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国风

如何公正理性地看待中国传统文化?

2024-01-14国风

中国传统文化经典里面有科学的东西,也有科学以外的东西。我们这个世界上被认为能力最强,可以毁灭地球数次,科技最发达的美国,目前也还不能造出一片树叶,一粒米。我们不能认识的世界,「虚」的世界,比「实」的世界,我们可以感知的世界,更大、更广,庄子才有「知也无涯」的感叹。人们正常见到的、认知的世界之外,是更宏大的世界,更微观的世界,我们对于整个世界的认识是十分有限的。

可见光之外有红外光、紫外光、X光等;声波之外,有超声波、次声波。现代科学从实验开始研究,找规律。中国传统文化更注重看不见的「虚」对「实」的影响功用,实事求是,其中也有求得「虚」如何对「实」产生作用的方面。

中国古代圣人之言,中国传统文化经典,是积功累德的成果,是中国古代圣人对自然的正确认识,是经过反复实践发现的真理,他们是【易经】「十年乃字」之言,是【黄帝内经】「臣斯十世。此之谓也」之言,古人对言的严谨要求可见一斑,与现代科学研究的反复试验取得成果又差在哪里呢。黄帝弱而能言的言,绝不是会说话这么简单,而应该是立功立德之言。有成就有伟绩,才能够言,古人对言的资格要求又是多么严格,连孔子都没有言的资格,就只是述而不著了。中国传统文化经典是圣人之言传承的载体,能够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万物皆有底层逻辑,那万物共同的底层逻辑又是什么?是哲学吗?不是。我的理解,冯友兰先生所说的「有某物,必有某物之所以为某物者」,就是万物皆有的底层逻辑,讲的是众因之因,讲的是生命体的基因,讲的就是老子所说的「道」。古人所说的「道」,就是生命体的内因与外因协同的生化过程,是生命体的生殖遗传信息与生存环境的协同,是基因与环境的协同,是文化,是运化,道化,自然之化。

庄子讲:「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上而不为高,在六合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

【易经・系辞上】:"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

文以载道。自然造化万物的能量广大悉被,它的能量潜藏在万物之中,天地之间的一切事物都在它的造化中,一意真诚就在人身之内。文而化是天地之间,森罗万象、芸芸众生,生息运动变化的一种动机、反应及成就。文与化是一切道与德的根本及灵魂。 文从质上来看,由性情之中达道之理而生就,是得,是德。它的道之德是宇宙之间运化万物的能量,物质与性、理是元精的生殖遗传信息、生长生活信息,情是性与理、虚、实相合的表达即命。

苏轼讲「传神与相一道。欲得其人之天,法当于众中阴察之。」每个人的相貌,其实都暗藏玄机,与你个人的性理、命运相关。这里所说的相貌是包括了五官、身形、气色、骨肉、皮肤润泽等方面在内,人体的所有细节组合成的整体。这些细节就像密码一样,能够帮助我们解读人的性理、命运。

我们的祖先很早以前就已经发现了这个秘密,据【大戴礼记】记载:「昔尧取人以状,舜取人以色,禹取人以言,汤取人以声,文王取人以度。此四代五王之取人以治天下如此。」由此可以看出尧、舜、禹以及夏、商、周三代的君主,已经开始通过观察人的面貌、气色、语言、声音、身形来选拔人才。战国时期,已经出现了「相人之形状、颜色而知其吉凶妖祥,世俗称之」的神相鬼谷子。

道生万物,形现、质成而有器物,其介质是物性。「天命之谓性」就是说,万物包括人类起源是天之所造,物各有其性,其性是天的一部分,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瓜有瓜性,豆有豆性。人、物立于天地之间,而操有各自必化之形器。人得天德、地德、祖德之阴,受五行气全,则形器完整,身形匀称,气色与形相宜,骨肉相适,声商音清。这就是所谓坤元合德机缄通,器物有形、有质成而现象。

