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文化

历史的尘埃——为什么说宋诗比唐诗「门槛高」?

2024-05-10文化

原创骆玉明

唐诗和宋诗:不是时代的界线,而是风格的区分。

宋诗的特点·节选

唐代和宋代在文化上的变化,形成了唐代文人和宋代文人在性格上的变化,由此也造成了唐诗和宋诗的特点的变化。

对于唐诗和宋诗的特点,谈论得最早的也是我们经常引用的一个材料,就是南宋严羽的【沧浪诗话】。严羽是推崇唐诗的,他批评宋诗「以文字为诗,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沧浪诗话·诗辨】)」,说宋诗整体偏向于平和、理性,或者说偏向于学者的趣味。

这里我们还可以意识到一点: 写唐诗和读唐诗的门槛是低的,写宋诗和读宋诗的门槛是高的。 唐诗是一种自由的性情的表达,更多的是一种自然的东西;而宋诗是一种温和的理性的表达,是以学养为根底的。宋诗在语言运用的结果上也许没有唐人好,但是对语言运用的心思比唐人深,同时包含的知识性也更高。

钱锺书先生的【谈艺录】里有一段关于唐宋诗的评论,我觉得特别好,比他后来写的【宋诗选注】要更好一些。他这段评论讲了一个很重要的道理:「诗分唐宋乃风格性分之殊,非朝代之别。」我们讲唐诗,其实是讲唐诗的风格;讲宋诗,其实是讲宋诗的风格。 唐诗和宋诗的区分,不是时代的界线,而是风格的区分,是「性分」的区分。

「唐诗多以丰神情韵擅长,宋诗多以筋骨思理见胜,……非曰唐诗必出唐人,宋诗必出宋人。」也就是说,唐诗是一种情感浓烈的自然流露的活泼的东西,宋诗是一种经过深思的经过琢磨的东西。 不是说唐诗一定出自于唐人,宋诗一定出自于宋人 ,而是:「夫人禀性,各有偏至,发为声诗,高明者近唐,沉潜者近宋」。「高明者」就是一种自然的兴趣;「沉潜者」就是一种深刻的思考和体会。 唐诗是才情发扬的,宋诗是深思熟虑的。

还有一篇也很有名,是缪钺先生【诗词散论】里的【论宋诗】。这篇文章把唐诗和宋诗的区别说得更详尽、更具体一点。

「唐代为吾国诗之盛世,宋诗既异于唐,故褒之者谓其深曲瘦劲,别辟新境;而贬之者谓其枯淡生涩,不及前人。实则平心论之,宋诗虽殊于唐,而善学唐者莫近于宋,若明代前后七子之规摹盛唐,虽声色格调,或乱楮叶,而细味之,则如中郎已亡,虎贲入座,形貌虽具,神气弗存,非真赏之所取也。」这段话说,要说善学唐诗,还是宋人最成功,明代前后七子学盛唐是一种装腔作势,表面上看着像,但是没有神气了。

接着具体谈到了唐宋诗的不同点:「唐诗以韵胜,故浑雅,而贵酝藉空灵;宋诗以意胜,故精能,而贵深折透辟。唐诗之美在情辞,故丰腴;宋诗之美在气骨,故瘦劲。」「唐诗以韵胜」,这个「韵」,不是押韵的韵,是风韵的韵。 唐诗的优势在于风韵,宋诗的优势在于意境。唐诗的美在于「情辞」,宋诗的美在于「气骨」。

通过后面的一系列比喻,我们可以更加形象和切实地体会这一点:「唐诗如芍药海棠,秾华繁采;宋诗如寒梅秋菊,幽韵冷香。唐诗如啖荔枝,一颗入口,则甘芳盈颊;宋诗如食橄榄,初觉生涩,而回味隽永。」结合刚刚讲的「宋诗门槛高」可以说, 读宋诗是要有耐心的,是要慢慢去回味的

此外,「宋诗较唐诗更为广阔」,因为宋诗的主题比唐诗更多。唐诗这一大背景的存在使得宋人必须要寻求不同的方法,比如 更讲究学问,更推敲文词,更多地去扩展主题 。因此宋诗所涉及的日常生活的角度、题材,比唐诗要多;而且在技巧上更加精细。「然此中实各有利弊,故宋诗非能胜于唐诗,仅异于唐诗而已。」

后面还讲到,唐诗更多的是用情景来表现,即使有议论也不单独地加以议论。杜甫的叙述和议论是比较多的,但是因为他热情很高,所以他的叙述和议论仍然是热烈的,不是平静的。而宋诗,一方面把唐诗中不写的材料写到了诗里,另一方面「往往喜于琐事微物逞其才技」。后面总结说:「宋人略唐人之所详,详唐人之所略,务求充实密栗,虽尽事理之精微,而乏兴象之华妙。」

下面我们比照着具体来读一点诗,体会一下宋诗为什么是宋诗, 宋诗为什么不是唐诗。

先说 写景诗 ,边塞诗最明显。从版图、情绪、场景来说, 唐代的边塞诗豪迈、自信且开阔 ,比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种广阔的景象。而 宋诗写景,大多数是借景来说理的。

【题西林壁】是苏东坡的一首很有名的哲理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即使不从哲理的层面去考虑,这首诗也写得挺好的。你在山里看到的每个景象都不一样,换任何一个角度景象都变得不一样,这本身就很美。至于这里面有没有很多道理,你可以自己去想。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也是借景说理的好诗。这一类诗,宋人是写得很好的,但在唐诗中是不多见的。

送别诗,唐人写的是比较开阔、比较舒展的 ,比较典型的比如王勃的「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维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送元二使安西】)」。

宋人写的经常有一种低沉的、委婉的、哀愁的调子 。比如苏轼的【和董传留别】:「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厌伴老儒烹瓠叶,强随举子踏槐花……」这首诗如果没有一定的知识准备是没办法读的,几乎每一句里都包含典故,这样的诗表达的东西很委婉,很曲折,层次非常多。再比如王安石的【送和甫至龙安微雨】:「荒烟凉雨助人悲,泪染衣襟不自知。除却春风沙际绿,一如看汝过江时。」这首诗写得还是比较好的,因为它的感情比较强烈。

咏物诗 ,唐人写的常常是一种象征和寄托的结合,格局比较大,抒情性比较强,最典型的就是李贺的【马诗】,「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很多小孩都会背。

宋代人的咏物诗,很多都是琐碎的和日常的,围绕墨、纸、砚台、茶、扇子、食物等,比如朱熹的【观书有感】:「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就是用池塘来比喻读书。

我们拿这几种不同类型的诗来简单做了一些对照,大概可以体会出唐诗和宋诗的区别: 唐诗是激情和浪漫的,宋诗是理性和平静的;唐诗是开阔和豪放的,宋诗是细致和曲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