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文化

古文「仁」,从身从心,是什么意思呢?

2024-03-31文化

其实,我们大多数人看到的帛书、通行本【老子】,并非老子原创。这一点可以从文字上看出来。如通行本「以奇用兵」的「奇」,在楚简本中作「[奇戈](与武力有关)」;「奇物滋起」的「奇」,在楚简本中作「[可戈](有武断之意)」。帛书【老子】「有物昆成」的「物」在楚简本中作「[爿首](与人想象的空间有关)」

帛书、通行本中的「仁」字,在楚简本中作「[身心]」,专家学者释读为「仁」。但「[身心]」与「仁」这两个字,字形不同,字义也应有区别。「[身心]」字从身从心,或指发之于心(心有所思)、动之于形(身体力行)。仁,意亲近、仁爱。【说文】:「仁,亲也。从人从二。古文仁或从尸。」臣铉等曰:仁者兼爱,故从二。古文又作「忎」(疑为「[身心]」字的变体)。程颢(宋代理学家)曰:「心如谷种,生之性,便是仁。」

在帛书【老子】一书中,「德」、「仁」、「义」、「礼」这四者并称。「德」与「仁」这两者字形区别很大,似乎没有什么关联。德,楚简本【老子】中作「悳」。「悳」与「[身心]」这两者皆从心,皆与人的心思、心态、心情等有关,而从「仁」字则体现不出这些内涵。

【韩非子·解老】:「仁者,谓其中心欣然爱人也。」韩非子所见的【老子】,是作「[身心]」还是「仁」呢?从他对这个字的解读看,很有可能是「[身心]」字。

个人以为,解读「[身心]」字可以参考「仁」的意思(即亲近、仁爱)。「爱(愛)」在楚简中作「[夊心]」(或作「㤅」),与「[身心]」字部首相同,所以这两者的本义也有相通之处。

见而智(知)之,智(知)也。【米耳】(闻)而智(知)之,聖也。智(知)而行之,义也。行之而时,惪也。圣人智(知)天,道也。见臤(贤)人,明也。见而智(知)之,智(知)也。智(知)而安之,【身心】(仁)也。安而敬之,豊也。

看到而有所了解,是有知的表现。聆听而能有所了解,是圣人的表现。了解而能付诸行动,是正义的表现。有所行动而能顺应时事,是有德的表现。圣人了解天的运行之道,是有道的表现。拜见贤能的人,是开明的表现。看到而有所了解,是有知的表现。了解而能安抚他(使他安心),是仁爱的表现。安抚而又敬重他,是有礼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