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月亮不知道触发了多少诗人的感兴。
明末清初诗人黄宗羲【花朝宿石井】诗中有言:「好诗多在月明中」。「月」一旦进入诗性语言中,就已经成为「非常之月」,它蕴含着人们的憧憬、幻想、悲欢、思索.....
而禅诗中的月,则别有一番韵味。「月」意象在诗禅文化的融合过程中,营造出了一种新的禅境与诗境,禅宗思想的美学精神深化了咏月诗的情感内涵,为中国古典文化增添了新的神韵。
松风江月
题风月亭
释善果
风来松顶清难立,月到波心淡欲沉。
会得松风非物外,始知江月即吾心。
——【丛林盛事】卷上
焦山在镇江东北,屹立江中,与金山对峙。山上有焦山寺,风月亭为其名胜。据释道融【丛林盛事】记载,绍兴年间,有一官员到镇江焦山,在风月亭上题诗曰:「风来松顶清难立,月到波心淡欲沉。会得松风元物外,始知江月似吾心。」读到这首诗的游人,莫不称赏。唯有月庵善果禅师行脚到此,看了此诗后说道:「诗好则好,只是无眼目。」同坐者说:「哪里是无眼目处?」善果说:「小僧与伊改两字,即见眼目。」同坐问:「改甚字?」善果说:「何不道:‘会得松风非物外,始知江月即吾心。’」同坐者大为叹服。善果(1079—1152),号月庵,信州铅山人。他是开福道宁禅师的法嗣,属临济宗杨岐派南岳下十四世,晚年住持潭州大沩山。
善果禅师只将官员原诗的两个字「元」「似」改为「非」「即」,便顿见精彩。那么,改后的诗「眼目」到底在哪里呢?下面试分析改前改后的诗意。
官员原诗的头两句扣合「风月亭」,即景着题,写山上的松风与江中的水月。风是掠过「松顶」的风,仿佛带着青松清爽的气息,故曰「清」;月是落到「波心」的月,仿佛带着江水澄澹的色彩,故曰「淡」。而山风虽清,却难久立松顶;江月虽淡,却将沉入波底。简言之,风与月皆虚幻空无,不可凭依。
原诗的后两句,承接「难立」和「欲沉」的思路,视松风为「元物外」的虚无,视波月为「似吾心」的幻影。既然风在物外,而与我无关,月似吾心,而实非吾心,那么,听风观月便不必过于执着,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只需获得「清」与「淡」的审美享受,何必在意其虚幻空无的属性。这是官员原诗的意旨,明显受到般若空观的影响。
善果禅师对后两句只改动两个字,就完全颠覆了原诗的观念。松风不在物外,与波月一样,就是「吾心」。松风之「清」与波月之「淡」,即吾心之「清淡」,是吾心的象征。这样一来,无论风之「难立」还是月之「欲沉」,都不必介意,因为二者既是「吾心」,便有了澄明恒定的性质。改动后的诗,表达了「唯识无境」的观念,所谓松风波月的外境,无一不是我心识的产物。善果的改动,就禅理而言,变「万法皆空」的空宗为「万法唯识」的有宗,将「吾心」提升为万法的主宰,突出自我的主体性。就诗意而言,变旷达为坚守,变超然物外的无我之境为「万物皆着我之色彩」的有我之境。这种自我的主体性,就是善果所说的「见眼目」处,它隐含着禅宗自我完善的心性哲学。由原诗的「无眼目」而改为「见眼目」,这就是诗家、禅家常说的「点化」或「点铁成金」。
道融在记载了月庵善果改诗的故事后评价道:「做工夫眼开底人,见处自是别。况月庵平昔不曾习诗,而能点化如此,岂非龙王得一滴水能兴云起雾者耶?兄弟家行脚,当辨衣单下本分事,不在攻外学,久久眼开,自然点出诸佛眼睛,况世间文字乎?」(【丛林盛事】卷上)也就是说,由于善果平日参禅下工夫,见解不同一般,所以他虽然不曾习诗,却能于诗中点出「诸佛眼睛」。由此可知,诗歌语言上「点铁成金」的奇异效果,乃是来自禅学修行上「做工夫眼开」的卓越见识。
舟载明月
拨棹歌
释德诚
千尺丝纶直下垂,一波才动万波随。
夜静水寒鱼不食,满船空载月明归。
——【联灯会要】卷十九
