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文化

土家族的主源不是廪君蜑人或板楯賨人,而是「牧誓八国」的卢戎

2024-03-30文化

文/万物君

不少人认为,土家族的主源是廪君蜑人和板楯賨人。

廪君蜑人为百越族,活跃在鄂西、湘西一带;板楯賨人为百濮族,活跃在川东一带。他们的语言要么是侗台语,要么是南亚语。

然而土家族的语言是藏缅语。

就此而言,土家族的主源不可能是廪君蜑人或板楯賨人。

1

1954年,民族语言学家王静如称,「湘西土家语乃是在汉藏语系中属藏缅语族,比较接近彝语支的语言,甚至于可说是彝语支的一个独立语言。」

20世纪80年代前期编写的【土家语简志】认为,「从基本词汇看,土家语并不接近彝语支语言,同时与藏语支和景颇语支语言也有相当大的差异,所以很难把土家语归入藏缅语族的某一语支中去。」

【土家语简志】作者之一何天贞认为,「土家语和羌语支内部各语言同源词普遍高于藏缅语族其他语支,这说明土家语同羌语支亲缘关系最近,而在羌语支内部,土家语最接近羌语、普米语(主要分布在中国云南省兰坪、宁蒗、维西、丽江等县)和木雅语(主要分布在甘孜藏族自治州和雅安地区环贡嘎山的康定、九龙、石棉等县,使用人口约1.5万)。」

何天贞认为,「 从发生学关系上来看,土家语是藏缅语族中属于羌语支的一个语言,是从羌语支语言中最早分化出来的一个语言,也是简化最多最快的一个语言。

很早之前,苏联时期语言学家C.E.雅洪托夫就认为,在牧野殷周战争之前,土家语已不同于其余藏缅语支而独自存在。

如此,则 土家族从藏缅语族族群中独立出来至少已在三千年以上。

2

根据一些文献记载,在古代,土家族地区曾出现羌戎语:

王昌龄【箜篌引】:「卢谿郡南夜泊舟,夜闻两岸羌戎讴。」

刘禹锡【洞庭秋月行】:「荡桨巴童歌竹枝,连樯估客吹羌笛。」

【元和郡县志·江南道】:「辰州,蛮戎所居也,其人皆槃瓠子孙。或曰巴子兄弟入为五溪之长。」

卢溪郡即辰州,治今沅陵县,王昌龄在沅陵听到了「羌戎讴」。刘禹锡被贬武陵郡时,在洞庭湖听到了「羌笛」。【元和郡县志·江南道】称,沅陵县为「蛮戎所居」。

这些记载意味着,沅陵、洞庭一带有羌戎。

【山海经·大荒北经】:「有人名曰犬戎。皇帝生苗龙,苗龙生融吾,融吾生弄明,弄明生白犬,白犬有牝牡,是为犬戎。」

【左传·桓公十三年】:(公元前699年)「罗与卢戎两军之。大败之。莫敖缢于荒穀,群帅囚于冶父以听刑。」

【搜神记】:「时戎吴强盛,数侵边境,遣将征讨,不能擒胜。乃募天下有能得戎吴将军首者,赠金千斤,封邑万户,又赐以少女。」

【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昔高辛氏有犬戎之寇,帝患其侵暴,而征伐不克。乃访募天下,有能得犬戎之将吴将军头者,购黄金千镒,邑万家,又妻以少女。时帝有畜狗,其毛五采,名曰槃瓠。下令之后,槃瓠遂衔人头造阙下,群臣怪而诊之,乃吴将军首也。」

根据上述记载可知, 在南蛮槃瓠周边有犬戎,【搜神记】称其为戎吴,或是【山海经】中的融吾。此戎吴很可能是【左传】中的卢戎。 卢戎曾与罗国一起,大败楚人。

3

武王联合【牧誓八国】灭亡商朝,其中,卢国为八国之一。【尚书正义·卷十一·牧誓】:「八国皆蛮夷戎狄,属文王者国名。羌在西,蜀、髳、微在巴蜀, 卢、彭在西北 ,庸、濮在江汉之南。」

李零认为,卢、彭在豫西。这应是后来的事。最初它们应该在西北

卢在西北,源于卢水上游,故名卢戎,属于羌戎。学者们考证卢水即今四川岷江。

周灭商后,一部分卢戎跟随姜子牙进入山东,在长清县西南建立了卢子国。大约公元前804年左右,被齐国所并。

其余的卢戎辗转游牧于河南崤山、熊耳山一带,仍称卢戎。卢氏县即因其而得名。

当秦、晋崛起后,卢戎南迁,在湖北襄阳市西南的南漳县,建立卢子国。

公元前699年,楚国屈瑕伐罗,罗国(襄阳市南宜城)与卢国联合抵抗。由于屈瑕轻敌冒进,被罗、卢联军夹击,一败涂地,被迫自缢。

公元前690年, 卢国和罗国一同被楚武王所灭。两国遗民被迁到枝江,后又迁到罗县(今湖南汨罗县)。卢戎的一部分移民迁徙到汨罗东邻的平江(平江县清代尚有卢水)。

一部分不愿投降的卢人逃入荆山,仍旧过着游牧生活。公元前613年,楚庄王即位,卢大夫乘机杀了楚大将斗克和公子燮。公元前611年,楚大饥,卢戎伐其东南,后被庄王打败。

