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国风

【易】云:"在天成象,在地成形。"何谓天象?如何了解?

2024-08-01国风

【系辞】是通往【易经】殿堂的门径,只有看懂【系辞】才能真正了解【易经】,为了让大家了解【易经】,我准备用一系列文章逐句解释【系辞】的内容,这一章节讲述【易经】一个重要概念术语:象。

我们经常会说到「形象」,比如个人形象、国家形象,还要注意形象,不知大家是否曾经想过:什么是「形」?什么是「象」?「形象」这个词是大有来历啊!【易经】云:「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形是天象在地上的具体表现,简称形象。

大家在谈论政治时,有时会听到「天下形势」这个概念。但你是否知道什么叫「天下」?什么叫「形」?什么叫「势」?还是与【易经】有关。

【易经】自从成书之时起,一直被誉为万经之首,是中华文明的源头,我们平常说到的术语、概念、词汇,有很多源自【易经】。在文字出现之前,不存在「天下」这两个字,人与人之间是用八卦来交流的,乾为天,坤为地,乾坤就代表天下。【系辞】上篇的第一章一开始就给乾坤定位,接着解释「刚柔」、「吉凶」,于是就到了「变化」:「 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

按这句话来理解,所谓的「形」就是天之「象」在地上的表现,或者说,天上无形的「象」投射到地上后便会显露出它的原「形」,就象影视作品中的狐狸喝醉酒后会露出尾巴一样。天下的有识之士便依「形」造「势」,从而建功立业。

这样的解释是不是有点「玄」呢?其实,古人对「象」的认识就经历了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真要把「形」和「势」解释清楚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

在【易经】的六十四卦中,每一卦都有卦象,在每卦的六爻中还有爻象,可见「象」对【易经】的重要性。

然而,【易经】的「象」又是一个十分复杂的概念。说它复杂,主要是因为它在【系辞】各章节出现时,对它的解释不尽相同,让后人在学【易】时混淆不清。

象也者,像此者也。

——【系辞】下篇第一章

是故易者,像也。象也者,像也。

——【系辞】下篇第三章

是故夫象,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像其物宜,是故谓之象。

——【系辞】上篇第八章

——【系辞】上篇第十二章

通过上述对比不难发现,【系辞】在下篇的第一、第三章对「象」的解释非常粗糙、简略,而上篇第八、第十二章的解释则比较系统、完整,反映出【易】的成书比较复杂,也就是说,以上这些章节并非某一个人单独所为,而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易】的成书可能经历了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反映在对「象」的认识上。由于【系辞】存在错简问题,我们无法按其章节的排列顺序来判断各章节成书的先后,但通过对「象」这个概念的分析,下篇第一、第三章的成书时间要比上篇的第八、第十二章早。而且,从内容的完整性来看,下篇的第三章似乎有所缺失,可能是后人对前人留下的残篇经过整理而成。这一章对「象」的解释是:「是故易者,像也。象也者,像也。」

再对照下篇的第一章:「象也者,像此者也。」

通过对比便不难看出,两者对「象」的解释是接近的,而且也是很粗糙的。不管是「象」也好,或者是「像」也好,二者之间没有清晰的界限,用今天的话来理解就是照片、照相、录像、画像、图像之类。

人类自从有了思维能力和语言交流能力后,对这个世界的认识是从自身开始。自己象什么?古代没有照相机,绘画能力也不怎样,加上材料的缺乏,像的记录、保存一直是一个巨大的难题。只有到了水边,他们才得以了解自己的模样,水中的倒影便是他们的「像」,这就是对「象」的初步认识。

人类对自然的探索不会局限于对自身的认识。出于生存的考虑,需要对一年四季的气候变化尽可能作出更准确的判断,于是便出现了「卦」的概念。

「卦」字左边的「圭」代表有刻度的尺子,右边「卜」字的一竖代表竖立在地上的一根柱子,一点代表柱子在阳光照射下在地上的投影。「卦」与「象」合起来就是对某一领域的研究,很可能就是先从一年四季气候的变化做起的。根据柱子投影的变化规律来计算四季变迁的日期,就是四时的卦象。所以【系辞】上篇的第十一章这样写道:「是故法象莫大乎天地;变通莫大乎四时;县象着明莫大乎日月;崇高莫大乎富贵。」

这句古文的「四时」就是指一年中的四个季节。在古人的认识中,天地间有规律的变化,最明显的就是一年四季的更迭。地球上为何会有四季的变化呢?今天的人们都知道,这是由于地球斜着身子绕太阳公转,在不同的位置阳光穿透大气层的距离不一样,造成地面吸收阳光的热量随位置不同而出现周期性的变化。

古人不知道地球公转的原理,说不清楚气候变化的原因,只好笼统地归之于「天象」,要掌握四季变化的规律,只好从「天象」入手。

警察要想在茫茫人海中寻找某一个人,最便捷的方法是根据此人的照片逐个进行对照,这张照片便是嫌疑人的「像」或「象」。古人要看清自己长相,往往走到水边看倒影,水中的倒影便是他的「象」。依此类推,古人要推算气候变化的规律,往往通过通过观测物体在地上投影的变化来推算。物体在地上投影便成为四季变化的「象」。