这是一首流传非常广的诗偈。德诚禅师(生卒年不详)是药山惟俨的弟子,率性疏野,唯好山水,至秀州华亭,泛一小舟,随缘度日,人称「船子和尚」。有过路的官人问他:「如何是和尚日用事?」船子作颂回答。【联灯会要】载三首,元刻本【船子和尚拨棹歌】收三十九首。这里选析的是其中最著名的一首。
诗偈写的是船子和尚的「日用事」,而展现了禅的非功利性的超越境界。平湖万顷,月光澄澈,一叶扁舟在湖中荡漾,舟中渔人垂下钓丝,水面荡起圈圈波纹。但是,如此沉静的夜晚,如此清寒的湖水,仿佛连游鱼都忘记了吞饵,渔人空手而归也不会有什么遗憾,因为他载回了满船如诗如画的明月。
这首偈最后一句中的「空」和「满」二字大有深意:就鱼而言,船中空空如也;就月而言,却是满载而归。 这里的「鱼」是一种欲求的对象,所谓「鱼我所欲也」;而明月正如德国哲学家叔本华所说,「是一个观照的对象,从来不是欲求的对象」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显然,船子和尚正是从满船月色中悟出他在另一首偈里阐述的「不计功程便得休」的禅理。与船子和尚同时的鹅湖大义禅师有句名言:「法师只知欲界无禅,不知禅界无欲。」(【景德传灯录】卷七)这首偈中描写的垂钓如参禅,亦如审美,暗示了一个从欲界到禅界的顿悟过程。这片银色的世界,正是无欲的禅界,也是诗的境界。
也许渔父的生活最与禅家潇洒自然的人生哲学合拍,所以唐宋时期的禅师和诗人常借之来表现禅理。船子和尚这首偈无论其禅意和诗意都足以和柳宗元的【江雪】、张志和的【渔歌子】等渔父词媲美,北宋诗僧惠洪称「丛林盛传,想见其为人」。北宋诗人黄庭坚很喜欢这首偈,将其改写为长短句倚声歌唱:「一波才动万波随,蓑笠一钩丝。金鳞正在深处,千尺也须垂。吞又吐,信还疑,上钩迟。水寒江静,满目青山,载月明归。」(见【冷斋夜话】卷七)
孤峰顶上
高高峰顶上
寒山子
高高峰顶上,四顾极无边。
独坐无人知,孤月照寒泉。
泉中且无月,月自在青天。
吟此一曲歌,歌终不是禅。
——【寒山诗】
到荒林寒岩中去过一种与世无争的自由生活,是中唐诗僧寒山子(生卒年不详)的证道方式。因此,这首诗不仅描写了他独坐孤峰、闲看明月的潇洒放旷的禅生活,也表现出他静坐观空所证悟到的禅境界。
「高高峰顶上,四顾极无边」,极形象地暗寓着禅宗的时空观念,如同临济义玄所说:「一人在孤峰顶上,无出身之路;一人在十字街头,亦无向背,哪个在前,哪个在后?」(【镇州临济慧照禅师语录】)孤峰顶上,四顾茫茫,既孤峰顶上无向背前后,也就不需要执着于方向了,东南西北都一样,过去现在亦无区别。禅人有「孤峰独宿」的话头,比喻已经证入「绝对境界」。寒山这两句诗,当作如是观。
「独坐无人知,孤月照寒泉」,暗示诗人观空证道的心境。寒山有诗云:「碧涧泉水清,寒山月华白。默知神逢明,观空境逾寂。」正是用泉、月的意象来比喻观空之境。而据【天台仁王经疏】云:「言观空者,谓无相妙慧照无相境,内外并寂,缘观共空。」此处「孤月」正是喻「无相妙慧」,「寒泉」正是喻「无相境」。如此理解并非牵强,在寒山自己的诗中就可以找出证据,如「吾心似秋月」「圆满光华不磨莹,挂在青天是我心」「因指见其月,月是心枢要」等诸多诗句,均以月喻心,而这「心」就是所谓「涅槃妙心」「无相妙慧」。观空所悟,方知「泉中且无月,月自在青天」,泉中之月乃是心之外境,是「尘境」,是虚妄相,青天之月才是心之实相。
诗人深知禅是不可以用言语表说的,所以最后申明「吟此一曲歌,歌终不是禅」,提醒世人切莫就此诗寻言逐句,以歌为禅。结尾的申明是禅宗惯用的随说随扫的方式,极具禅机而又自辩不是禅,非悟入者不能为此诗。诗中的意象如高峰、孤月、寒泉、青天等,构成清空虚静的意境,这正是禅人所证入的绝对境界的象征,所谓「内外并寂,缘观共空」,以现象显示本体,以禅境表露禅心,这样的诗算得上是寒山禅诗中的精品。
寒山乐道
自乐平生道
释善果
自乐平生道,烟萝石洞间。
野情多放旷,长伴白云闲。
有路不通世,无心孰可攀?