道是万物万事的本源,是万物在世界和宇宙萌发生长衰亡的第一法则,是孔子认为的形而上的存在,是道家认为的先天一炁之化,是命理家认为天髓所滴者,是佛家的因缘,是神功所能妙者,是玄之又玄所能眇者,是天地之根。能够兼容花草林木,鸟兽鱼虫,庄稼牲畜;能够兼容自然,地理,天象,气象,物候;能够兼容农耕,医药,音乐,礼仪,人文,教化;能够兼容伏羲的八卦,连山,归藏,黄帝的阴阳五行天干地支,文王的周易。

楚简【老子】对「道」的表述是:

有壮虫成,先天地生,对呀,为天下母。未知其名,字之曰道。


虞强为之名。
曰大,大曰寰,寰曰德,德曰反。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焉,王居一焉。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在老子看来,「道」是虫的最初本源,能够壮虫之成,古人把动物包括人分为五虫,虫是古人对动物的总称,虫具有的能够「壮虫成」的内在部分,一旦出现,一旦有,一旦形成就独立不改。生命体均为「道」的这部分所生。「道」创生万物,为万物之母,从古人的视角,它自己却无形无象。古人的技术条件下,对普通人来说「道」无形无象,在古代也许只有能够达观内视的修行者才能够体「道」。

「道」不是什么规律,不是什么抽象的「理」,而是「具体的存在」。并且,「道」也不是什么「生命体存在」之外的另外存在。「道」是生命体的存在,是所有生命体无所不在的。「道」的存在与具体生物的存在并非二体,并非有异,又并非无异。但是道不是永恒的存在于生命体之中,当生命体的生命周期完结,成就生命体的这个道就离他而去了。道,可道也,非恒道也。

「道」既不是抽象的「规律」,也不是生命体之外的「另在」,「道」确实是生命体最真实的、具体的存在,是不离生命体存在的。我们所说的生命体,是有生命现象的存在,是活的存在,必须能够现象,象必须是能够随气变化而变化的,诸行无恒。生命体的现象必有有限对立的突破,是人可以体察的。所以生命体必有变化,否则不能成为生命体明了的现象,不能成为圣人可以辨识的现象。所以,中国古代的群经之首「易」,讲的就是生命体的「变化」,卦爻表达的是生命体的真情、真象。

」道」造就了万物,是生命源泉的存在。任何生命体都是有限的存在,都是因果条件的存在,都是符合性、理的存在,「道可道」。因而「道」是自在的,道化又是有限的存在,受环境制约,「道法自然」而「非恒道」。

张伯端在【悟真篇】里说「道是虚无生一炁,便是一炁产阴阳,阴(卵子)阳(精子)再合成三体(受精卵),三体重生(结胎出生)万物昌」。滴天髓讲的三元,道藏讲的三元,道家的三清,应该是精子、卵子、受精卵。它们都有生殖遗传信息,是造就生命体的性状根本原因。

天之所赋者,性元,应该包含我们现代人所说的基因,生殖遗传信息。性元即植物的籽粒,成实,种子,动物的受精卵。当性元中具有生殖遗传功能的精微物质,没有外部环境力的作用,力的引动时,精微物质的能量和形体相等,不发生变化,保持原有状态,阴阳平衡,道家称之为无极。

天地的大的功德便是「化」。「化」体现为生命体与环境的物质交换与能量交换。对地载万物而言,宇宙能主要是太阳能转化成植物的生物能,植物的生物能成通过动物的摄入消化吸收转化成动物的生物能,植物的生物能、动物的生物能通过人的摄入消化吸收的转化成人的生物能(精、血、气,人之用),生万物含蕴万物。 虚无无形谓之道,化育(成也)万物谓之德,易之道,生也(生阳、生阴)。唯生生不息,然后能得宇宙之平,得见宇宙之常。不有生,则天道尽矣。所以说,天地间之至德莫若生。

天地之大德曰生;生,好物者也。生不可以无宰,俟有道以存之。圣人之大宝曰位。位不可以无寄,有德以尊之。

伏羲手里拿的是「矩」,是 法度 。矩法(规矩法则),矩则(规章法则),矩设(按规矩设置),矩诲(以规矩法度教诲),矩鑊(规矩法度),矩杀(谓秋季万物凋落)。女娲手里拿的是规,「规」,有法度也,从矢,从见,会意。--【说文】。规度,规则法度。规矩相合是万物,是生命体生化必须遵守的法度,是生物体生殖繁衍的法度,也就是现代科学所说的基因,是决定生命体性状的生殖遗传信息,是天文,也是人文。原始天文的含义应该就是生殖遗传信息,是化的规定者,万物都是按照文而化,按照运而化,按照道而化,按照自然而化。

