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国风

有与无才是哲学概念(第一章)——【道德经容易误读的地方】

2024-07-11国风

【道德经】第一章为了进一步解释老子要说的「非常道」,引出了「有」与「无」的哲学概念。原文是: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但这一段仍然存在断句问题。有好些版本是这样断句的: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这样断句「有」与「无」的哲学概念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有名」「无名」和「有欲」「无欲」。这样断句我认为不妥。

因为,首先在古汉语中是以单字单词为主,双音节词很少。现代汉语才是以双音节或多音节词为主,不能以现代汉语读古文。

其次,「有名」「无名」和「有欲」「无欲」在后面章节中很少出现,不是主要概念。如「有名」仅出现一次,为第三十二章的「始制有名」;「无名」出现了四次,为「常使民无知无欲」「常无欲,可名于小」「我无欲而民自朴」和「道常无名」。

「有欲」是老子及力反对的思想。他提倡「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常使民无知无欲」和「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所以,在后面的章节中,「有欲」一次都没提及,「无欲」却说了三次:「常使民无知无欲」「常无欲,可名于小」和「我无欲而民自朴」。老子强调的是「无欲」。

其三,「有」和「无」分别在【道德经】中出现了83次和104次。「有」和「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也是老子着重阐述的哲学概念。

其四,除第一章外,「有」和「无」的哲学概念还出现在第二章的「有无相生」,第十一章的「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和第四十章的「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而「有名」「无名」和「有欲」「无欲」既不是原文中独立的词,更不是哲学概念。

其五,老子熟读【易经】。「有」「无」应是阴阳的翻板,若以「无名」和「有名」断句就讲不通了。 如第二章 「有无相生」,或不是有名、无名相生。 第四十章「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也不能说成天下万物生于「有名」,「有名」生于「无名」吧。阴阳、有无、矛盾同为对立统一的哲学概念。

其六,从句子成分来说,「有」和「无」是主语,「名」作谓语动词——命名,「天地之始」和「万物之母」是宾语,句子完整。 若「无名」和「有名」做主语,谓语没了,句子不完整,读起来不顺口,意思也不好理解。

所以,以「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断句才符合原文的意思。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的翻译应该是: 无,命名为天地的开始;有,命名为万物的母亲。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句以「故」开头,与前句「有」「无」相关。「有」和「无」是哲学概念,不是动词。以「常无」「常有」断句与「有」「无」相应,文理才通。

再说,老子极力主张「无欲」,反对「有欲」。「常有欲」是说不通的,后面章节也没有提及。

其三,「欲」在这里不是本义欲望,而是作动词,希望之意。「徼」,古通侥,侥幸之意,与妙对文。这句翻译应该是:

所以,经常从无的角度,去观察揣摩事物开始变化的奥妙;经常从有的角度,去观察思考事物发展过程的运气。

这里的「其」就是「有」和「无」,是「非常道」的两个方面,但不是「非常道」。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此两者」应为「有」和「无」,但没有形成共识,分歧较大。

「此两者」除了前面说的「有名」「无名」和「有欲」「无欲」的不同观点外,还有人说是「始」和「母」,「常无」和「常有」。我认为都不妥。

「有」和「无」作为哲学概念就是「非常道」的两面——对立统一。两者同出,只是名称不同而已。「非常道」是「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当然「有」和「无」同样玄妙了。若把「非常道」比喻成硬币,「有」和「无」就是组成硬币的两面。

老子极力主张质朴,不喜欢智巧。为什么又说「非常道」玄之又玄呢?其实,老子是人,不是仙。尹喜逼他留墨,他就故弄玄虚,以柔克刚,以达到早日离开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