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文化

读书多了会不会失去自我?

2024-04-01文化

读书多的人会不会失去自我?很难说。书本知识不是十分可靠,也不是完全正确,可能会对读书人形成「洗脑效应」,让读书人变成书呆子。当然,这样的看法并不全面,大多数读书人保持了自己的独立人格,对书本中的知识有借鉴性地吸收和利用,算是没有失去自我。可是,这样的读书并不深入,甚至只是浅尝辄止,需要理解书中的深意,沉浸进去,不然就会出现误解误读,甚至出现自以为是的现象。

读书成了矛盾的事。沉浸进去,容易失去自我,变成书的奴隶;不沉浸进去,还能保持独立人格,却容易失之肤浅,不能获得书中的要旨。那么,究竟应该怎样阅读呢?阅读的时候,要放弃自己的成见,不要形成「所知障」。哪怕暂时放弃自己的独立思想,进入作者的思维模式,也是值得的。起码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得作者思路,知道作者想要表达什么,也知道自己应该看中什么,吸收什么。要是带有成见阅读,就会先入为主,甚至还没有阅读就已经判断书本的优劣了。这样的判断往往是自以为是的判断,并不客观,也不准确。读书人往往自负,以为读过几本书就算是博学多才了,其实只是浅尝辄止,并没有深入知识的海洋,也没有看到书本带来的妙处。

虽然人的认知是有限度的,但限度也分大小。读书多的人限度大,可以囊括很多知识,而读书少的人限度小,往往局限在某一个范围,不敢越雷池一步。书籍本身就是促使人进步的,包括很多学科的专业知识,也包括很多技能的记载。倘若没有书本,人类文明就无法传递了。即便现在进入了电子时代,人们也仍然要靠书本传递知识,传递经验。网上的电子书本是从纸质书发展而来,并不是凭空产生的。每一本书都有作者独特的表达方式,有作者想要表达的内容。当然,书籍的水平有高有低,适合不同阅读层次的读者。高水平阅读的读者可以阅读研究性专著、古代文献等,中等阅读水平的读者可以阅读古今中外的诗歌、小说、散文、剧本等,而低等水平的读者就只能阅读一些通俗小说,阅读一些小刊物上的所谓美文了。不管阅读什么书,对于读者来说,都算是有阅读需求,都算是「开卷有益」。

不过,随着读书的增多,人们会发现,阅读层次逐渐提升。以前只读通俗小说,读小刊物上的美文,读多了就厌倦了,喜欢看古典诗歌、小说、散文、剧本等作品了。倘若阅读不倦,就会继续提升阅读水平,会喜欢阅读一些专业书籍,算是一种个人化研究吧。当然,大学生都要读专业书籍,即便阅读有困难也要阅读起来,以此实现专业化学习和研究,主要还是为了顺利通过毕业考试,获得毕业证。读专业书可以算作「术业有专攻」,倘若读书太杂,没有朝着专业化方向发展,就会白白浪费时间,迷失自我。

很多没有专业化发展的人很容易在读书中迷失自我,被书本的知识驯化,也就变得唯书是举,张口就是书本上的话了,看似文绉绉,看似很博学,其实没有自己的观点。好不容易发表一下看法,也只是挪用了书本上的话,并没有自己真实的观点流露出来,让人觉得不实在,或者已经成了「死读书」典型。古人云:「尽信书不如无书」,与其被书本中的内容纠缠,失去主体意识,还不如不读书,做一个具备主体意识的人呢。一些人自惭形秽,觉得自己才疏学浅,不堪大用,就要读书,弥补自己的不足。可是,他们偏偏迷信书本,被书中的观点俘获,变成了书本的奴隶。当读书人对作者和书本顶礼膜拜的时候,就是新的迷信产生的时候。

迷信作者并不可靠,因为作者也有认知局限,也有很多不具备的专业知识,只是作者写书的时候查阅大量资料,搞了一些实地调查研究,比大脑是一张白纸的读者要好得多。读者看到了作者的书,看到书中引用了大量资料,实地采访记录等,就觉得自愧弗如,要反复观看,学一学里面的方法,还要看到作者观点的实际效用。这样看未尝不可,要是顶礼膜拜就没必要了。倘若一本书换了作者,作者 也查阅了大量的资料,搞同样的调查研究,却不会写出一模一样的书,是不是人的认知不一样,形成的观点也不一样?很可能两个人同写一样名字的书,写出来的内容大相径庭。作者尚且如此,读者就更是千差万别了。阅读时「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读完之后,认识不同,体验不同,有的还沉浸在书本中,认为作者写得好,也就失去了自我;有的已经跳了出来,回归到原来的自我,对书本进行一番评价,算是看过了。其实,书本的所有内容并不是人们能够评判过来的,人们只看到了喜欢看到的东西,至于不喜欢看到的东西,就忽略不计了。

由此来看,绝大多数读者都会在阅读中失去自我,尤其是大量阅读之后,会形成知识的交融,往往自以为形成了独特观点,其实还是某本书中的观点,并不是自己的独创。所以,读书多的人要时刻保持理性,保持理论自觉,要善于反思,还要善于保持独立人格和精神,更要形成自己的独特观点。不然,只会被书本知识束缚,也就不自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