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文化

这位南唐诗人,只一首词入选【宋词三百首】,但却是一篇千古佳作

2023-12-14文化

鹊踏枝·谁道闲情抛掷久

南唐·冯延巳

谁道闲情抛掷久?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

日日花前常病酒,敢辞镜里朱颜瘦。

河畔青芜堤上柳,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

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

南唐词人冯延巳,一生清高不群,作品以气势飞扬著称,唯独这首【谁道闲情抛掷久】入选【宋词三百首】,凭借其语言清丽流转,感情含蓄细腻,独具风采。

这首词表面写的是春日花间,闲散的情思似乎已抛掷多时,却在每次春来时依旧萦绕不去。然而从词中可见的种种矛盾心理,可知其下蕴含着无尽的惆怅与寂寞。全词以浅显词句铺陈,笔力清丽,却能以极富节制的手法,道出中年人面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词开始便抛出一个疑问——「谁道闲情抛掷久?」这似是在问自己,你看,明明说闲情已抛掷多时,春来却还是忍不住惆怅。「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一语道破了自己的情感反复无常,本来想要抛开的,到头来还是放不下。这两句之间的矛盾,既写出了作者想要割舍却终究还留恋的复杂心思。

紧接着又道出这惆怅的来由,那就是「日日花前常病酒,敢辞镜里朱颜瘦」。作者性情中人,平日里常常独自面对花卉病酒,这已经成了一种生活方式。长久如此,不免会对容颜瘦削有所不忍,这便是惆怅的根源。仔细品味,这里又有一层寓意,花是美丽却短暂的,镜中的倒影也会随着时光褪色,这恰是中年人面临的难题,芳华易逝,光阴似箭,却不得不眼睁睁地目送青春逝去。

到此为止,整个意境已经渲染得颇为凄婉,但作者并不满足于此,而要继续深化主题,于是带出景物来烘托这无端生起的愁绪。「河畔青芜堤上柳」这渔村小景深深打动了作者,不禁要为这柳树问个究竟——你看这柳树年年在这里新生,又为何给我带来无尽的新愁?层层渲染中,那种无可奈何的惆怅愈加明晰,既为面对岁月流逝而无奈,也为青丝逐渐白首而叹息。

而后「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这一双景深化了意境。清风拂面,独自站在桥上,望着远方归来的人影,怀念着过往种种,不觉间袖上便染满了愁意。一轮残月高悬,光辉朦胧,更添了几分哀戚之气。这是词人将自身的寂寞无奈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写法,一种底蕴性的抒情,不着痕迹却直击人心。

整个意境铺陈浅显,不作任何铺垫,却能直接道破中年人那种来无影去无踪、对时光无可奈何的伤感。词作于冯延巳60岁之时,淡泊的韵味便是他这一生阅历的沉淀。纵观全词,无华丽辞藻,不着痕迹,却能道出最本真的情感,正是其入选【宋词三百首】的缘由。

冯延巳这一生最为人称道的是他的词风峻拔刚健,【木兰花慢·绿杨堤畔青树里】便是他最有代表性的作品。而这首看似柔美清丽的【谁道闲情抛掷久】却成为了他最动人的心事之作。这恰如他那些文质彬彬的作品反而成就了豪放不羁的性情,令人忆起「大巧若拙」之说。

此外,这首词与冯延巳的生平也有些关系。他少年即高中进士,仕途顺遂,然而中年之后却再无大的作为,反被贬谪边塞,可谓一生坎坷。或许正是这般经历打磨了他内在的气质,所以【谁道闲情抛掷久】这首词才会如此细腻动人、直戳人心。

综上所述,冯延巳以这首意外的柔美佳作获得【宋词三百首】的青睐,实在情理之中。我们从这首词中也可一窥这位峻拔词人的另一面,与这个看似冷峻的词人产生了莫大的共鸣。这正应了「物极必反」的道理,人的内在总有看不透的一面,而作者也恰是在词人意想不到的地方给予我们惊喜。或许,正是这种反差这种出人意表,造就了这首词独一无二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