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国风

大寒天气,才子吟诵两首七绝,含蓄隽永,堪称唐代诗坛的上佳之作

2024-01-20国风

严冬之际,寒潮活动频繁,北方地区天寒地冻、冷风刺骨,南方田地里的蔬菜和小麦则是勃勃生机、郁郁葱葱,华南各处更显得鲜花盛开、春色满园。

大寒是一年里的最后一个节气,此时天气寒冷到极点,很多地方积雪不化,道路难行。这一时期雨水较少,农作物需要适时浇灌,同时也是捉田鼠、除害虫的好时机。

民谚有大寒见三白,农人衣食足 。三白是指露、霜、雪,由于暮冬之际天气寒冷、湿度较低,在极寒的环境里,各种农作物都已经停止了生长,很容易发生火灾。所以如果人们看见「三白」,就意味着开春可能雨水充足、土壤湿润,也就容易获得好收成。

凡事都是相反相成,如果冬天时不冷,春日里可能就有倒春寒。天气极寒时,唐代诗人元稹就告诫大家「大寒宜近火,无事莫开门 」;北宋才子苏轼则在南方「行看花柳动,共享无边春 。」下面分享大寒天气,才子吟诵两首七绝,含蓄隽永,堪称唐代诗坛的上佳之作。

霁雪(又名韩舍人书窗残雪)

中唐 · 戎昱

风卷寒云暮雪晴,江烟洗尽柳条轻。

檐前数片无人扫,又得书窗一夜明。

戎昱 曾经在科考中多次铩羽而归,他早年一直辗转于各个幕府之间,从荆南到蜀中,由塞北赴岭南,尝遍了人世间的悲苦,也深知苟活于世的不易。这首诗描写诗人雪后访友,传达出作者的喜悦之情。

首联描写雪后的场景,雪后初晴,阵阵寒风也将原先遮天蔽日的阴云驱散了。江面上烟雾消散,柳条抖落了积雪,也好像被清洗了一番,显得极其清爽。一个「 」字形象生动,写活了柳条的轻盈姿态,也暗表出作者心头的郁闷一扫而空,才子于是便乘兴外出游访。

虽然无从考察韩舍人的生平事迹,不过他是谁并不重要。诗人乘兴来访,对方如何招待更是细枝末节的小事,戎昱在诗行中也并未提及。诗人突出描绘了檐前的「数片」雪花,之所以「 无人扫 」,并非这位读书人四体不勤,而是因为他看书时聚精会神,以至于心无旁骛。

结尾赞美几片残雪照亮了茅屋,让这位书生可以「 又得一夜明 」。作者不说自己对雪景的喜爱,也不提韩舍人的刻苦,而是用了一个「又」字,说明对方发奋学习非此一日。诗人暗用晋代才子孙康囊萤映雪 的故事,赞扬韩才子惜时如金、孜孜以求的进取精神,令人赞赏不已!

旅次寄湖南张郎中

寒江近户漫流声,竹影临窗乱月明。

归梦不知湖水阔,夜来还到洛阳城。

天气寒冷,诗人却寓居他乡,一方面宦途艰难、沉沦下僚,另一方面缺乏知己、思念故园,孤寂之感时常萦绕心头。这首诗是作者与朋友的酬答之作,记述了他的归梦,表达出才子的思乡之意。 旅次 ,指旅途中暂时停留。

前两句刻画客馆周围的景象,一条大江经过门前,寒流滚滚、滔滔不息,诗人隔着窗户都听得清清楚楚。一个「 」字,交代了季节特征,也委婉地道出诗人奔波途中凄寒的心境。

月色皎洁,寒风轻拂,窗前的竹影摇曳不定,也搅乱了诗人的心情。他辗转不寐,直到夜深人静,才慢慢进入梦乡。

后两句描写思乡之意,作者虽然身处繁华热闹的东都洛阳,可是那里并非安身立命之地。「归梦」就像一位殷勤的使者,不知诗人的现状,千里迢迢地从他的故乡赶来,要将才子带回朝思梦想的故园。

不知湖水阔 」,乃是一种极其含蓄的表现手法,诗人明知故乡离洛阳相距遥远,却故意说归梦「不知」,突出表现了诗人思乡心切,即使身在天涯,也要在梦里回到家园。

大寒时节,严寒逼人,亲人们即使远隔千里,但是只要星火相伴,心心相印,不但不感到孤单,反而会觉得无比温暖,更令人体会到浓情胜过春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