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文化

【红楼梦】:为何初出茅庐的探春能让大观园赚钱,而王熙凤不行?

2024-07-09文化

【红楼梦】第五十五回、五十六回,王熙凤因小产生病,贾探春、李纨、薛宝钗共同代管家族事务。期间有个情节令人印象深刻:探春结合她在赖大家的所见所闻,决定将大观园里面的产业承包给众婆子,每年不仅可以省众多费用,还能创收几百两银子。 然而,令人奇怪的是,此前长期主政的王熙凤似乎没有发现这样的商机,始终对大观园进行粗放式管理。那么真的是因为王熙凤见识不如探春吗?

大观园改革后进项有多少?

大观园改革后的进项,可以分为「开源」与「节流」两项。

先说开源。探春提到: 「第二件,年里往赖大家去,你也去的,你看他那小园子比咱们这个如何?」平儿笑道:「还没有咱们这一半大,树木花草也少多了。」探春道:「我因和他家女儿说闲话儿,谁知那么个园子,除他们带的花,吃的笋菜鱼虾之外,一年还有人包了去,年终足有二百两银子剩。从那日我才知道,一个破荷叶,一根枯草根子,都是值钱的……咱们这园子只算比他们的多一半,加一倍算,一年就有四百银子的利息。」 (第五十六回)

再说节流。宝钗提到: 「我替你们算出来了,有限的几宗事:不过是头油、胭粉、香、纸,每一位姑娘几个丫头,都是有定例的;再者,各处笤帚、撮簸、掸子并大小禽鸟、鹿、兔吃的粮食。不过这几样,都是他们包了去,不用账房去领钱。你算算,就省下多少来?」平儿笑道:「这几宗虽小,一年通共算了,也省的下四百两银子。」 (第五十六回)

可见,按照探春与众人商议的方法,开源可以创收四百两,节流可以省出四百两,里外里就是八百两,总量是相当可观的。

但这么可观的收入,王熙凤是否没有想到过这一层?并非如此。

王熙凤不是没有想过想过开源节流

王熙凤在听到探春的厉害后,向平儿说到:

「你知道,我这几年生了多少省俭的法子,一家子大约也没个不背地里恨我的,我如今也是骑上老虎了。虽然看破些,无奈一时也难宽放;二则家里出去的多,进来的少,凡百大小事仍是照着老祖宗手里的规矩,却一年进的产业又不及先时。多省俭了,外人又笑话,老太太、太太也受委屈,家下人也抱怨刻薄;若不趁早儿料理省俭之计,再几年就都赔尽了。」 (第五十五回)

可见,王熙凤并非不愿意通过大观园创收,而是有其他难言之隐。

王熙凤没有多余的精力关注大观园

首先,王熙凤作为贾府的「总管」,需要处理的事务繁杂且重要,如家族财务、人事安排、对外交往等。从管理精力和事务分配的角度来看,很多事情都比经营好大观园的重要性高。而且她不住在大观园,所以精力分配上也就没往这里多花心思。例如探春之所以能上位,正是因为王熙凤过年时太忙,才导致小产,更因为在小产恢复期间还操心家族事务,导致身体进一步变差。(第五十五回: 「刚将年事忙过,凤姐儿便小月了,在家一月,不能理事,天天两三个太医用药。凤姐儿自恃强壮,虽不出门,然筹划计算,想起什么事来,便命平儿去回王夫人,任人谏劝,他只不听……谁知凤姐禀赋气血不足,兼年幼不知保养,平生争强斗智,心力更亏,故虽系小月,竟着实亏虚下来,一月之后,复添了下红之症。」

而探春一直生活在大观园里,对于眼前的事情最熟悉,因此她走上管理岗位后的重点项目也从大观园起步。探春作为大观园的一份子,对园中的事务和人员有着更为深入的了解,这使得她在改革大观园时更加得心应手。

大观园内部关系复杂,王熙凤也不愿多蹚浑水

从大观园内部关系的复杂性来看,大观园里住的虽然都是小姐少爷,但他们各自都有背后的靠山,有些是老太太、有些是王夫人、有些是薛姨妈,哪个都是王熙凤的领导。加之少爷小姐都很有个性,稍不顺意就冷嘲热讽,有的更是要去告状。所以,即使王熙凤精明强干,要插手大观园的事物也要碰一鼻子灰,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而探春作为大观园里的一份子,与园中的兄弟姊妹都比较熟悉,加之有李纨、薛宝钗两位大观园中的重要角色配合,即使进行改革也不会有人激烈反对。探春的这种身份优势使得她在管理大观园时能够更加得心应手,减少内部阻力。

王熙凤假装没有看到大观园的创收潜力,也有自己的私心

此外,从王熙凤的管理风格和得罪人的角度来看,王熙凤在管理家族事务的时候得罪的人很多。为了平衡内部关系,她可能需要对某些人的不当行为采取宽容态度。而大观园的买办可能就是王熙凤拉拢的对象,防止更多的人反对她。从原文看,这些买办中饱私囊的事情是干了不少的(见第五十六回)。正所谓「断人钱财犹杀人父母」,王熙凤自然是不愿做这吃力不讨好的事。

而探春作为新任管理者,没有这方面的顾虑,因此她能够更加坚决地推行改革措施,包括将大观园的买办们的「蛋糕」进行重新分配。

与王熙凤的大账相比,大观园的进项其实并不多

从经济收益的角度来看,大观园虽然创收不少,但也许仍进不了王熙凤的法眼。前文提到,王熙凤曾只凭一封书信,就赚了三千两(第十六回: 那凤姐儿已是得了云光的回信,俱已妥协……这里凤姐却坐享了三千两,王夫人等连一点消息也不知道。自此凤姐胆识愈壮,以后有了这样的事,便恣意的作为起来。也不消多记。 ),而通过放贷,也是一本万利(第三十九回: 平儿笑道:「何曾不是呢。这几年拿着这一项银子,翻出有几百来了。他的公费月例又使不着,十两八两零碎攒了放出去,只他这梯己利钱,一年不到,上千的银子呢。」

此外,王熙凤作为贾府的实权人物,其考虑的事情更深远,花费也更大,因此她自然会将精力放在更能带来高额回报的事务上。(第五十五回提到: 凤姐儿笑道:「我也虑到这里,倒也够了:宝玉和林妹妹他两个一娶一嫁,可以使不着官中的钱,老太太自有梯己拿出来。二姑娘是大老爷那边的,也不算。剩了三四个,满破着每人花上一万银子。环哥娶亲有限,花上三千两银子,不拘那里省一抿子也就够了。老太太事出来,一应都是全了的,不过零星杂项,便费也满破三五千两。如今再俭省些,陆续也就够了。

而探春刚刚掌管家族事务,眼界还不够大,对于大观园创收的重视程度自然与王熙凤不同。

总结

探春能通过一次赖大家之行就提出改革大观园的思路属实难得,足见得她具有以小见大的聪明才智。然而,这也不能说明王熙凤就没有看到这一层。只是因为人的精力有限,也因为贾府关系复杂,才导致最终这个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