石床孤夜坐,圆月上寒山。
——【寒山诗】
寒山这首诗以「自乐平生道」开头,表明其主题与唐代禅宗山居乐道歌相似,表现的是「放旷」「无心」的生活态度,礼赞在深山老林中所过的一种与世无争的自由生活。同时代的南岳懒瓒和尚【乐道歌】如是说:「山云当幕,夜月为钩。卧藤萝下,块石枕头。不朝天子,岂羡王侯。生死无虑,更复何忧?」道吾和尚【乐道歌】也如是说:「乐道山僧纵性多,天回地转任从他。闲卧孤峰无伴侣,独唱无生一曲歌。」(均见【景德传灯录】卷三十)其歌中不仅云幕月钩、藤萝石枕、孤峰独坐的生活场景类似寒山,而且「无虑」「纵性」的山情野趣,也与寒山诗中的「放旷」「无心」如出一辙。这是盛中唐以来南宗禅随缘自在、无所挂碍、适性而为的精神在山居诗中的体现。
这首诗颇有意味的是「长伴白云闲」一句。众所周知,自古以来白云就是人们在大自然中最常见的现象之一,它的物理性质千百年来本没有什么变化。可是,在中国古代诗歌中,白云的自然性质却被不同时期的诗人们赋予不同的情感意义。日本学者小川环树在其【风与云】一文中,分析了浮云、流云、孤云与中古时期感伤文学的关系,并指出上古与中古诗人们在「云」里寄托的情感方面的差异(【风与云—中国诗文论集】,中华书局,2005年)。中国学者葛兆光【禅意的「云」:唐诗中的一个语词分析】一文认为,中唐以前,「云」的意象多带有漂泊无定、孤寂彷徨的悲凉色彩,这是文人尤其是汉魏文人感叹自身命运的内心写照。而自中唐始,由于受佛教及禅宗的影响,人们的观物方式发生了变化,「云」由外在的自然物象转化为悠然自在的禅意象征,自此而与心灵融为一体(【文学遗产】1990年第3期)。这种说法有一定的道理。
「长伴白云闲」就可以说是「感伤的云」变为「禅意的云」的典型例句。在【寒山诗】中,类似的句子比比皆是,如「谁能超世累,共坐白云中」「可重是寒山,白云常自闲」「寒岩人不到,白云常叆叇」「自在白云闲,从来非买山」「下望山青际,谈玄有白云」「白云高岫闲,青嶂孤猿啸」「寒山唯白云,寂寂绝埃尘」等。分析这些句子,我们可发现,寒山诗中的白云大致含两种禅意:一是「闲」,悠然自在,无拘无束;二是「寂」,超世累,绝埃尘。前者契合寒山随缘任运、无心自在的生活态度,后者则是寒山追求的万机俱泯、隔绝尘缘的寂灭境界。
然而,必须指出的是,这些「禅意的云」并非像葛兆光所说,自此而与心灵「融为一体」,因为,作为悠闲自在的禅意象征的「云」,它只是禅僧闲适的伴侣和禅境的营造者,仍然是禅僧的心外之「物」,被观照的对象。在寒山这首诗中,真正与心灵融为一体的是结句「圆月上寒山」。「圆月」,即「禅意的月」,这才是寒山在石床夜坐时觉悟到的禅心。这首诗的尾联,让人想起寒山的另外三首诗:「吾心似秋月,碧潭澄皎洁。无物堪比伦,教我如何说。」「众星罗列夜明深,岩点孤灯月未沉。圆满光华不磨莹,挂在青天是我心。」「寒山顶上月轮孤,照见晴空一物无。可贵天然无价宝,埋在五阴溺身躯。」第一首心与月尚是比喻关系,第二首便直接用月代替心,第三首更将埋藏于「五阴」(即色、受、想、行、识)之中、沉溺于身躯之中的心,视为与晴空孤月一样的天然无价宝。圆月喻禅心,一是取其圆满圆成之意,二是取其皎洁无瑕之意,三是取其虚空透明之意。