楚庄王强盛时,散居荆山的卢戎遗民南渡长江进入湖南卢江一带,卢江又名武溪,向东经泸溪县流入沅水。梁时置卢州,唐时置卢溪县,清代改为泸溪县。

如前所述,王昌龄【箜篌引】云:「卢谿郡南夜泊舟,夜闻两岸羌戎讴。」王昌龄听到的「羌戎讴」,应是卢戎歌唱的。

4

土家族【梯玛歌】,主要分布在湘西酉水流域的龙山、永顺、保靖、古丈四县土家族聚居区,被誉为「研究土家族方方面面的百科全书」。其歌词曾提到过黄河:

「嗬嗬耶,了了神,黄河里面划两桡。」

【梯玛神图】中也画有黄河。【中国各民族原始宗教资料集成】对此有记载:第七层是黄河,河中有神骑乘船,其左有钟鼓楼、土地庙,其右为总管土地、天桥、麻阳洞。

这些古老的记忆,足以证明,土家族的主源在西北,而非廪君所出的武落钟离山。

5

关于廪君的记载,【世本】为最早。

【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巴郡南郡蛮,本有五姓:巴氏、樊氏、晖氏,相氏,郑氏。皆出于武落钟离山。其山有赤黑二穴,巴氏之子生于赤穴,四姓之子皆生黑穴。未有君长,俱事鬼神,乃共掷剑于石穴,约能中者,奉以为君。巴氏子务相乃独中之,众皆叹。又令各乘土船,约能浮者,当以为君。余姓悉沉,唯务相独浮。因共立之,是为廪君。

李贤注【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世本】曰:廪君之先,故出巫诞也。」

廪君属于诞人的一支。

关于蜒人的系属,【隋书·南蛮传】说得很明白:南蛮杂类,与华人错居,曰蜒、曰儴、曰俚、曰僚、曰迆,俱无君长,随山洞而居,古先所谓百越是也。

廪君之族有巴、樊、瞫、相、郑五姓。【十道志】载:「楚子灭巴,巴子兄弟五人流入五溪,各为一溪一长。」五溪即酉、辰、巫、武、沅五条河流。

【华阳国志·巴志】说:「哀公十八年(前477),巴人伐楚,败于鄾。是后,楚主夏盟,秦擅西土,巴国分远,故于盟会希。」

楚子灭巴的时间,我们不知道,但我们知道,前477时,巴人还存在。

当其灭亡时,一部分沿清江上游西迁进入川东;一部分往南进入了湘西;还有一部分则在清江流域定居下来,繁衍生息。

往南进入湘西的巴人,即前面提到的「巴子兄弟五人流入五溪」,他们面临的是比其早两三百年进入湘西的卢戎。这两个民族必然发生融合,其结果很明显,说羌语的卢戎战胜了说壮侗语的廪君之巴。

6

据统计,土家族父系单倍群构成中,C-F845占比最高,为14.5%,其次是Oα-F8,为11.8%,然后是O-M307占比10.3%,Oγ-F11占比9.1%,Oβ-F46占比7.6%。

湖南省中,C-F845 的占比为 2.92%,土家族中,C-F845 的占比却高达14.5%。他们很可能是卢戎的后裔。

5500年前,C-F845出现在乌兰察布庙子沟遗址。4000年前,C-F845出现在漯河郝家台遗址。3000年前,C-F845出现在内蒙古赤峰市。2700年前,C-F845出现在西藏日喀则。汉末,C-F845出现在甘肃张掖黑水国遗址。

据此,可以认为,C-F845 早期分布在辽西到甘青一带的高地社会。

所以,3000年前,他们可能是卢戎的主体。

7

做个小结:

一、三千年前,卢戎从甘青地区东迁到豫西,曾作为周人的「牧誓八国」之一,讨伐商朝。

二、周灭商后,一支卢戎随姜子牙去了山东,另一支留在了豫西。

三、春秋时期,秦、晋强大,豫西的卢戎南下进入湖北,在襄阳南漳县建立卢国。

四、前690年,卢国被楚国消灭,其遗民被南迁到枝江、岳阳、汨罗、平江一带。不愿投降的卢戎南下进入沅水流域,他们是土家族最早的祖先。

五、战国时期,廪君之巴被楚国灭亡,部分族人南下进入沅水等五溪流域,与卢戎碰撞、融合,后来被同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