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文化

李白【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赏析

2024-02-21文化

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

峨眉山月歌送蜀僧入中京

我在巴东三峡时,西看明月忆峨眉。

月出峨眉照沧海,与人万里长相随。

黄鹤楼前月华白,此中忽见峨眉客。

峨眉山月还送君,风吹西到长安陌。

长安大道横九天,峨眉山月照秦川。

黄金狮子乘高座,白玉麈尾谈重玄。

我似浮云殢吴越,君逢圣主游丹阙。

一振高名满帝都,归时还弄峨眉月。

李白的【峨眉山月歌】其实一共有两首,只不过这两首时间相差的有点远,并不是组诗,最出名的那首,也就是「峨眉山月半轮秋」那首是第一首,是写于诗仙二十四岁,初离家乡之时。这时的诗人意气风发,虽对故乡有无限不舍,却仍一往无前,去找寻机会,完成自己的梦想去了。

而这首【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的出现,却已经是又过去三十四年之后了。此时的李白已经五十九岁,在那个时代已经可以算老迈了。此前的李白,因为政治方面的不成熟,在面对永王李璘的邀请时,错判了永王的野心,让自己卷入到皇位之争中,也因此他差点因附逆罪被判极刑。后来终究有人搭救,只是改判流放夜郎。而更好的消息也随之传来,当他走到白帝城附近时,唐肃宗的赦令传来,李白可以回去了。他的【早发白帝城】就是写于此时,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知道了背景,我们就更能体会到诗中传来的极端喜悦与急于返回的急切。而他在写这第二首时,是刚刚从前往夜郎的途中遇赦归来,寄居于江夏(今湖北武昌),此时正有遇到个从自己赶来的僧人,老乡见老乡,自然有无限感慨。

我们一读这首诗,应该就有一个感触,此时的诗仙似乎诗仙已经老了,因为他在回忆,我们常说老年人才总愿意回忆。诗歌一开头他就展开对家乡峨眉山月的追忆,而现在遇到老乡,自己这位僧人老乡要到长安去朝见天子,而自己只有羡慕的份。他能想象的到,自己的这个老乡到长安后的无限风光。不知道李白此时是何心情,他一辈子以大鹏自比,现在这位老乡马上名震帝都,而自己却不能,因为自己还没如大鹏般高飞,所以他只有羡慕,只能祝福。

李白的诗歌中总喜欢写道自己的历史人物,大多数都是政治偶像,如鲁仲连、郦食其、管仲、晏婴等,他一生的理想就是「大济苍生」「拯救黎元」,身居高位,然后「功成身退」。然功不成,何以谈身退,此时的李白是否已经失去了当年的意气和锋芒呢?诗中李白并没有说他此刻的想法,但我们根据之后他的做法来分析,他想到李光弼处参军,可见年老的李白仍然极度自信,不愿轻言放弃。

而对于自己,可能他想说,等一等吧,我再努力一把,再试一试,或许有一天等到我的理想实现,「名满帝都」,我也就可以「功成身退」,回到阔别多年的归乡,登山望月了,而现在还不能。可见,诗仙就是诗仙,虽理想受挫,年事已高,但他的自信却并不有一分减少。只不知,当时他意识到没有,真的,有时理想是那么难实现,哪怕你真的是仙人。而他意识到这一日,也并不久,两年后,李白在生命的最后时刻终于知道,自己的理想此生无望了,他挥笔写下了自己满心的无奈和不甘:

「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

余风激兮万世,游扶桑兮挂左袂。

后人得之传此, 仲尼亡乎谁为出涕。」

诗仙归去,不知道他的仙魂是否回到了他魂梦缠绕的故乡,是否可以放下世俗的追逐,而只要快乐的登山玩月。从这一首诗中,我们能感受到,他必然是可以的,只是不知道他心中还会不会有不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