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文化

陕西关中「十大怪」具体指的什么?到底有多怪?

2023-12-31文化

行走在中国各地,你会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各地基本都流传有当地特色的「八大怪」顺口溜。

这些顺口溜有以大区来命名的,比如「东北八大怪」等;有省级别的,比如「河南八大怪」、「湖北八大怪」等;还有地市一级的,比如「青岛八大怪」、「南京八大怪」、「成都八大怪」等;也有区县级别的,比如「北京天桥八大怪」等。

有些地方因民族众多,形成的「怪」现象就更为复杂,比如云南、重庆、海南、新疆等地还有「十八大怪」之说。

真可谓是,「百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

之所出现如此丰富的民俗文化,与中国土地的幅员辽阔以及民族众多是分不开的。

历史上,因受气候、民族、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原因的影响,各地的人们在衣、食、住、行等方面逐渐形成了一些独特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

外地人对此充满了好奇和新鲜感,经过总结提炼之后,称之为各地的「八大怪」现象。

陕西省也有自己的「八大怪」,分别是面条像裤带、房子半边盖、姑娘不对外、帕帕头上戴、锅盔像锅盖、油泼辣子一道菜、板凳不坐蹲起来、秦腔不唱吼起来。

其实把「陕西八大怪」称为「关中八大怪」更为合理一些,因为这些风俗习惯仅出现在陕西关中一带。

陕西省地理纬度跨度极大,从北向南存在着陕北(黄土高原为主)、关中(渭河平原为主)、陕南(以秦岭以南的汉水流域为主)三大自然条件、文化差异巨大的区域。

因此,关中一带的风俗习惯不能代表整个陕西。

有着丰厚历史文化积淀的陕西关中地区,沿袭历史民俗,形成了生动有趣「八大怪」。

有些人在原有「八大怪」的基础上,又增加了「盆碗分不开」和「睡觉枕石块(砖块)」,凑成了「关中十大怪」。

这些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是关中人千年来的一种传承。

关中第一怪,面条像裤带。

关中人为此还编写了一首打油诗:三秦面条真不赖,擀厚切宽像裤带。面香筋道细又白,爽口耐饥燎的太。

自古以来,因为关中地区的主要农作物是小麦,也就形成了关中人以面食为主的生活习惯。

对于关中人来说,一天不吃面就难受。面食已经深入关中人的骨髓。

单就面条来说,关中人可以做出几十种花样,如biang biang 面、棍棍面、韭叶面、岐山臊子面、旗花面、等等。

面条像裤带指的就是这其中的biang biang面,说的是面的长度和宽度。

关中人对吃面特别讲究,做面条也是一项技术活。

揉面是第一道关,面如果揉不到位,做成的面条经过水煮后会断成节,有些会成糊状。

第二道关就是擀面,面如果擀不好,会薄厚不一,最终的面条也会糊掉或者夹生。

第三道关就是切面了,如果切面的技术不行,形成的面条就会宽窄不一,让人没有食欲。

过去在关中地区的农村,女孩子出嫁之前都要学会擀一手好面,这不但是娘家良好家风的体现,更能使女孩子受到婆家的赏识。

关中第二怪,房子半边盖。

这也可以用一首打油诗来形容:乡间房子半边盖,省工省料省木材。遮风挡雨又耐寒,冬暖夏凉好运来。

中国传统的家居房屋都是「人」字形结构,关中民居中只有「上房」或者「安房」才采用这种结构,厢房的结构一般是「人」字的一半,关中人称其为「厦子房」,俗称「揭北子」。

这种建房结构是关中地区独有的民居特色,这与陕西关中地区的风土人情是分不开的。

关中自古就被称为「天府之国」,四季分明,旱涝保收。因此,造就了关中人口众多。

关中虽然是平原地带,但由于人口众多,可耕种的土地相应就比较紧缺。民以食为天,首先要解决的是吃饭问题。为了把更多的土地用来耕种,建房的庄基面积自然就要缩小。

今天的关中农村,大部分家庭的庄基面积也就十米宽,不足三十米长。有些地方庄基面积更小,这都是自古形成的传统。

为了在有限的庄基上修建出更多的房间,关中人就创造出了这种半边盖的建房结构。

另外一个就是关中地区地处西北内陆,属于典型的大陆性干燥气候。干旱且风沙大,冬季漫长而又严寒。

这种半边盖的房子和「安房」组成关中特有的四合院,冬天既能保暖还能防风沙。

这种半盖的厦房还有一个好处就是能收集雨水,关中虽然河流众多,但是大部分地区还是缺水的。

收集的雨水会流入专门修建的水窖中,既能当做生活用水,还能浇菜洗衣。

关中第三怪,姑娘不对外。

这里也有一首打油诗可以对景:长安建都十几代,人杰地灵春常在。风调雨顺生活好,陕西姑娘不对外。

其实自古以来,大多数地区的姑娘都不远嫁,只是在关中地区,这种现象更为突显,人情味也更浓郁。

长安自古帝王都,历史上的关中地区,唐以前的两千多年时间里,都是京畿之地。这里土地广袤肥沃,风调雨顺,物产丰富。

生活在这里的关中人衣食无忧,逐渐形成了「两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的思想观念。在「玩龙玩虎不如玩黄土」的小农时代,这种思想也算正统。