所以我们说,在寒山诗的象征系统里,白云乃是取其飘逸自在的悠闲形态,象征禅心之「用」;圆月才象征「无相妙慧照无相境」的禅心之「体」。就这首诗而言,其乐道的过程也由「放旷」「无心」的山情野趣,最终达到心月同圆的禅悟之境。
今
日
荐
读
作者简介
周裕锴,1954年生,成都华阳人。文学博士,四川大学文新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俗文化研究所研究员。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文学遗产】、【中国诗学】、人大复印资料【古代近代文学研究】等刊编委。日本大阪大学客座研究员,台湾大学、东华大学客座教授。著有【中国禅宗与诗歌】【宋代诗学通论】【文字禅与宋代诗学】【禅宗语言】【中国古代阐释学研究】【宋僧惠洪行履著述编年总案】【法眼与诗心】【语言的张力】【梦幻与真如】等书,为【苏轼全集校注】三位主编之一。
卷首寄语
禅与诗两种文化现象上千年的交流融合,不知冲开了多少禅师的智慧之门,开启了多少诗人的性灵之窗,凝聚成多少莹澈玲珑的艺术精品。在沉静的观照下,在活泼的体验中,在出神入化的冥想里,在豁然贯通的顿悟后,于是,诗坛便有了「空山无人,水流花开」的禅境,有了「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的禅悦,有了「横说竖说,了无剩语」的禅机,有了「不著一字,尽得风流」的禅趣。凡此种种,我们都可以称之为禅诗。
禅诗的世界,是何等精微玄妙的世界啊!圆转入神,空灵缥缈,蝉蜕蝶化,鸢飞鱼跃,无论是尊者的棒喝,还是诗人的吟唱,都让人玩味不尽,或惊愕,或沉醉,或惆怅,或喜悦,那种感受,真是「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张孝祥语),「口不能言,心下快活自省」(黄庭坚语)。那一条条通幽的曲径,诱惑着我们去品鉴禅房中的树影花姿。正因如此,我才冒着「说似一物即不中」的危险,强作「知解宗徒」,写下这一本【禅诗精赏】。
依禅家宗旨,胜义妙谛形诸文字,便落入了「第二义」,堕入魔障,当吃三十大棒。好在诗家有「诗无达诂」的挡箭牌,有「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的后盾,以及有现代西方阐释学和接受美学的他山之石,因而我便可以站在诗家的立场上来作一番「创造性的误读」。郢书燕说也好,佛头着粪也好,读者切勿执着于此,直视本书为「拭疮疣纸」亦可。倘若读者能从中得到几分人生智慧和审美享受,暂时忘却红尘中的烦恼和焦虑,也就算我做了一点功德事。
禅诗中的佳作,何止上千。本书赏析的一百首,不过是尝鼎一脔而已,更多的诗禅金矿,等待聪明的读者去开采。
本期编辑 | 李映潼
转载及合作请联系:[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