从古人对道的表述中,我个人理解「道」应该是「文」化与「运」化的协同,「道」具有双重属性:物质性(存在方式)和信息性(根本属性)。而这其中的「文」和现代科学对基因的认识,基因造就生物体的性状,可能就是古人所表述的道化中的文的部分,是虚无一炁的炁,是伏羲女娲交尾图手中的规与矩所定者,是命理家滴天髓的天髓,是孔子讲的黄裳元吉文在中的文,是元亨利贞中的性元,是因缘中的因,是机缘中的生机,是天命,天元,天赋,秉受,是来自父体母体的生殖遗传信息。

现代生物科学告诉我们,环境和遗传的互相依赖,演绎着生命的繁衍、细胞分裂和蛋白质合成等重要生理过程。生物体的生、长、衰、病、老、死等一切生命现象都与基因有关,也后天的生存环境的息息相关。它们是共同决定生命健康的内在与外在因素。外因通过内因而起变化。而后天的运化就是个体的生存环境,是生命体承受的五运六气,山川地理,光照水热,地力水肥,是风物特产,是生活习性,是母体或环境供给能力的强弱,是运,是缘,是遇。儒、释、道讲的都是这个理。

精子和卵子各自携带生殖遗传基因。精子和卵子染色体分裂,精子与卵子染色体各一半相结合的一霎那,新生成的个体的染色体就已经定了。这个后面的因素是没有办法改变的。这就是遗传规律,个体的文就确定了,形而上就确定了,天命确定了,禀赋就确定了,天髓滴的多少就确定了,天元就确定了,祖德的多少就确定了,造就个体的蓝图就确定了。就是老子讲的「夺揫独立,不孩(改)后矣」

生命体一物一元的文,基因,确定了生命体的先天因素,文化确定了生命体的性,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瓜豆的化育程度能不能够率性,文化的完不完全,性元的优良正性能不能够完全表达出来,就取决后天的运化了,后天的成长环境,得到的光照、水、肥,人的赞育适时的种植时间,间苗、除草、施肥、灌溉、排涝,灭虫等田间管理。就是老子在楚简中的这个

字,代表宇宙与万物,表达环境与生物的关系。生命体生活环境的不同,造就了道的「非恒道」,「三元八会」。生命体类不同必定状不同,则名不同,即使父母相同,也是性类而状不同,龙生九子各不相同,九子各有其性状,也各有其名,大概「名可名,非常名」吧。

上德不德的无为,是生命体包括人性状的完美表达,是「运」化的最高标准,是治人事天的终极目标,是大道的率性之化,这就是老子的核心思想。中华应该是万物、生命体,生民自性中的「文」完美表达,英华毕现的环境。

以古人的技术条件,生命体的基因,文,天命,天元,天赋,秉受是不能改变的。既然道的「文」化不能改变,古人就着力于其「运」化的部分,因为运化也可以制约道化,所以道是「非恒道」的,也是人的赞育可以发挥生命体性的地方,人行道行善的有为,我命由天也由我,「道可道,非恒道」。古人的山、医、命、相、卜五术都是关于生命体「运化」的技术。伏羲的八卦,连山,归藏,黄帝的阴阳五行天干地支,文王的周易,以及黄帝内经,神农本草,吕氏春秋,管子都是关于生命体运化和运用「运化」的经典。

中国传统文化的「数」是表述天地合「气」的时空状态、性质、强弱程度,受日月五星的影响,随时间、空间,地理位置的变化而变化状态,是天地自然这个系统的输入,是万物之象出现变化的触发条件。

中国传统文化的「象」是天地万物系统的输出,是天、地、人、万物与数的函数。天、地是规范数与万物之象的法则、标准。从天地之数的输入,万物之象输出的特点,我们就能认识所研究的天地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规律。输出是系统与输入的函数。Y=F(X),Y是输出,是象;X是输入,是数,是气的时空状态;F是对应法则,是物的本性,命,理,道,规律。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物才能够率性。函数求解的过程就是推理。

