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文化

人性、市场经济和亚当斯密

2024-04-02文化

昨天和朋友聊天,朋友感慨:人性真实太复杂多变了,和人打交道,真是一件极其烧CPU的事情。我对他说:事实上,如果你把人性切开了,分层次的去理解,你会发现「人性也没那么复杂」。

第一:人性的底色是动物。

无论我们宣传自己多么文明,衣冠楚楚、道貌岸然,都改不了我们内在的动物基因。而作为一个动物,吃饭和繁衍的冲动,是刻在DNA里,无论我们读了多少书、接受多少道德规训,这种冲动都难以彻底压制。

而为了更好地吃饭和繁衍,我们就要对外争夺资源(古代是食物和女人,现在是财富和女人),这种个体对外争夺资源的过程,就表现为自私和内卷。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越是教育规训少的人,这种动物的冲动性表现的越强烈。看到食物和资源,他们会像鬣狗一样猛扑过去,不会有丝毫的犹豫;但有良好教育规训的人,就会犹犹豫豫,觉得像鬣狗一样猛扑过去,会不会不太体面、不太符合道德,思考了很长时间,放不开面子,最终错过了机会。

想一想这两年的直播带货,为啥高学历、海外留学的主播,大多数业绩平平;而初高中毕业的,往往更玩得转,李佳琦、辛巴,都是教育中的学渣,却成了直播带货中的学霸?原因就是这些人的条条框框更少,更适合直播带货这个需要释放动物性的平台。

第二,人性的肤色是道德。

当然了,人性的底色是动物,但人终究不是纯粹的动物。人类之所以超越所有动物,成为地球的主宰,更因为人类懂得协作;无论如何凶猛的豺狼虎豹,在人类用规模空前的群体合作面前,都是渣渣。

而为了更好的协作,对抗人性中的自私冲动,人类中的智者,发明了道德和律法去遏制它;律法用以彻底否定人性中最暗黑、最自私的部分;道德则用以把人性的小暗黑、小自私,引向光明,并给予「好人」的荣誉奖励。

所以,看到了吧,道德的目的,是为了人们更好的协作,以对抗外部的威胁(前期是豺狼虎豹、后来是别的国家和民族),从而让每一个内部成员都受益。

道德本身不具备神圣性,它只是一个工具。而历史上,不同国家的智者,发明了不同的道德,欧洲是基督教和所谓普世价值,中东是伊斯兰教,我们是儒家。

甚至,市场经济本身也是一种道德,它提供了一种人们进行高度协作和分割利益的价值观。最早提出市场经济学说的英国人亚当.斯密,在写出【国富论】的同时,也写出了另一部经典名著【道德情操论】。

用亚当斯密的话说:写国富论,提出市场经济的目的,就是为英国和欧洲提供一种新的、适合资本主义生产力的道德观。

所以,道德本身不具备神圣性,也会随着经济基础和社会生产力的变化而变化。在封建农耕时代大受欢迎的道德观,在工业时代、信息时代,就会成为一种阻碍。浪花是流动的,道德是演绎的。

明白了这个,我们就知道农村大学生,为啥毕业后普遍混不好了。这是因为,他们拿着父母教育的封建农耕道德和价值观,在工业城市讨生活,系统就不配套,以至于处处不适应、时刻在碰壁;在被工业社会打得遍体鳞伤后,才会慢慢学会工业社会新的道德和价值观;但这时候他们大部分30、40,一切都晚了。

更惨的是:农村大学生被教育规训的太好,动物的争抢性被压制的太狠;让他们深处资源稀少的底层,却大讲温良恭俭让,以至于连没上过大学的农村同龄人都抢不过。

悲乎?惜乎?

第三: 人性的失色是永远无法做到「感同身受」。 自从人类出现阶层以来,人类和人类之间的差距,已经超过了人和猴子之间的差别。让热带丛林中的大象,去理解沙漠戈壁壁虎的干涸生活,它实在难以想象。这也是为啥「冷漠麻木和何不食肉糜」的事情,屡屡发生的原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