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文化

「原生态」元素成为可编码物

2023-12-14文化

数字复制时代(age of digital reproduction)在20世纪末随着技术和媒介形式的丰富而到来并一直在演进,这对艺术品而言有利有弊。为人熟知的「原生态」关联少数民族题材或地域文化艺术创作风格,以最原始和本真的少数民族聚居地,从群体或个体的独有特征入手。然而,海量的异域图像使「原生态」逐渐步为一种「媚常艺术品(kitsch)」,经由可复制的符码元素和文化挪用缝合出的拼装物(bricolage),其数量上的累计足以称为「数据库」,但久而久之陷入僵滞。「原生态」引以为傲的真实性也变为感实性(truthiness),各种形式的挪用极为常见。我们不妨通过事例来理解。

大家熟悉的「印象系列」大型实景音乐演出,这个系列依托有代表性的城市、景点、民俗风情区和地理符号的实景,创作了一系列情境体验剧,包含歌剧、舞蹈、灯光表演、互动剧场、沉浸式戏剧等形式,成为地区旅游常驻且艺术水准较高的商业演出项目。

剧场表演虽然经过反复排练和商演,但是无法每一次都像机器一样分毫不差地完成每个动作,达到完全一致的效果,每次表演都是对母题的重新阐释。「印象」系列有一个共同特征,以当地天然的景观、地形地貌或历史遗迹为舞台背景,却极度依赖夜间炫目的幻灯效果、声音效果与剧场坐席对空间中心的围绕性。其中的「原生态」噱头很难不让人将之视作技术条件「电镀」的数字光影原始场景美学营造实验。

这种「原生态表演」是与真正的日常性剥离的,虽然起用非职业演员,但其本质是模仿和象征化处置。从「印象」系列表演对场景美感的迷恋可以看出,展演装置弱化了人的表演功能,伴舞的演员是与山川草木、梯田民居性质类似的背景板本体论式的景观,借助数字媒介的便捷性,光影画面将静态和动态的视觉信息都框定在台上。

进一步而言,符码化过后的元素已成为可供编辑的代码,同一套材料和风格反复使用/表演,通过简单的操作便能将之扩散和传播。如歌唱家雷佳发行的民歌专辑【中华五十六民族之歌】收录了56个民族最具代表性的民歌并将之改编,虽保留原始的曲调,但是其伴奏、演唱和MV的视觉风格呈现了多元风格的「杂糅性」。首先,伴奏方式多样,包含管弦乐交响、传统民乐合奏或独奏、电子乐,也有无伴奏清唱。其次,演唱语言大多为普通话,仅有少数几首歌用民语或普通话掺杂民语的方式演唱(如【达达瑟哎咦】【诺恩吉亚】与【我们从小就相爱】)。最后,雷佳本人参加了所有MV的拍摄并进行了「跨民族表演」:身着不同少数民族的传统服饰,游走在真实或虚拟的场景中。很明显,数字编辑技术痕迹与流行曲化的曲风和视觉风格的痕迹跃动其间,这种杂糅绝非仅代表了某个族群特性或单独的文化模态。

「原生态」因为少数民族艺术和地域艺术被大众熟知,却受创意工业的法则支配文化产生机制,也是受干预的自动化装配,以当代流行的美学原则为再翻译标准。当展演动机被操纵,审美差异化的意义便会风流云散,折中主义和适用原则主导了创作思维。数字编译之后的复制产品可能被认定为最接近原貌,而真正的原境却流失掉了。(社会科学报社融媒体「思想工坊」出品 全文见社会科学报及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