有人说中国传统文化里面无推演式的思维方法,恰恰相反,以【道德经】、【易经】、【八卦】、【黄帝内经】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经典中的「象与数」的关系,使用的正是逻辑推演,黑箱理论。黑箱理论,是指对特定的系统开展研究时,人们把系统作为一个看不透的黑色箱子,研究中不涉及系统内部的结构和相互关系,仅从其输入输出的特点了解该系统规律,用黑箱方法得到的对一个系统规律的认识。

天体的运动变化,有太阳光的辐射能的变化,有五星场力的变化,有月亮晦明的变化。天地之间的万物,包括人,一物一太极,处于阴阳两仪状态的万物也必然会受到这些天体运行变化的影响,致使自身太极阴阳运动状态发生变化。

用现代科学的认知,去学经典,借助望远镜,显微镜,成像仪,探测器,传感器,显示器等越来越多的现代科技手段去认知世界,我们就会发现中国传统文化经典里与现代科学相通的地方越来越多,现代科学技术有助于我们理解古人道法自然的思想。科学学经典,经典超科学。

六名,六象,六相(观察面相体态)而名象。物象之性、理、命、道所就者,神所妙者、出者、为言者。象背后的东西,象所本,象所缘,形而上,象而后,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瓜有的象,豆有豆的象。

数以纪象之气,年的周期之气,可二分为寒暑,物之有、无,生、死;可三分为物之少、壮、衰;可四分为少阳、太阳,少阴、太阴,春、夏、秋、冬;可五分木运、火运、土运、金运、水运,植物的生、长、化、收、藏,动物的生、长、壮、老、已;可六分为少阳、阳明、太阳,厥阴、少阴、太阴;可八分为乾、坎、艮、震、巽、离、坤、兑,可十分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可十二分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可七十二分为七十二个候,各有物象应对。分的越细,越接近理,越接近性,越接近命,越接近道。刘徽的"割圆术"可以说明这个道理。

刘徽是以"圆内接正多边形的面积",来无限逼近"圆面积"。刘徽形容他的:割之弥细,所失弥少,割之又割,以至于不可割,则与圆合体,而无所失矣。分合有道。中国古代从先秦时期开始,一直是取"周三径一"(即圆周周长与直径的比率为3:1)的数值来进行有关圆的计算。但用这个数值进行计算的结果,往往误差很大。正如刘徽所说,用"周三径一"计算出来的圆周长,实际上不是圆的周长而是圆内接正六边形的周长,其数值要比实际的圆周长小得多。

从这也反映出古人是常使用六分法的。他从圆内接正六边形开始,每次把边数加倍,直至圆内接正96边形,算得圆周率为3.14或157/50,后人称之为徽率。在证明这个圆面积公式的时候有两个重要思想,一个就是我们现在所讲的极限思想。他把与圆周合体的这个正多边形,就是不可再割的这个正多边形,进行无穷小分割,再分割成无穷多个以圆心为顶点,以多边形每边为底的无穷多个小等腰三角形,这个底乘半径为小三角形面积的两倍,把所有这些底乘半径加起来,应该是圆面积的两倍。那么就等于圆周长乘半径等于两个圆面积。所以一个圆面积等于半周乘半径,所以刘徽说故半周乘半径而为圆幂。分而合之与道合同,「无所失矣」。利用Gragher做割圆术模拟可以发现六十多边形的边长基本上与圆周重合,这大概是易经为什么是六十四卦的原因。周六十四分几与道无所失矣。

但是对「物」分的区间,一定要有人能够明确把握的象,与之对应,这样人才能够有确定的认识,分才有意义。分的目的是为了认识物变化的整体规律,如果没有确定的象,人就不能认识、把握物的变化,就会陷入不可知论,分的再细,对于格物,对于认识物也就没有意义了。君子察同,也是为了把握象背后的东西,成就象的东西,成就物的东西,形而上的东西。「无」人无从所知,但是「有」人能够看到,摸到,听到、嗅到、尝到、感觉到。认识了物之「有」在个各阶段、各个区间的大小,少壮,盛衰,生灭,来去的象,就能基本能够把握物的整体变化规律。

