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国风

宋代知名诗人的这首诗,是你情绪低落时的最佳良药,不信读一读

2023-12-13国风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宋·苏轼

莫听穿林打叶声,

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

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

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首词出自宋代大文豪苏轼的词集,它寥寥数句,却道出了人生际遇多舛的无奈和追求内心独立的执着。

词中穿插节奏明快的长短句,语言凝练简洁。短短八句,却概括了一个文人放逐路上的种种心绪。

苏轼一生坎坷,四次贬官,最终死在远方。然而,正是他笔下这些流离失所的文字,成为千古绝唱,以超脱的姿态鼓舞后人。

这首词写于元丰八年,时苏轼被贬黄州团练副使。离乡在外,他只得面对荒凉萧条的景色。

出任黄州团练使后不久,苏轼便上【黄州寄黄几复】词,泄露自己对黄州「边陲小邑」的失望和无奈。

然而过了一段时间,他的心境出现了微妙的变化。这首【定风波】便是生动的见证。

词开篇,作者置身深林,只听见风吹树叶发出「穿林打叶声」。这说明他正身处于荒僻之地。明明耳边都是萧条凄凉的声音,但是他的内心却坦然从容、洒脱逍遥。

「何妨吟啸且徐行」一句充满乐观开朗的意志,用「吟啸」来形容行路,表明他是欢欣鼓舞、意气风发的。同时又加了「徐行」二字,显示虽在异域他乡,但自己还是那个不疾不徐的文人学士。

生活再如何艰难,他也不会被磨灭个性,他仍是他。

接着,他说自己竹杖芒鞋,却还是轻松,胜似骑马。因为他已无牵挂,于是逍遥快意,世上再无什么值得自己忧心或惧怕的了。

「一蓑烟雨任平生」,这句格外精彩。「烟雨」两字描绘他所在之处常见的烟雾蒙蒙和细雨绵绵。「一蓑」指的是他所穿的斗篷和蓑衣。这句显然在说,即使身处荒凉之地,他也从容不迫,只消一件单薄衣衫,便可抵御疾风急雨,无需倚靠任何外力。

由此可见,作者经过一番思想斗争,终于学习到面对逆境心态放平的道理。他不去埋怨环境的艰难,不讨价还价渴求权势富贵。他宁愿经受今生的风雨,也要守住那份超脱洒落的心。

正所谓自强不息,方能破除境界的桎梏,获得内心的平和与自在。

词的后半段则将这超然物外的洒脱心态,推向另一个高潮: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作者做好主观的心理准备,面对清冷的春风和高远的山头。山头那落寞幽邃的景色,却在迎接他。由此可见,他已无惧色,只因内心坦荡自若。正所谓心广体胖,谁能困住他的灵魂?

最后两句则力挫众矢:「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原来,当他踏足此地的那一刻,只见满目疮痍。可现在回首再望,却发现什么也没有。也无风雨,也无晴天。一切烦扰只是自己主观的错觉。

只要坚定内心,坦然面对,便能发现:原来那些日夜伴随在身边的风风雨雨,其实一点都不可怕。

这首词语言朴实无华,却道出超然世外的人生观。作者以宽广的胸襟,面对命运的无常和人生的荒唐,并因此获得内心的静寂与惬意。

其间韵味,令人动容,教人自省。我们每一个人,也都曾历经人生的风雨,也都曾感叹命运多舛。但是,读此诗,思之,人生的绝境也许真正的可怕之处并非在「绝」字上。

只要我们整顿心态,腾出心灵去聆听,去体味这个世界,也许一切的苦痛都会烟消云散。漫漫长路,也并非只有艰难困苦,也许尽头那一抹斜阳,才是我们真正的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