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文化

王子逛书展|中国小说的顶流,在海外出版区竟然也站C位?

2024-10-03文化

若是想寻奇,江苏书展上的港台海外馆必逛。琳琅满目的海外出版物,从内容选择、设计思路到装帧方式,都很有看头。

印象比较深刻的,是书架上摆着一本琳达·麦卡特尼的摄影集,照片是拍立得拍的,随意而有爱。

她镜头下的丈夫保罗·麦卡特尼,不可一世的摇滚巨星,显得意外地居家,感觉很难得、很珍贵。

挺惊喜的一件事儿,在汗牛充栋的海外图书中,有几部中国小说的英文译本格外亮眼,摆在了很显眼的位置。

和这些书摆在一起的,左边是理查德·耶茨的著名小说【革命之路】,右边的书更有名,是玛格丽特·米切尔的【飘】。

这几本书,正是刘慈欣的科幻作品。不得不让人感慨,中文小说的顶流,放到海外出版依旧「能打」。

聊聊这里面的一些思考。刘慈欣的小说,在国内火得顺理成章,因为里面的内容有相当清晰的中国现实语境,还有如影随形的、我们民族历史的潜台词。

但它们为什么能在海外爆火,被翻译成几十种文字,乃至于一版再版?见仁见智。不少书迷试图从大量的作品里找共性,其实,这些作品能火,恰恰是因为丰富,所以能满足不同口味。

比方说,【三体】在日本有现象级的热度,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其「撑大」了日本读者的「脑洞」。日本两位「脑洞」极大的名人,游戏界的小岛秀夫、动画界的新海诚都是这部书的狂热粉,前者称之为「真正的科幻」,后者更是直接跑到翻译那儿去催更。

比方说,【流浪地球】在好莱坞也有不俗的知名度,因为它让人们看到了一种久违的「朝气」——半个多世纪前科幻黄金年代所独有的朝气。著名导演詹姆斯·卡梅隆聊过,他最想看到的中国电影可能就是【流浪地球】的三部曲。

比方说,加拿大的「科幻教父」罗伯特·索耶也很喜欢【三体】,但他的兴趣点,在于作品「硬科幻」的属性,再加上其深厚的历史根基,这个写作方法在全世界范围都独树一帜,也是能够打动这批国外专业科幻迷的原因。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不一一聊了,总之聆听这些国外读者的想法,确实能看到很多我们平常看不到的视角,带我们拓展文化走出去的通道。

最后聊一个话题,关于封面。

展架上,高高放着一本外国版的【三体3:死神永生】,封面的插图宇宙崩坏,残片飞舞、星球在燃烧,有人直视着前方,鱼跃而出,类似于一幕太空中的芭蕾。

这大概就是外国人眼中,这部中国科幻顶流最直观的模样。

地球和人类的未来在哪里?在无畏的勇气中。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王子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