圣人仰观俯察,就是为了等待「有」的出现,就得「候」了。古人就有了等待物象到来去认识物候、等待气象到来的认识气候的候气活动。「候」本意是指守望、侦察,也指征兆,时节,还指事物变化中的情况。【说文】候,伺望也。【广雅·释诂三】候,覗也。

古人所说的万物是生化之物,生生化化,品物咸彰,品物皆春,能彰、能春之物,随天地四时变化的物。

认识了物之「有」的大、小,少、壮,盛、衰,生、灭,来、去的象,及其与数的关系,人通过象变化规律,就基本能够把握「物」的整体变化规律。这大概就是【易经】、【黄帝内经】等经典里古人认识事物的方法吧。这与现代的黑箱理论有异曲同工之处。没有人质疑黑箱理论不科学吧。

黑箱理论,是指对特定的系统开展研究时,人们把系统作为一个看不透的黑色箱子,研究中不涉及系统内部的结构和相互关系,仅从其输入输出的特点了解该系统规律,用黑箱方法得到的对一个系统规律的认识。

中医是道化的学问之一,用现代科学来表述,中医是利用天地的五运六气,采用中药的四气五味、针灸、按摩、拔罐、气功、食疗、等技术措施,对治病患个体脏腑的五行偏气及经络气机瘀滞,造就适宜的人体内外环境,协同个体的基因,生殖遗传信息,健康地演绎个体生命的过程,以尽其天年。

中医讲的是道理。黄帝曰:余闻人有精、气、津、液、血、脉,余意以为一气耳,今乃辨为六名。一气者,真气也。真气在人,分一以为六别。别之以数,数是纪气的时空状态的。气的强弱程度决定出现有什么样的象,是时,是机,是象出现变化的触发条件。

因为花草树木等植物,在玄之又玄的天道作用下,能够按照季节长叶、开花、结果,花朵使人赏心悦目,果实使人饱口腹之欲,乐表现人的愉悦和高兴。乐有丰登之义,【孟子·梁惠王上】:「乐岁终身饱」。【礼记·曲礼下】:「岁凶,年谷不登,君膳不祭肺,马不食谷,驰道不除,祭事不县。大夫不食粱,士饮酒不乐。」

木字甲骨文

乐字甲骨文

中药大部分是植物,是光合作用之物,是和光同尘之物。「药」的本义是采天地之灵气、万物之精华,我们现代人可以理解为植物化生化成天的能量与地的物质、物的性质的集合,来对治人体因为食天之气,地之味,以及受五运六气之偏,劳作,起居,情志等不良习性,自身禀赋、天命、基因之偏引起的病邪偏气,也就是所谓的「采气」。

「药」的本义是采天地之灵气、万物之精华,我们现代人可以理解为天的能量与地的物质、物的性质的集合,来对治人体因为食天之气,地之味,以及受五运六气之偏,劳作,起居,情志等不良习性,自身禀赋、天命、基因之偏引起的病邪偏气,也就是所谓的「采气」。

气是人,是生命体生理、病理变化的原动力,是生理、病理变化的根本。【伤寒论】六经传变也好,【辅行诀】的大小补泻汤方也好,都是人体本能的自我调节系统应对病邪而发生的物质变化与能量变化,所对应的脉证与病证的变化。病证、脉证的本质是人体自身生化的物质与能量,气血,津液,阴,阳,随病程演进的变化状态的表达;人体排异能力,人体抵抗病邪的能力,人体的免疫能力,随病程演进的变化状态的表达;病邪随进入人体深入的程度其势力的变化状态的表达,是生理学病理学现象。

有没有既精通中医,又精通西医的人?有,唐容川先生就其中的一个。我的看法,对于中医与西医的评价,唐容川先生的认识最为客观公允。

西洋医法,所论形迹至详,但是西医略于气化,是其所短。 不认识、不考虑气化,是西医所欠缺的地方。比如糖尿病,西药可以有效、迅速地降血糖。但是对身体消瘦、有气无力、失眠、脱发、胁下胀痛、脚跟麻痛、小腿抽筋,手脚冰凉,迈步腿如灌铅一样沉重等病症,西医、西药就没什么好办法了。

