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文化

追忆美术启蒙老师陈勇先生

2024-03-31文化

■陈勇素描教学作品【河南劳工】。

三月的广州,黄叶遍地,为清明节的临近又增添了几分忧思,三月的忧思对于我,还有另一层含义,2010年,青年油画家陈勇(我们习惯称勇哥)突发意外,永远辞世,也在三月。

勇哥是一位七零后的青年油画家,来自四川的他到湖南读完大学后,便只身来到了云浮中学任教,后担任美术科组长。他在教学之余也常创作油画。早在我们初中时期的课堂上,他便常提及中国当代油画名家杨飞云、罗中立,并分析他们油画的精妙之处。这对于初中阶段的我们,能常听到有关全国闻名的油画家事迹,也算是开了眼界。

勇哥身材不算高,略显圆润,偏白的肤色使得面容俊俏,往后梳的发型,让门额显得特别敞亮,高高的鼻梁虽然架着近视眼镜,但依然能看到眉宇间散发出的秀气以及如炬的目光。他说话的习惯如同其唇线清晰的嘴巴一般,一板一眼的,不笑的时候尤为严肃,但偶尔也喜欢说些冷笑话,常学几句粤语,发音的不标准,往往也能把紧张的上课气氛逗乐。

从「远小近大」「三庭五眼」到「三大面五大调」……勇哥是我的美术启蒙老师,是他把我带进美术这道门。记得当年的画室墙上,挂着一幅勇哥学画阶段的素描男青年,双面来光,画面简练而肯定的寥寥数笔则把微微仰头的男青年表现得活灵活现,每次提及这张素描的塑造和角度的选择,勇哥都自是得意。他的作品具有较强的时代特征,审美取向受「苏派」影响深刻。他受教育的年代对室内写生的理解,多依赖灯光,因此,他的作品乃至引导我们画画都多为射灯作业,明暗分明,而且素描的表现手法以排线为主,切面塑造,宁方勿圆。最记得开始学人物写生那会,他常说如果能把鼻子分成30多个面,说明对鼻子的理解和塑造都透彻了。现在回想,一个鼻子是否真的能切分出这么多个不同的面,不得而知,但似乎这样的一个数字却成了当时理解造型的最佳方法。

2003年前后,受高考扩招的影响,社会上的美术高考培训班也如井喷式发展,寒暑假开始有来自外地的大型培训班到学校宣讲,应试的绘画手法也逐渐多元,其中,素描的造型不再单一依靠排线,而是用擦笔与排线结合乃至直接用手指辅助涂抹暗部,以使暗部均匀而虚化,同学们纷纷仿效,仿如绝技。但勇哥对此却不以为然,他反对尚未对人物结构完全理解透彻的学生画素描用手涂抹暗部,在他看来,这种技法虽然看起来画面大效果明显,但容易误导初学者,一不小心便掩盖缺点难以深入进而使画面虚浮,而排线手法则要求下笔肯定,绝不含糊。

对于勇哥的观点,我当时也一度怀疑是否太守旧。二十年前,他带着我们到长沙参加艺考,那是我第一次出省,他带我见识了省外的视野,开拓了眼界。在中国美院素描科上,我被安排了一个顺光的位置,这种角度用涂抹的手法显然不是最合适的,而排线造型则恰到好处,成绩出来后,果然出乎意料,虽然阴差阳错我并未能顺利入读中国美院,但随着对艺术的理解日益深刻,越能感觉到他当年对基础「宁方勿圆」的要求无比正确。

与一些老师不同,勇哥真正教的并不多,但他坚定的引导似乎又让我们避开了不少弯路,为人师表不正应如此吗,让学生走对的路,便是引路明灯的天职。

回想当年,在广东的小山城——云浮,能有一位像勇哥这样的美术教师,开拓中学生的艺术视野,是学生的幸运,也是地方的幸运。今年是云浮中学建校110周年,虽然勇哥已经离开十多年,但我相信他那种引人正路的为人师表精神会历久常青。

■梁志钦 资深媒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