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文化

中国山水画衰落的技法之问:没有皴法的山水还是中国画吗?

2024-03-02文化

不一定。

可以确定的是, 没有皴法的中国山水画一定会走向衰落。

【游春图】局部

无皴不成山水(画)?

不一定。

我国现存最早的卷轴式独立山水画,隋朝画家展子虔的【游春图】就没有使用任何皴法,而使用的是「青绿勾填技法」。

唐代绘画理论家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说道:「山水之变,始于吴(吴道子),成于二李(李思训、李昭道)。」

把中国山水画由幼稚带向成熟的李思训,他表作之一的【江帆楼阁图】使用的也仅类似展子虔的「双勾填色法」,而没有任何皴法。

所以,没有皴法的山水不一定不是中国画。但需要注意的是,不是展子虔、李思训刻意不使用皴法,而是无皴法可用。因为山水画的皴直到唐晚期才出现。

无皴的中国山水画为何一定会走向衰落

傅抱石、关山月【江山如此多娇】

李可染【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石鲁【转战陕北】

张大千【爱恨湖】

本人不才。

以上是近百年或两百年来,我能完整说出画家和作品名字的四幅山水画。如果大胆猜测,其中三幅应该载入了艺术史吧。

那么,这四幅不可谓不优秀的作品是中国山水画的再续辉煌,还是中国近代山水画衰落的见证呢?

我的答案是——后者。

如果分析以上四幅作品最大的共同的艺术效果和特点,光和色两个字就可以概括。但 对于中国山水画来说,从来就不是外来的,更不是算不上是个新鲜「玩意儿」。

如果对上图的内容重点概括,核心要点有俩。

一、传统中国山水画发展之初就有和考虑到了光和色,中国山水的色彩更多是服务于整体意境的营造,而非物理光影的模拟。二、融入光影变化的表现手法,并不是中国山水画传统的主流表现形式 然而,以上作品特点和画家却均属于我国近代山水画传统的主流。

那么,这就不得不说一个严重的问题—— 中国近代山水或许已经走偏了

不对,或许你会说我以偏概全。以上画家并不能代表近代中国山水的全部,何况傅抱石不是还创造出了「傅抱皴」!的确,以上画家不是,也代表不了近代中国山水的全部,至少还可加上中国近代四大家的:潘天寿、黄宾虹。

可即便如此,除了傅抱石,「傅抱皴」还有其他画家使用?还有其他画家使用「傅抱皴」创作出不可谓不优秀的作品?还有其他画家或学或继承以上画家的画风,创作出载入艺术史的作品?

大抵是没有。

就我所知学张大千泼墨的不少,学黄宾虹焦墨的也不少,但学出点名堂并推陈出新的,目前一个也没有(至少我没有见到),没有——便会衰落!当一个民族的一种文化,他后继者不屑继承(当今艺术圈的普遍现状),也无法进一步发展时,走向衰落是必然中的必然。

那么,你可能会问,就算如我分析的那样,如何断定无皴的中国山水画一定会走向衰落?

【千里江山图】局部

中国山水技法之魂——「皴」

a·陪伴时间

如果把展子虔【游春图】看作中国山水画的元年,中国山水至今约有1400年。如果把出现于唐晚期荆浩作品中较成熟的 「皴法」,看作中国山水画「皴」的元年,「皴」至今约1100年。

试问,在中国1400年的山水画之中,还有哪种技法比「皴」存在的时间更长?

b·花样满足

时间久了会腻。

你说,你想看诗意化的烟雨江南,于是,我南宋米友发明了「 米点皴」。

你说,你想看烟雨朦胧,疏林野树,平远幽深的 江南, 我五代董源 发明了「披麻皴」」 。

你说,「麻皮皴」看得发麻,都快得密集恐惧症了。 你想看简简单单,清爽的江南,于是,我元代倪瓒发明了「折带皴」 。

你说,你想家了,想看看北方的山,「宋画第一」山水【溪山行旅图】「 雨点皴 」看过来。

你说,你想看复杂一点,有颜色的,「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千里江山图】,「披麻皴」与「斧劈皴」携手而来

……

试问,中国山水画还有什么是「皴」做不到的?

试问,「皴」作为中国山水技法之魂有愧吗?

那么,现在你还觉得无「皴」的中国山水,不会衰落吗?

版权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旨在分享传播,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推荐关注 ▼

艺术听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