正是因为关中人生活殷实,因此没有外出谋生的压力。

对于关中男人来说,与其为了事业,离开家乡四处闯荡,他们更愿意将自己封闭在关中这块故土上,享受自由自在、丰衣足食的生活。

既然关中可以选择到优秀的郎君,这里的姑娘自然爱嫁本地郎了。

关中第四怪,帕帕头上戴。

同样用一首打油诗来总结:陕西农村老太太,花格帕帕头上戴。防晒防尘又防雨,洁手擦汗更风采。

在过去关中的乡间,经常会见到头顶手帕的老太太手拄着拐杖,迈着三寸金莲慢悠悠的踱步。

那个年代,老太太头顶的手帕绝对是关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现代的女性出门,遮阳伞、防晒霜、口罩、墨镜等都成了必需品。但是过去关中的女人可没这么幸福,黄土高原上风刮尘扬,烈日毒辣,妇女们出门干活串户没个遮蔽可不行。

一块整端漂亮的布做的手帕就成了她们的最佳选择,头顶手帕即可防晒,又能阻止尘土弄脏头发,风也不会吹乱头发。

妇女在外劳作时,如果没有随身携带毛巾的话,手帕就可以用来擦汗抹灰,实在既实惠有美观。

今天,各种帽子早已取代了手帕。帕帕头上戴也逐渐走入了历史。

关中第五怪,锅盔像锅盖。

同样用一首打油诗来总结:饼大直径二尺外,又圆又厚像锅盖。陕西把饼叫锅盔,里酥外脆易携带。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出生的关中人,对锅盔的情感是非常深厚的。因为那个年代,乡村的孩子上学都有过「背馍」的经历。当年的馍主要就是锅盔,因为它能久放,便携带。

