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文化

读书这件事,我的建议:就是不要听别人的建议(谈读书,纯干货)

2024-03-27文化

开头先声明,标题中的观点是从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如何去读一本书】中引用的。

然后再解释,这一篇文章并不会拆解介绍这本书,而只是谈一谈我个人对于读书的观点。

首先谈谈读书的态度。

我一直觉得读书不必太严肃,而应该自由一些。想读什么便读什么,武侠也好,玄幻也罢,严肃文学也行,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只要质量过关,都可以读。

相信我们周围一定有各种饱含偏见的声音,「怎么看这种书!」「正经书不看,整天看些闲书有什么用!」

对此,大可不必去理会,因为但凡说出这些话来的人,往往都不读书,当然也不懂书的价值。我们要做的就是抓紧时间读,让自己的认知提升得更快一些,早一点摆脱他们,或者让他们知趣闭嘴。

就拿六神磊磊来说。他在自己的文章里说,「曾经没有一个人支持我看金庸小说」。但是读金庸、写金庸如今竟成了他的主业,而且靠着这个他早已经财富自由了。

读书本质上是一种精神活动,而我们在物质的世界里的约束已经够多了,不妨就在读书的时候自由一些,任性一些。人的精神需要延展,需要自由。如果在读书的时候,我们还是满脑子书单,满脑子应该这样,应该那样,那将是多么无趣的一件事情!

况且读书不同于学校上课或者考试,其中一个方面就是内容不像课文或试题文本一样早已限定,而是有足够选择的空间。我们很多时候努力的目的,不就是想多一些选择的余地吗?这一点,物质世界或许给不了我们,但是读书却可以。

所以说,读书从自己的兴趣出发,爱什么便去读什么吧!

再谈谈读书的方法。

对这个话题,我的观点是读书没有方法,但是有规律。

当然也不是真的没有方法,而是没有定法,一人一个样,没办法统一。据我观察,那些一上来就打听各种方法的,最后往往都放弃了读书。反倒是那些上来就读的,常常读着读着就有了自己的方法。这个跟王阳明的「知行合一」一样,读书的方法不是教出来的,而是读出来的。

就比如我自己,我读书的方法(或者说习惯)就是多本书一起读。我读【乡土中国】的时候,同时也在读【白鹿原】和【一句顶一万句】。读【苏东坡传】的时候,同时也在读【东坡志林】。读【百年孤独】的时候,同时也在读【尘埃落定】。

我很喜欢这种读书的状态,因为比较适合我的生活和工作规律。家里、办公室都有纸质书,手机上也有电子书。有大空就读纸质的,零碎的间隙就读电子书。这样就可以高效地把长长短短的时间都利用起来。

而且还有一个好处,就是不同的书在同一个阶段读,往往会形成一些巧妙呼应。比如【乡土中国】中的「差序格局」与【白鹿原】中白鹿两个家族的故事就能很好地形成呼应,让我对中国的乡土社会产生更深刻的理解。

而今年年初写王阳明系列的时候,我同时读了三个版本的王阳明传外加一本学术专著,这样多个侧面比对着读,更容易找到精华,提高效率。

但是,这个方法,别人不一定能适用,有人甚至会觉得多本书同时看岂不是太乱了。

所以,我姑且说读书没有方法吧。

但是读书的规律确实是有的。

比如循序渐进,才能渐入佳境。

对于一个没有多少阅读经历的人来说,上来就让他读【自私的基因】【美的历程】【万古江河】这类书,无异于逼着他去徒手登天。

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觉得这话应该这么理解:阶梯嘛,一定是由矮到高,一层一层上的。

董宇辉在给北京平谷中学的学生做报告的时候,推荐了一个读书的顺序:先读经受住时间检验的经典小说,再读人物的传记,再去读哲学、美学、历史等专业门槛较高的专著。

对此我是赞同的,而且也向我的学生做了推荐。

或许这也是一种「登堂入室」吧。

另外,读书还有一个规律。

越是对作品包容,就越能收获更多的阅读体验。

读书的目的就是要砸破自己认知的墙,将自己的认知领域向外拓。

但是人的认知往往会有惯性,比如「先入为主」的思维习惯。这种习惯容易让我们变得狭隘,在阅读的过程中总是批评和挑剔,并因之错失书中有价值的内容。

弗吉尼亚·伍尔夫说:

我们往往带着预设门类、模糊的想法去读书,期望小说应该写实,诗歌应该有所虚构,传记应该不容美词,历史书应该强化我们的偏见。如果我们在阅读时能够尽消这些先入之见,那就将有个令人赞赏的好开端。

不要把你的意愿强加给作者,要试着变成他,设身处地,成为他的同事和同谋。如果你一开始就畏缩在后、有所保留、吹毛求疵,那么,你就是在阻止自己从阅读中得到最完整的价值。

这个规律就是告诉我们,在阅读方面要变得包容性更强,这样我们的思维才会得到更好的历练,认知才能获得更好的成长。

最后谈一谈读和写的关系。

有的人一辈子只做读者。有的人既做读者,又做作者。

我是鼓励后者的,因为我教语文,而语文所追求的就是两个东西:准确理解和恰当表达。

千万不要觉得这两者是分离的,读和写这两样完全是手心手背的关系。

我们只有动了笔,才会明白遣词造句的困难和危险。而当我们明白了这种困难和危险,我们就能在读书的时候更容易发现作品的精妙之处。

好的作者就是能在文字和语言的游戏中巧妙组织,将读者心中所想又表达不好的观点或故事写出来,让读者读的时候拍着自己的大腿说,就是这样的!

这就叫共鸣吧。

当然,这个「写」是广义的表达。我们不一定非要读一本书就写几篇读后感,跟老师布置作业一样,那就没意思了。我的意思是,我们在读到有意思、有价值的内容时要去表达自己的感悟,写也行,跟别人交流更好。因为我们会在这个过程中让自己感性的感触沉淀为理性的认知,同时跟别人交流又可以获得更多理解书中内容的角度。

这个世界上的书是永远读不完的,那这也就意味着我们精神世界的成长是永无止境的。既然没有尽头,那我们便不必着急赶路,慢下来,享受每一刻阅读的体验,感受精神与文字的交融和碰撞,那么这每一个瞬间都将是永恒。

这里是第九扇门,一扇永远向终生成长者打开的大门,点个「在看」和关注,往后余生,我们一起在阅读的世界里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