西医未出,无考异之书,上古中医失传,后辈中医虽然穷钻研之力,终未能对人体内部器官、组织结构了如指掌。 西医的技术手段,同样可以给中医拿来认识判断疾病所在,给中医提供了确切的客观的判定依据;西医的解剖知识同样可以使中医明了、认识人体内部器官、组织结构。

正如唐容川先生所讲的唐宋以后的中医没有达观内视的能力,无人能够亲见脏腑 ,对于【黄帝内经】所论之阴阳气化的认识, 多不著实。于理颇详,而于形未悉,不知形以附气,离形论气,决非确解。

而上古的修者,真人、至人能够达观内视,对人体内部器官、组织结构及生化过程,能够透视亲见,历历在目,他们近取诸身而致知,所以对形与气的关系能够有透彻的认识。我的这个时代也还有超能力的人,比如【內证观察笔记】的作者就有一些这样的能力;非洲有个部落的人的视力是我们普通人的5倍。

从【黄帝内经】我们可以知道,黄帝时代的圣人,圣如黄帝也都不具备这种能力了。所以【黄帝内经】是写给普通人看的。

西医的技术手段,扩大了人的感知领域,认识范围,使普通人也具备了真人、至人的一小部分认识能力。

「阴阳不测谓之神」。【易·系辞】曰:「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不测之谓神」;【素问·天元纪大论】曰:「物生谓之化,物极谓之变,阴阳不测谓之神,神用无方谓之圣」。所谓「阴阳不测之谓神」,就是说,阴阳虽是神明之府,是神驻留的所在,但并不是说阴阳本身就是神,促使阴阳变化之不测的特性才是神。

中医的核心理论是生化,中医的本质是排除影响人体生化的障碍,以尽天年。人体的生化过程既有物质能量属性,也有文化信息属性,是人个体一元太极生长化收藏的生命过程,是气机的阴阳升降的能量运动周行不怠,也是摄入饮食吸收营养排除糟粕的物质运动周行不怠。

器者生化之宇,形而下者之谓器,形而上者之谓道。一元生命,是形而上与形而下的统一体,是生化发生的处所,生命体的生化过程中即阴阳的变化是神志变化这个内在动力作用下对应的形变、象变。器以藏礼。

万物生化,继之者善,成之者性。 活着的一元生命体都有灵性,能够生化,人的营血卫气调和于一元太极升降出入,人的真元存在,一个人有胃气,神能够在胃气的基础上活动,消长,出没,神者伸也,鬼者归也。营是营血,肝藏血,肝舍魂;肺主气,司呼吸,肺藏魄,载营魄抱一,金木能够互交,是一元生命体有活力表现。 生命体金木不能够互交了,载营魄不能够抱一,真元就没了,就不能够生化了, 营魄不能够离开一, 营魄离开一,一就是死物

生命体,真元,能够被神所妙,随天地阴阳五运六气,一定的季节,表现出各自确定的神功之象,植物的春华秋实,动物的迁徙冬眠,就生命体活力法自然的表现,有生机的表现,就是生命体的灵性。

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世界是物質的,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物质的运动必定有能量来支持,所以物质是具有能量的,具有能量属性;物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物质运动受其文、性、理、基因控制,所以物质也是信息的,物质也具有信息属性。

現實世界裏,形而上的東西不能脫離形而下的東西存在,形而上与形而下是统一的。「物」的理、性、命、質,通過用、通過實踐是可以驗證的。一物能够成就其自身,一定有能够成就其自身的原因存在。形而下的东西,必须按照形而上去成形、成象,生命体都得按照自身的文,理,性,基因去与环境共同演绎其生化。

人体的器之文化能率性,把性元的文完美表达出来,就是顺,神就在人为道了,人就处道化的状态, 就吉,人就处于健康的状态,就是「自然之道静,故天地万物生」,就是生生,就是易;反之就是逆,就是凶,人就处病态,甚至是将死,将绝的状态,人不能生化了,后天的饮食不能化精了,精不能藏也不能化气了,也就无气布达、宣发了,人的气息就停止了,人就死绝了。

