圣人的「德善」之境,只要做到问心无愧就可以了。怎样才能问心无愧呢?尤其是对那些不善之人,每当自己以善待之时,心里难免浮现他们丑陋的面貌,总觉得自己有点傻。

其实大可不必介意。我们固然要将心比心,但善良的我们无须去理会、去揣度一颗不善之心,只要把所有人都当成善良的去对待就可以了,没心没肺,不去在意别人的评价,一身轻松,自然活得长久。

二、德信者,富身

今天,我们中很多人已经率先进入低欲望时代。不是主动,而是被动。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接受了低欲望的生活方式。 什么是低欲望生活呢 ?不结婚、不生子、不贷款,工作只管舒心,赚多赚少不重要,追求极简生活,或者是低配生活。这样的低欲望生活,虽然通透,但总有几分惆怅和被迫。其实,「低欲望」这个概念并非现在才有,早在老子生活的时代就有了。

(一)真正低欲望的人能发身

老子眼中的低欲望跟我们现在的认知有些不同,少了些被动,多了些主动,少了些无奈,多了些从容和自信。

老子说:「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这是说,守信的人,我信任他;不守信的人,我也信任他。跟前面段的「德善」一样,这里说的「德信」,得到了信任、诚信。这一句也颠覆了我们的认知,一个不守信的人,怎么值得信赖呢?

然而, 这就是老子眼中的「低欲望」生活。 真正的低欲望是降低对这个世界的期待,不仅对环境,更是对人,对别人也对自己。我们并没有自己想象地那么强大,因为自己是最难看透的。

比如很多家长一直在说,不求孩子孝顺自己,不求回复,但身体却很诚实,对学习成绩要求很高,这到底是降低欲望还是提高了欲望呢?自己不读书,却要求孩子读书,而且读好书;表面说不在意孩子孝顺自己,转眼一看到孩子对自己买的玩具、衣服不在意,就火冒三丈;整天把孩子挂在嘴边上,嘱咐这个,嘱咐那个,如此不信任孩子,这样的亲子关系迟早会把孩子逼得无交流。

家长还觉得自己很冤枉,我对孩子都无欲无求了,怎么就是得不到孩子的理解呢?您这还真不是「无欲无求」,相反所求甚高。不仅对孩子,对自己的要求也很高——总希望自己能培养出高精尖人才。这个概率并不大。

相反,有些家长更喜欢身体力行去影响孩子,比如一些贫困家庭的孩子长大反而很有出息。归根结底不是教育的问题,而是对孩子的信任,相信孩子能变好,相信孩子能有出息。可见,真正的低欲望才能发身。

(二)尘世走一遭,为何「心要浑」

老子说:「圣人在天下,歙歙焉,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

「歙」为收敛之意,这是说得到之人要收敛私心。「浑」即朴,纯朴之意,如婴儿之态的纯真之心;「浑其心」则是说要使百姓的心思回复到婴儿般的纯真状态。

「耳目」是欲望,是非昭昭。百姓的注意力很容易被欲望所诱惑,而偏离大道。所以圣人才想尽办法,让百姓远离纷扰。

「孩之」并不是真的让百姓回到婴儿一样的心智,而是圣人抱一守朴,不给百姓以搅扰,为百姓提供一片纯净的天空,还是「无为而治」。

老子是说,得道之人在位,收敛自己的私欲,使天下人心思化归于浑朴,百姓都专注他们自己的所看所听,得道之人使他们都回复婴儿般的纯真状态。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这里要替老子正名,这并不是在愚民,而是在告诫我们,像婴儿一样主动降低欲望,心性浑朴,做事不考虑收益,更容易得到意外收获。比如我们写一篇文章时,脑子里想得是如何给大家分享自己的阅读体会,专注于写作,文章写得好,能够激发情感共鸣,读的人就多,读的人多了,自然就会有收获;而这收获,哪怕很少,也是一份意外惊喜,因为它并不在我们的期望之内。

所以说,尘世走一遭,「心要浑」,低欲望的人反而身富。

译文

得道之人没有私心,以百姓的心为心。

善良的人,我善待他;不善良的人,我也善待他;这样可使人人向善。

守信的人,我信任他;不守信的人,我也信任他;这样可使人人守信。

得道之人在位,收敛自己的私欲,使天下人心思化归于浑朴,百姓都专注他们自己的所看所听,得道之人使他们都回复婴儿般的纯真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