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文化

住寺庙是一种什么体验?离婚后住进寺庙十几天,终于走出心理阴影

2024-02-29文化

不知道什么时候起寺庙成了年轻人缓解压力,调节身心的方式之一。

就连一些网络流行语也开始跟寺庙挂钩,诸如:佛系。

年轻人喜欢去寺庙上香一度成为热议的话题。

在上班和上进之间选择了上香,在求人和求己之间选择了求佛。

许过一百次的愿望,或许总有一次会灵验。

奋斗了几十年,摆又摆不烂,卷又卷不赢,躺又躺不平学又学不尽,靠自己没用,只能靠上香了。

而现在很多年轻网友甚至已经不满足于仅仅上香,有些甚至直接住进了寺庙,只为求一时内心的安宁。

有位山东的女网友因为经历了断崖式的离婚,也就是在没有任何准备的情况下被提出离婚。

她身心大受打击,一度走不出去。

为了缓解内心的痛苦,她乘坐飞机跨越1500多公里来到了江西吉安的一家寺庙。

网友并不迷信,而是单纯的想找一个清净的地方自救。

在这家与世隔绝的寺院里,她度过了十几天时光,终于走出了阴影。

她在社交平台分享了自己的这段经历,没想到吸引到数万网友点赞评论,评论区很多人也都跃跃欲试。

因为女网友并不是来这里修行的,所以相对非常自由,上课作息都按自己的心意来。

住的房间虽然有些狭小,除了床就只有几张桌子,但是却非常的干净整洁,窗外的风景让人心旷神怡。

这个寺庙并不是香火鼎盛的商业化严重的寺庙,所以往来的人并不是很多,整个寺院都有一种宁静祥和的气息。

香火袅袅,鸟语花香,绿树成荫,到了这里时间仿佛一下子就慢了下来。

每天早上四点,天还没有亮就敲响了晨钟,师父们就要上早课了。

对于像网友这样的临时游客而言,并没有规定必须几点起床,全凭自己心意。

但是因为早餐都是6点左右,所以寺庙里的大多数人也都养成了早起的习惯。

虽然只有斋饭,但是这里的伙食比网友想象的要好得多。

早已习惯了外面饭菜味道的她对这里的斋饭也是赞不绝口。

水果蔬菜应有尽有,每天都不重样,因为刚刚过完年所以寺院也会准备一些饺子。

膳房一般有义工帮忙打饭,采取半自助式的就餐方式,所以不会出现吃不饱的情况。

因为所有寺庙都遵循过午不食的原则,所以一天只有两顿饭,中午饭一般都安排在十一点。

餐前要念供养文,餐后也要鞠躬行礼感谢。

一天有两课,早上四点一堂,下午四点一堂,对网友来说没有硬性规定,愿意去就去,师父也随时欢迎。

在这里生活节奏一下子就慢了下来,再也没有那么多琐事缠绕在身边,所有的时间都可以用来随意支配。

哪怕对着湖面发呆也不会有任何人打扰你,这里自然环境很优越,有山有水,可以尽情和大自然接触。

因为远离人世,所以大自然的声音就变得很明显,蛙鸣,鸟叫近在咫尺,风拂过树叶沙沙作响,一切都那么美好。

在这里有很多都是失意的人,他们最喜欢的就是和和善的师父们聊天,听师父答疑解惑。

寺院里有一种久违的安全感,师父们就像是家人一样关心着自己。

一见面就觉得无比信任和心安,天冷会提醒你添衣服,还会把自己的水果分给你。

就连流浪在寺庙的猫狗都非常的亲人,一见人就摇尾巴,可以随意抚摸,从不会乱叫乱咬。

寺庙里那种与外界不同的庄重和仪式感真的挺能让人融入其中的,暂时忘记所有烦恼,想一想世界,感悟下人生,思考下生命,就像是在狂风大浪里前行偶遇的一个安全屋一样。

经过在十几天在寺庙的住宿,女网友也终于走出了离婚的阴影,获得了精神的力量,重振旗鼓开始新的生活。

寺庙对于她来说只是一个心灵临时停靠的港湾,而不是最终的归处。

我以前看过一本小说,里面有一句话,未知苦处,不信神佛。当时没懂,但是印象很深,现在好像有些懂了。

当前社会中年轻人面临的压力问题,包括恋爱婚姻、就业竞争、房价上涨、生活费用增加等。

面对这些压力,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寻求心灵和精神上的寄托,走进寺庙寻求对生活的思考和答案。

人生漫漫,尽管此刻跌跌撞撞,但只要坚持走下去,必能迎来一树一树的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