秦医和之言曰:天有六气,淫生六疾。五运经天岁气的能量极变,给地球上所有生命体正常生化带来的危害,是五运阴阳的十天干,五行气的太过或不及。六气五类,有胎孕不育,治之不全;有相胜制,同者盛之,异者衰之。五类衰盛,各随气宜,至宜至中,根于中者,命曰神机,至神自生,神去机息;根于外者,命曰气立,气立化生,气之所至,生化有别,五气五味,五色五类,有制有胜,有生有成,生化必知,年之所加,气之同异,气衰化减,气止化绝。 自然之道不静了,万物就生的不好了,甚至不能生了。

「不测」的含义有二:一是看不见,普通人无法用感官直接感知。任何一个生化单元都是在神的推动和主宰下做运动的,但我们能看得见的生化之象并不是神,而是那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使生命体产生象变的的推动力和主宰力才是神。神是看不见的,我们能看到的只是在神的推动和主宰下生命体变化的形,普通人感官不能直接感知到神的存在,只有观察生命体的象与形,才能知道神的存在。

一年四季,寒暑易节,是一个周期运动,必然有着推动和主宰四季运动的力量,这个力我们普通人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我们只要看到一年四季不可阻止地,一刻不停地在运转,就能知道推动和主宰四季运转的神的力量的存在。

一棵树,一棵幼苗,一个幼儿,我们肉眼看着它们的时候,微小的量变我们普通人难以捕捉,是看不到它们在生长,但它却一直在默默地,无法抗拒地生长着,过一段时间,小树长成大树的时候,幼苗长成秸秆的时候,幼儿长成壮汉的时候,时间的积累放大了生长现象,我们的肉眼也能够看到它们长大的成果了。

孔子讲神的不测:鬼神之为德,其盛矣乎!视之而弗见,听之而弗闻,体物而不可遗。夫微之显,诚之不可掩如此夫!

只要看到生命体在不可抗拒地生长着,我们就能知道神的存在。植物、动物,芸芸众生,都在一种看不见,摸不着,而又无法抗拒的力量作用下,一刻也不停地生长着,衰亡着。看到生命体的生长,我们就能知道这个不测的神的存在;看到生命体死亡,我们就能知道这个不测的神离开了那一个生命体了。这个不测的神就是生命体内部阴阳活动的内在驱使力与控制力。我们若是解剖开这些生命体,从生命体的形体上去寻找神的存在,将会一无所获,反而还会怪神太神秘莫测,太过玄幻。

中医学也将神称为「机」或「枢」。机和枢都是指门轴,机与关相对,枢与户相对,城门称为关,城门的门轴称为机,房门称为户,房门的门轴称为枢。在门作开合的周期运动时,我们普通人只能看见门(「关」和「户」),看不见门轴(「机」和「枢」),只能看见机枢的形,看不见推动机枢运动的神。但形离不开神,神也离不开形,机枢离不开关和户,关和户也离不开机枢。必须是机关与户枢合一,才是整个门的运动。若只看到关和户,那只是静止的门,而不是门的运动。若要揭示门的运动本质,就不能只观察关和户,更重要的是观察枢和机。

但对于一般的普通人来说,我们只能看到生命活动的极变之象,恶寒、恶热、出汗、疼痛、哕、呕、吐、泻、利、喘、咳、渴、烦、癫、狂,色、脉等病变之证,即是关和户,因其有确定的形态可见、可辩,即「可测」,我们看不见机和枢,看不见成象成形的驱动力「气」,看不见生命体自主生化反应及其控制过程,因其不可见,即「不测」。所以一般普通人就得以形观神,以静观动,以象谓阴阳,以「可测的能够把握确定的东西」去推定「不测」, 以生化之形迹而推气化之极数,求病经之所在、病方之所在 。但对于能够达观内视的修者,超感官的智者来说,他们不用观察有形之形,而能够直接观察到无形之神,不用观察关和户,而是直接观察枢和机,以不测观不测,以动观动,迫迮以微,消病于未形未迹,就是治未病,就是无为。 这应该是中医的最高境界。

