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篇文章,尽量的用文字语言来诠释,佛教中所说的心,心在佛教有许多名字:真如、自性、法身、实相、佛性、法性、如来藏、圆成实性、本来面目等。
如果要了解,什么是 修行者千方百计,勤修苦练要找的心?可以简单的说,是当下明明了了的那一个,注意这里有四个字,特别特别重要,就是「明明了了,」说的当下明明了了的那一个,只能用明明了了这四个字来表达,再用其他的名词或语言,就很难表达清楚,也会让人生起误解,这就是佛教中,修行人历尽千辛万苦所要寻找的心。
这个所谓的,明明了了的那一颗心,每个人都有,没有一个众生不具备,明明了了的那一颗心,那为什么还要学佛修行,历尽千辛万苦找心呢?因为自己忘记了,忘记了自己本来就有的这颗心。是释迦牟尼首先找到了这颗心,开创了佛教,并且教导众生,也来得到这颗心,还回自己的本来面目。在没有觉悟之前,自己从来没有这颗心,在觉悟之后,这颗心一直在这里,自己从来没有离开过,这就是学佛修行的人要找的心。
说到这里,每个人都会心中明白,既然明明了了的那一个,就是心,什么是明明了了的那一个呢?眼睛能看,耳朵能听,鼻子能闻,舌头能尝,身体能触,意识能想。在这里,能够明明了了的知道,明白这一切的发生,看着这一切变化的那个,即是自己真实常住不变的心,即是自己现前一念灵知本性,即是当下如虚空一样的藏体。
这颗心圆明寂照,不生不灭,究竟清净,平等周遍,俱足一切功德智慧。这颗心没有生死,也没有烦恼,也没有来,也没有去,离一切迷情妄相,无一切尘劳垢染,非一切法,而能现一切法,非一切相,而不离一切相,世出世间一切诸法无不依此而建立。
如果继续追问,这颗心,究竟在哪里?像个什么?这颗心,不在内,不在外,也不在中间,无来无去,无方无所,没有踪迹可寻,不是言语可指,不能用文字说明,净裸裸,赤洒洒,无形无相,无声无臭,非青黄赤白,非长短方圆,不可以大小名,也不可以有无称。若言其大,微尘不能入,若言其小,虚空不能容。若言其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若言其无,灵灵觉觉,应用周全。却感而遂通,应物随缘,自在无碍,竖则从古至今,以及将来,横则四方四隅,以及上下,无时不在,无处不在,这就是诸佛所同证,众生之本具,诸佛悟之而成三德:觉正净。众生迷之而成三毒:贪嗔痴。修道人常行持之而成三径:戒定慧。
这颗心在圣不增,在凡不减,终日迷而终日不离乎此,当日悟而当日亦无所得。生不同生,死不同死。能为迷悟所依,不为迷悟所转,不变随缘,随缘不变。这就是真心的奥妙动态!
这颗心,乃生佛之本体,万法之根源,所谓实相般若即此,观照般若由此,文字般若更不离此;修因修此,证果证此,念佛念此,参禅参此,听经听此,乃至行住坐卧何尝非此。可惜众生被无明烦恼所蔽不自觉知,妄执六尘缘影以为心,起惑造业,枉受生死,要是自己不被外在幻境所迷,能够认识这颗真心,则与佛无二无别。
所以释迦牟尼处处开示,层层阐发,无非要我们亲证此心,受用这颗真心,也就是每个众生自己本来就有的本心,真正体验这颗心,是没有分别的,无相的、没有生灭的、也没有变异的。
自己没有觉悟自心的时候,看到的变异,并非是真的变异,变异的是本心所显现出来的影像,而产生其变异的本心并没变化。本来真心,本一而变万,合万而归一,所以种种杂心妄心皆由真心而来,皆为本心所变,故为这颗明明了了的心所尽知。
如果见这颗真实心,就会知道种种杂心妄心也是真心。如果不见这颗真实心,就不会知道种种杂心妄心也是真心。
不通过种种的杂心妄,又怎会见到真心呢?不生种种的杂心妄心,又哪来的本心呢?所以佛说众生心也是本来真心,也是如来心。但众生虽有如来心为心,却不知道自己本来就有如来心,因而还是众生心。
而如来心之所以是众生心,因为如来却不以众生心为心,而能尽知众生心,因而才是如来心。 这就是「如来心」与「众生心」地分别。
如来心与众生心虽本无分别,但却因为每个众生觉悟的程度不同生分别。众生心如果能有觉悟,它也是如来心;如来心若还昧于有相,那么它就是众生心。
所以众生皆可以觉悟得如来,而自度成佛。这就是佛度众生的根据。所以佛度众生,而实无众生可度。
但众生所以能有住、续住、流注、流转而不止,却正是如来真心之作用。
如来真心虽如此作用,其本来却是不住、不续、不流、不转。 所以前者是心的表现,后者是心的本来。 这是一种本未关系, 本不异而末流变。若是执于末而昧于本,就是众生心:若明本而不住末,就是如来心。
佛教的一心一心在佛教有许多名字:真如、自性、法身、实相、佛性、法性、如来藏、圆成实性、本来面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