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国风

古人也喜欢美白,讲讲古人美白的故事

2024-07-07国风

现代人喜欢美白,其实这种喜好源于古代。【墨子】中记载,「禹造粉。」禹,就是治水的大禹;粉,就是美白用品。古人敷粉美白始于何时已经很难考证了,总之历史相当久远。在很多古籍中都有相关介绍。【韩非子】中记载,「(毛嫱西施)用脂泽粉黛则倍其初。」毛嫱和西施都是春秋时期的大美女,她们用香脂粉黛修饰容貌,化妆后的效果令人惊艳。

【墨子】【韩非子】中提到的粉到底是什么材质,还没有定论。有人说是铅粉,但是考虑到春秋时期的冶炼技术,还无法提纯铅,更不用说制作铅粉了。不过,在两汉魏晋的古籍中,却说古人用的就是铅粉。晋代张华写过一本书叫【博物志】,记载了商纣王烧铅锡制作美白粉的故事。古人不知道铅有毒,只知道美白效果出奇的好。哪怕【博物志】中的记载缺乏科学考证,也能证明早在晋代人们已经知道如何进行美白了。

粉,最早的意思是敷面、美化容貌的用品。有人根据【说文解字】中解释,猜测先秦时期的美白粉从稻谷中提取,纯天然零添加。到了两汉魏晋时期,随着金属冶炼技术的提高,才有了铅粉。关于铅粉的出现,史学家普遍认为和炼丹术有关。术士在炼丹的过程中,无意间发现铅粉,一看可以美白,于是在贵族间风靡一时。【洛神赋】中就有「铅华弗御」的说法,形容女子天生丽质,想要妆扮一番才发现没有需要美化的地方。

古人崇尚肤白,民间俗语一白遮三丑,就是延续了古人的审美喜好。在农耕社会中,大部分人脸庞黝黑,突然出现了一个皮肤白皙透亮的人,第一感觉是与众不同。然后有了艳羡心理,进而有了向往的心态。

到了隋唐时期,单纯美白已经无法满足人们对美的追求。除了敷粉美白,还要施朱,于是出现了一个成语叫涂脂抹粉。唐代贵族女性额头要装饰花钿,还要进行 妆靥。 妆靥 又叫面靥,在脸颊酒窝处画出红色月牙状纹饰,或者画上两个胭脂红的圆点。也许现代人不理解这样的妆容,但对唐代女子而言这是身份地位的象征。至于红色来源有三种,分别来自动物、植物、矿物。

脸上又白又红,这样的审美高级吗?审美具有时代特征,唐代贵族生活优渥,大多身材圆润。想象一下,一张大圆脸敷上白粉,的确很难让人感受到美。在大白脸上进行适当修饰,涂抹红色,马上变得立体丰盈起来。前后对比,变美了许多。

不要以为只有古代女子敷粉美白,很多男子也会敷粉,并认为这能代表身份地位。【汉书】【后汉书】中都有相关记载,知名度最高的一则故事出现在【世说新语】中。三国时期,曹魏有个大臣叫何晏,仪表堂堂风流潇洒。 魏文帝怀疑他偷偷敷粉美白,大夏天让他喝热汤。何晏大汗淋漓,脸庞依旧白皙。从这个故事就能看出,男子美白也能让人接受。

时值夏日,紫外线强烈,赶紧注意防晒啊。哪怕是男士也不要不好意思,毕竟古人对美白的痴迷和性别无关。

拓展阅读

先秦时期女子如何表达爱意,这首古诗告诉你
他夹在了理想与现实之间深感无力,陈克【临江仙】
此恨不关风与月,欧阳修【玉楼春】
面对理想与现实,曾巩写了一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