现代科学是客体科学,只承认生命体的形,因为看不到神,因而不了解生命活动的神的存在与作用,只能观察确定病形,即关和户,因而还不承认产生病形的机和枢。

中国传统文化属于主体科学,既承认生命体的形,也承认生命体的神,承认形神合一,生命体的生命活动具有信息属性,能量属性,物质属性,三生万物。认为「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认为枢和机是生命运动的本质,是世界的基本规律,关和户,是我们普通人可以把握的生命体器化的具体物象。所以中国先圣认为「君子见机而作,不俟终日」(【周易·系辞】),「粗守形,上守神」,「粗守关,上守机」(【灵枢·九针十二原】),这里的「君子」、「上」,都是指高明的智者,圣人;「粗」是指下等水平的人,普通人。就是说,中国传统文化认为高明的智者是能够着眼于「神」和「机」,而我们一般人,是下等水平的人只能着眼于「形」和「关」。

不测的含义之二是不测量,气象万千,个体万千,变动不已,此刻与上一刻,下一刻都是不同的,无法得出精确的客观数据。神是无形的,一般人看不见,摸不着,感官无法感知,所以是无法测量,无法得出精确的即时的客观数据的。「阴阳不测谓之神」,就是所阴阳是可测的,阴阳是神明之府,是神的载体,代表阴阳的生化结果是有形可测的,但阴阳所载的神是无形的,不可测量的。神是主宰体的,客体是可测量的,主宰体的神是不可测量的。

因为中国传统文化从主宰生命体的神着眼来认识世界,不以数推,以象之谓,是我们一般人认识生命活动的方法,所以不尚测量,认为一切测量的数据都是人为的,都是近似值,测量的越精确,离世界本质越远。 在气推动作用下,生命体生化过程中,由量变到质变,产生的各个阶段性的极变之真象,是我们普通人认识世界可以把握的客观参照,唯象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世界观,方法论。

西方科学,包括西医,起源于对非生命东西的研究,是物理学,是技术的产物,精细化是其发展脉络和发展方向。中国传统文化,包括中医,是起源于对生命,生生的研究,是生理学,一体化是其根本。正如刘渡舟先生讲的那样,随着现代科学对生命的研究越来越深入,生理学规律认识越来越清,中医里面科学的东西就会被越来越多地发现。

西方客体科学是从形着眼来认识世界,必须测量计算,才能建立理论体系,所以对任何研究对象都要测量,强调量化。因为崇尚测量,所以对不能测量的神,也利用现代科技,制造出各种测量工具进行测量。例如:温度、力、能、磁场、电场等,人本身的器官都是无法测量的,现代科学都能通过相应的工具进行测量计算。

心理纯属主体神的东西,西医心理学照样制造出各种量表加以测量计算。而且通过现代科学和心理学的精确测量、定量、计算,真的从客观的角度把握了神的某些本质,使人们对形和神的认识都大大深化。 神的客观属性能够测量,神的主观属性就是不可测量的。

现代科学为什么能合成蛋白质,却不能合成生命,能制造出机器人,却造不出一片树叶,一粒米,更不用说人了,就是因为现代科学只能造出逻辑工具,只能造出客体工具,只能造形,还造不出主体工具,因而造不出神,只能造出客体,造不出主体。蛋白质只是生命的形的部分,而生命体是形与神的统一体,单纯的蛋白质不能完成生命活动。机器人只有逻辑思维,不能生化,没有生命活动,没有神,归根到底是个死物,是可测之物,而不是生物。

「中西医汇通」是唐容川的主张。唐容川告诉我们按照西医解剖,化检验,CT、透视、核磁共振、B超等技术措施,来确认那些超越普通人感官的人之实有病证形迹,再去循求【内经】所讲人气化之道理,相互印证,人体气化与病证形迹之间的关系就会愈来越明了,虽然没有上古真人、至人那么透彻、即时,但是总算是于形确解,能够以确形论气了,不再是臆想了,为我们指明了中西医结合的方向,「形与神俱」。

我的看法,中医真正的巅峰,不是「于理颇详,于形未悉」的明清时代,而是【黃帝内经】所称的透彻人体生化、把握阴阳的上古时代。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借助更先进的技术手段,对人体生化的认识会越来越清楚,经络、气这些我们现在看不见的东西,将来一定可以有像CT、核磁共振那样的设备,让普通人能够直观,中医的成就也必将超越明清时代,伴随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走向新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