锅盔的历史悠久,传说产生于秦时的军中,当时秦军四处征战,为了携带的干粮不易发霉变质,便发明了锅盔。

在过去的关中地区,烙制锅盔用的锅可不是一般的小锅,而是用来做十几人饭菜的大锅。

这样的锅直径约在七八十公分,而且这样的锅上面用的锅盖也是隆起的,所以说烙好的锅盔就象锅盖一般大小,一般模样。

烙制锅盔也是一个技术活,也是关中妇女必须掌握的做饭技巧。

面粉经过发酵后,让面醒过劲儿。讲究点的还会加入少量精盐和鸡蛋,以保证面质劲道。

然后将醒好的面经过揉、摔、捏、拍、捻、压、擀等多道手法,使面糅合的十分均匀。

之后用专门的擀面杖,慢慢地把面团擀成一张大饼的模样,厚度要适中,不能太厚也不能过于薄。

烙制锅盔最重要的环节就在「烧火」上,过去关中乡村烙制锅盔「烧火」专用麦秸秆,因为用麦秸秆烧火容易掌握火候,火候的大小决定着锅盔的颜色和质地。

火候大了锅盔容易烙糊,火候小了锅盔无法熟透,所以烧火和烙制锅盔要相互配合好。

烧火的同时,锅中的锅盔还要不停地转动,随着锅盔底面颜色的变化,还要把锅盔翻过来烙另一面,反复转动和翻面。

随着锅盔逐渐熟透,挠一挠锅盔,如果发出清脆声音的同时,锅盔上面还有白色挠痕,就证明锅盔熟透了,可以出锅了。

出锅以后的锅盔黄里透焦,焦里透黄,咬着酥脆,吃着香甜。再加上油泼辣子,那真是人间美味。

关中第六怪,油泼辣子一道菜。

有一首打油诗这样描述:虽说川湘能吃辣,老陕吃辣让人怕。辣面拌盐热油泼,调面夹馍把饭下。

关中人对于辣子情有独钟,爱吃。而且吃得精细,吃出了文化。这一点,恐怕连同样爱吃辣的四川人和湖南人都不能比拟。

关中人吃的辣椒,是当地特产的一种秦椒。秋天秦椒收获之后,人们便把红透的秦椒用线串起来,挂在干燥、通风的屋檐下。

等秦椒风干之后,清洗干净晾干,再放入加了少许油的热油锅中烘干。

烘干秦椒过程中的火候非常重要,火候过大,秦椒容易糊,会导致秦椒最后的口干发苦;如果火候过小,秦椒水分除不尽会导致不容易捣碎。

烘干后的秦椒分批量用药碾人工碾成粉末,或者用姜窝将秦椒砸成粉末,形成辣椒面。

这里要特别注意,陕西的辣椒面必须要用药碾或者姜窝,或者碾子人工制作,这样的做成的油泼辣子才有味道,用机器搅碎的辣椒面吃不出秦椒特有的香味。

油泼辣子的做法并不复杂,但是同样的辣椒面,每家做出的味道却不同。

先把辣椒面放入碟子或者碗或者其他容器中,加入少许盐,然后再将适量的菜子油在铁锅中加热。

这个油的温度很有讲究,油温过高,辣椒面会焦,做出的油泼辣子味道发苦。

油温过低,缺少了秦椒的香味,而且油泼子会有一股生菜籽油味,油温控制在七八成熟即可。

然后将热油浇在辣椒面上,一边浇油,一边搅拌,等到辣椒油冷却以后,就可以食用了。

当然,油泼辣子还有很多做法,而且每一道做法吃起来味道都不同,小小一碗油泼辣子奥妙无穷。

关中第七怪,板凳不坐蹲起来。

一首打油诗对此有形容:老陕脾气真古怪,有凳不坐蹲起来。问他为啥不坐着,他说这样很自在。

在关中地区的乡村有一大景观,那就是「蹲景」。

只见有的人蹲在地上,有的人蹲在凳子上聚集在一起吃饭、抽烟、聊天,这种「蹲景」在世界上可谓是独一无二。

在别人看起来很遭罪的事情,但是在关中人看来这是一种享受。有的人蹲半天腿不酸腰不痛,实属一种硬功夫。

关中人把蹲叫「圪蹴」,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当时人们就有席地而坐的风俗。

古人「坐」的本意就是跪,将膝盖并直端坐于席上,屁股的重量全压在双脚后跟上。

晋代以后,虽然关中地区基本保持了「坐」的本意,但此时的姿势有了稍微的改变,膝盖不着地了,大腿压在小腿肚子上,就变成了蹲姿。

于是乎,想蹲就蹲,此风俗也就沿袭了下来。

关中第八怪,秦腔不唱吼起来。

有打油诗云:民风淳朴性彪悍,秦腔花脸吼起来。台下观众心欢畅,不怕戏台要震翻。

在陕西,无论男老少,都会唱上几句秦腔。秦腔表演的唱腔,对于外地人来说,犹如「吼」一般。

似乎只有「吼」才能表达出秦人的坦荡胸襟,以及那种悲而不怆、哀而不伤的精神气质。

陕西的历史厚重,自炎黄时代起,陕西人就在华夷胡汉之间,见惯兴衰荣辱,大苦大乐。他们面对苦难,也不得不平静、淡然。

于是,陕西人以坚韧著称,也始终追求内心的豁达与自由。再能坚忍,再多坚韧,也需要释放,于是便有了「吼」。

当然,秦腔的「吼」不是简单的「喊」。欢苦唱腔、十三门角色,都有严格规矩。

清代,秦腔曾一度杀出关中,搅乱京华,抗衡昆曲。办堂会、唱秦腔,曾是关中一带乃至西北的胜景。

大秦之腔,大嗓宽音,直落直起,既有浑厚深沉、悲壮高昂、慷慨激越,又兼备缠绵悱恻、细腻柔和、轻快活泼,也可以凄切委婉,悠然荡漾。

秦腔,是一门既又严谨,又接地气的艺术。

关中第九怪:盆碗分不开。

有打油诗曰:老陕饭碗特别大,面条菜肴全盛下。一碗能把肚填饱,老碗会上把话拉。

过去关中人吃饭的碗分为几种,最大的碗称为「老碗」或者「品」,仅次于「老碗」的称为「二碗」,然后就是最小的「小碗」了。

最大的「老碗」,在外地人的眼中就犹如他们平时使用的盆。

传统的关中「老碗」,主要产于耀州(今铜川市耀州区),属于青花粗瓷。这种「老碗」深而圆,容量大。

这种碗最大的优点是省事,关中乡间的人们,吃饭时总是喜欢端着一碗饭出门扎堆,边吃边聊。

这样一「老碗」的饭菜绝对管饱,绝对不会再来第二碗,也不影响聊天的中断。

关中人的秉性就像这「老碗」一样,骨子里却透着一种朴实和憨厚劲儿。

关中第十怪:睡觉枕石块(砖块)。

有一首打油诗是这样说的:三秦大地庄稼汉,不爱软枕爱石块。冰凉坚实有奇效,醒脑提神金不换。

枕头是一种睡眠工具,人的一生有三分之一的时光与枕头作伴,在睡眠中渡过。枕头对于人的生活、工作和学习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枕头的分类也五花八门,古人曾将枕头区分为冬枕、夏枕或软枕、硬枕。

老一辈的关中人,对于硬质的枕头情有独钟,而对那些柔软的枕头嗤之以鼻。

硬质的枕头,主要以木质、石质为主,有些人也会选择砖块作为枕头。

夏季的关中地区,也是酷热难耐。在那个没有制冷条件的年代,硬质的枕头要比软质的枕头更为舒服和实用一些。如果选择软质的枕头,三天两头就要换洗,实为不便。

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一些「旧怪」已经不合时宜,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同时,一些「新怪」又开始诞生,登上全国各地的「怪」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