从水中的倒影到四季变化的「天象」,人类对「象」的认识前进了一大步。相对于在水中的倒影,物体在地上的投影作为四季变化的「天象」,显然更复杂、更抽象。人类在看到水中的倒影后就立即知道是什么,但如果让你观察地上的某个阴影,你能看出什么名堂吗?这种复杂的「象」需要用变化来辅助表达,很明显,四时的变化,其本身也是一种自然现象。

相对而言,四季的变化还是比较简单的天象,因为四季的变化比较有规律。此外,风雨雷电也是天象,却是比较复杂的天象。古人云:天有不测之风云。什么时候刮风下雨,对古人来说,实在难以预料,虽然在今天不是什么难题。

人类发展到了一定规模后便形成社会,为了获得更好的生存条件,需要运用各种手段,处理各种复杂关系,于是便有了社会现象。当人们在成功处理某个事件,获得宝贵经验后,就会将这些经验保存下来。问题是没有文字作记录,如何保存?唯一的办法就是设卦,用代表自然现象的卦来记录社会现象。比如,包牺氏创立八卦就设定为离卦。

卦最初是用来记录自然现象的,后来又用来记录社会现象。那些被后人记住的社会现象,往往都是与自然现象高度吻合,古人称之为「天人合一」。在【系辞】上篇的第十二章这样写道:「是故夫象,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像其物宜,是故谓之象。」

通过与下篇第一、第三章稍作对比便不难看出,这段文字对「象」的解释更系统、更完整、更严谨。

「赜」是幽深玄妙,深入探求的意思,但在这里作为有重大意义的事件来理解更恰当。我们在看电视时,经常会看到焦点访谈、深度分析、国际展望、防务观察等节目。节目主持人会先播放一些重大事件的视频,然后请专家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解读。如果这些事件没有什么意义,大家都不感兴趣,就没人看,节目就办不下去了。【易经】的设卦观象其实就跟办电视节目一样,设卦就是选取有重大意义的事件,观象就是对事态变化进行分析。

「拟诸其形容」的「诸」就是指「那些」,「其」就是事件的本身,「形」就是形体,「容」就是容貌。古人意识中的「天象」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需要借助人们所熟悉的某些物体的「形」来描述,人们才能有比较系统、全面的认识。就以人为例,人站在水边可以看到自己的形体和容貌。形体容貌可以指人,也可以指物,但用来描述事件就不太合适,这里的「形容」应引申为事件发生的经过。

在记录同一事件时,不同的人会得到不同的结果,就算是用录像机来拍摄,因取景角度不同,播放出来的画面也不尽相同。比方说,八卦是如何产生的?各种说法千差万别。【易经】的要求是「像其物宜」。这里的「宜」就是对某个事件的记录要与事件的本身相匹配,就跟主持人做节目一样,要抓住事件的关键因素。

卦的「象」能否与事件本身相「宜」,长期以来一直困扰着上古时期的圣人。八卦起源的各种传说就是一个显著的例子,人们总是觉得这些传说与事情的本身不太相「宜」,所以只能称之为传说。如果有充分的证据,那就是历史。

一般来说,水中倒影这种「形」所对应的「象」比较直观,这就不用过多解释了吧!【易经】里的「象」通常指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确切来说应该叫「形」,只是现在已经习惯了,再这么严格区分没有多大意义。自然现象包括一年四季的变迁以及风雨雷电等现象,通常称为「天象」。

天象不仅包括常见的自然现象,也包括非人为的事件,比如河图洛书的出现便是典型的例子。总之,凡是解释不通的现象都可以称为「天象」。古人对天象的认识虽然十分有限,却能够充分地利用。古人的祭神行为并不意味他们对神有多敬畏,而是用神的形象来造势,以获取更多利益。如果我们一概认为是迷信就低估了他们的智慧,若有机会较量,最终被送上祭坛成为祭品的恐怕是现代人。

上述内容解释古人对「象」的认识,现在谈谈古人如何依「形」造「势」。

为什么会刮风下雨?为何会产生地震?对于这些自然现象,古人的认识显然是十分有限的,但应用起来却是淋漓尽致、得心应手。有时遇见一些罕见的现象,比如偶然捕捉到一只特别大的乌龟,他们会将它称为天降神物,尽情地加以发挥,以此来聚拢人心。【系辞】第十一章这样写道:「是故天生神物,圣人则之;天地变化,圣人效之;天垂象,见吉凶,圣人像之;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

传说中的河图洛书为何如此受到推崇?按我对【易经】的理解,河图的传说与黄帝统一天下有关,洛书的传说与大禹成功治水有关。黄帝与大禹所建立的功业,从古到今,有谁能够相比?河图洛书曾经是他们用来聚拢人心的工具,自然就水涨船高,受到人们的推崇。

关于大禹治水的故事,我们今天可能想得太简单了。比如,水道路线要经过哪些地方?会损害多少部落的利益?对利益受损的部落如何补偿?如果连治水的路线规划都无法通过,又如何治水?鲧很有可能就是因为损害了某些部落的利益,不但治水无功,反而招来杀身之祸。

禹的成功是因为意外获得洛书。洛书为何出现?在当时没有人能够讲清楚,故被称为神物,当然也不排除是大禹故意地神化。洛书的神秘效果能够有效震慑哪些心怀不满的部落,在治水路线规划不至于受到太大阻力。只可惜史料有限,具体细节就不得而知了,那就用西门豹治水的故事来加以说明吧。

西门豹治邺的故事,【史记·滑稽列传】中有很详细的记载。邺是战国时期魏国的一个城邑。魏文候时,曾经繁华的邺逐渐走向衰落,于是任命西门豹为邺令,以改变这种不利的局面。

西门豹上任后,经过调查得知,邺地衰落的原因就是要为河伯娶妇。这地方因为曾经洪水泛滥,传言是河伯发怒,于是便有了为河伯娶妇的习俗。今天我们都知道,洪水泛滥是一种自然现象。所谓的河伯发怒纯属谣言。是谁造谣?就看是谁从中获得利益。

为河伯娶妇需要花钱,邺城的三老伙同廷掾便以此为理由向老百姓征收赋税。每年收到的钱多达几百万,他们只拿出其中的二三十万,其余的钱就与巫祝私分了。

河伯娶妇是真还是假?从长老的诉苦便可以看出,大家都是心知肚明,河伯就是巫祝凭空捏造出来的河神,但谁也不敢把真相挑明。然而,巫祝最终还是被西门豹的手下扔进河中,同样下场的还有她的三个弟子,以及邺地三老。从此以后,再也没有人敢提河伯娶妇之事了。

洪水泛滥就是「天垂象」,洪水泛滥所带来的灾难就是某种天象在地上的表现,是【易经】中所谓的「形」,河伯就是巫祝造出来的势。巫祝造势的目的是借势压人、榨取钱财。巫祝虽不象三老、廷掾那样拥有行政地位,但人们对巫祝的畏惧似乎超过三老、廷掾。巫祝看中了谁家的女子,谁也不敢抗拒,只能乖乖地将女子交出来。谁敢反抗,因为当洪水泛滥时,她便有足够的能量将祸水引向谁。人们畏惧巫祝并非是巫祝本人,而是洪水来临之势。

西门豹之所以能够顺利除去巫祝是顺势而为之,他将巫祝对待河伯妇的手段用在巫祝身上。他的做法实际上也借用了巫祝造出来的势,因而在巫祝疏于防范时能够轻易地将她击败。在对待河伯的态度上,西门豹表现出比谁都恭敬,比谁都虔诚,因而能够骗取巫祝的信任,于是便将势借来了。如果巫祝事先觉察到西门豹的意图,两人有公平合理机会进行较量,最终被扔到河里喂鱼虾的恐怕是西门豹。

【史记·滑稽列传】还记录了西门豹的一段话:「民可以乐成,不可与虑始。今父老子弟虽患苦我,然百岁后期令父老子孙思我言。」

这段古文的大意是:老百姓可以和他们共同享受成果,不可以和他们商量将要干什么事情。现在父老子弟虽然埋怨我让他们受害受苦,但在百年以后他们的子孙会想起我的话。

由此可见,西门豹在修渠引水时承受巨大的阻力,这还是在魏国的势力范围内。而大禹治水时,需要协调不同势力的部落,难度可想而知。西门豹因为借「势」,治水工作才得以顺利展开。

这个「势」就是巫祝捏造的,当初巫祝要钱要人,谁敢违抗?西门豹却敢将他们视若神灵的巫祝扔到河里,人们自然有了畏惧之心,至少廷掾之类官僚就得惟命是从。

自古以来,凡是创立伟大功业的圣人无不顺应天道,【易经】的重要性就是展示他们的成功经验。河图洛书之所以受人推崇,并不是图上有什么高深理论,而是因为圣人用它造势,用它来聚拢人心,从而完成一番伟大的功业。河图洛书上的内容其实很简单,它的神秘性是圣人造势时伴随而生的。

也许大家都认为,【易经】这东西本来就没有人能够看懂,况且黄帝、大禹都是传说中的人物,什么天垂现,什么顺应天道,什么借势造势,其实就是信手拈来。

以上讲这么多,是从【系辞】内容中梳理人类对天象的认识过程,最初对象的认识是从看到自己在水中倒影开始,后来概括为这句话:「是故夫象,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像其物宜,是故谓之象。」

天下之赜是玄妙的东西,比如万有引力,看不见,摸不着,怎么形容呢?像其物宜就是苹果落地的过程,可是数千年来没有人能够想到合理解的描述方法,直到牛顿才能够将万有引力这种现象解释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