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文化

齐白石绘画

2024-02-18文化

在齐白石漫长的一生中,一半以上都是在农村中度过的,晚年定居北京后,仍对早年宁静的乡居生活念念不忘,因此,他的很多作品都体现出乡村生活的经验与怀念,重新发现大自然的生命活力,直触生命的真相。

秋声 齐白石 无年款 133x33cm 纸本水墨

齐白石有首诗:「窗前容易又秋声,小院墙根蟋蟀鸣。稚子隔窗问爷道,今朝红叶昨朝青。」引口语入诗,极朴素,又极有味。

「窗前容易又秋声」,自古就有光阴流失、人生易老之叹,但齐白石的感叹没有悲凉,秋风起了,秋虫叫了,枫叶红了,生命流动着,语气平淡而意绪悠远。

这幅【秋声】画芋叶蟋蟀,四片芋叶中,纯用水墨的三片肥厚葱郁,尚能挺立如初,用赭石绘成的那片茎已低垂,秋天已至,弯曲的动势也将观者的视线引向叶下的一对蟋蟀。它们似乎也感知到季节的变换,雄虫奋力鸣叫,老人在画幅右上方题写画名【秋声】,使观者从这幅静止的作品中似乎也能听到蟋蟀的欢唱,仿佛在极尽宣扬秋日的强悍生命力。

齐白石 玉米雏鸡 纸本设色 102.5x33cm

此幅作品,玉米从根画起直到花穗,硕大的玉米棒长在其中。玉米已经成熟了,果实饱满,包裹着的皮也已经绽开。我特别喜欢顶部画的花穗,一粒粒细小的雄花,似连非连,随微风轻盈抖动,非常传神。

在玉米的空隙处白石老人画了两只觅食的小黄鸡,整个画面马上就动了起来,充满了生命的活跃。玉米预示着大丰收,小雏鸡则寓意了对未来的无限希望,整幅作品宛如一 曲乡村大自然的悠扬小调。

齐白石【谷穗螳螂】 纸本设色 117×40.5厘米

这幅【谷穗螳螂】,齐白石题跋:「墙角种粟,当作花看」,非常耐人寻味。著名的书画评论家韩羽不禁赞叹:「耐人寻味之‘味’,不离文字,不在文字。文人雅士,有爱梅者,有爱莲者,有爱菊者,有爱兰者,似未闻有以谷‘当作花看’者,即种谷之农民虽爱谷亦未闻有以‘当作花看’者。」

由此可见,艺术家的眼睛真是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呢!

齐白石【莲叶小鱼】 109.5×34厘米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齐白石笔下的荷叶圆圆的,一群小墨鱼儿穿梭碧叶之下,灵动生机盎然,是大自然生命的魅力所在。

齐白石 【小鱼都来】

这幅作品是齐白石九十一岁所作,画风简单明了,鱼竿垂钓鱼丝,鱼丝吊着鱼饵,五只鱼儿争相游来抢食,生动活泼,洋溢着自然界生气勃勃的气息。画面没有墨色渲染、没有水的强调,可以说是中国画线条的精彩演绎。

关注公众号:古代艺术

齐白石 玉簪蜻蜓 立轴 设色纸本1943年作

此图所绘玉簪花与蜻蜓,玉簪的叶子宽大碧绿,花朵洁白无瑕,形似喇叭,花蕾犹如发簪聚插在碧绿枝头。玉簪花上一只蜻蜓在上空盘旋,似乎闻到玉簪的香气而久久不想离开。全图构思巧妙,笔墨精到,质朴清新,刚柔兼济,工书俱佳。

齐白石 立足千年 立轴 水墨纸本 180.5×48 cm

此件【立足千年】,为齐白石松鹰题材中的佼佼者。

白石画鹰,多以松树做环境,枝喜中锋、焦墨,折曲如金文,如龙舞,从造型到笔墨,都透着挺拔坚贞的性格,充满对人生的感慨与对英雄、力量的向往,构成了作品的精彩内涵。

齐白石 水仙寿石 镜心 设色纸本 100×34 cm

乌石歪斜丑不胜,

水仙神色冷如冰。

断绝人间烟火气,

画师心是出家僧。

此作品以竖构图呈现水仙寿石,水仙作为画面的主体,争艳的花苞被塑造得明媚活泼,叶子或疏或密,或仰或俯,姿态各异,笔意变化多端。后面的寿石镇守一隅,寥寥几笔,饱含浓、淡、枯、湿变化,水墨淋漓。似拙实巧,不落窠臼,既家常,又文气,写出了齐白石」我行我道」、」我有我法」的个性精神。

齐白石【春声】

【春声】中的近山就是白石山,齐白石五十岁前就是在这生活,一围篱笆,一挂藤蔓,一处觅食的家禽,读书画画,生活无限美好。

齐白石(1864—1957),是20世纪中国最负盛名、最具创作力和影响力的中国画大师之一,在诗、书、画、印方面皆有杰出的贡献。齐白石出生于湖南省长沙市湘潭县,原名纯芝,字渭清,号兰亭,后改名璜,字濒生,号白石,别号借山吟馆主者、寄萍老人等。新中国成立后,齐白石被评为「人民艺术家」,其艺术在中国近现代美术史中占有重要地位,他的作品不仅为中国观众所喜爱,而且也有颇多海外知音。

齐白石 鱼虾蟹 134cm×33.5cm 北京画院藏

游鱼、小虾、螃蟹……白石山人百画不厌。为何不厌?白石山人曾在一幅【鱼虾图】的题跋中写道:「借山吟馆主者画此小幅时有友至,笑曰:‘君何独喜鱼虾?’答曰:‘吾之侣也,何得厌?’友复欲求赠,吾未之与。白石记。」一问一答,也是自问自答。与鱼虾水族相伴,鱼、虾、画、人,各得其乐、各得自在,确实不会厌烦吧。白石山人是20世纪的林逋。

齐白石 虾图轴 纸本水墨 68.4cm×34.5cm 故宫博物院藏

鱼、虾、蟹之类,虽然并不是什么关乎历史、关乎生计的重要题材,但是白石山人却十分看重。为求一形,数易其稿。写生观察、揣摩端详;借鉴诸家、择善从之,百转千回之下才有似与不似的自家心法。画鱼、画虾或是画螃蟹,这并不重要,参于造化,得其心源。白石山人笔下的鱼虾不在于形似,他念念不忘的是「归梦看池鱼」。回不去的家乡,逃不出的樊笼,梦中看鱼只能见于纸端,悠然的鱼虾才是白石山人的向往。众人画鱼细琢磨,白石画鱼如对晤。皆是草间偷活,何分彼此?笔墨造化,自然而然。读白石山人和他笔下的鱼虾,就像是听两个老朋友之间的闲谈。

白石山人的一生大概特别符合人们对于一位中国画家的想象,不仅因为样子道骨仙风,而且有着传奇的身世:出生贫农,木匠谋生,为人赏识,习文从艺,辗转逃难,衰年变法,最终声名远播。这样的过往,品茶时谈一谈觉得有趣,只有亲身经历才知道其中的凶险吧?白石山人的一生被一再演绎,故事太多也不好,遮蔽了他的作品。幸在白石山人的画作就是他的人生,有时比口述更加真实贴切,通过他的画作看他的人生更能体会时间的价值。

齐白石 鱼群图轴 纸本水墨 100cm×34cm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藏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收藏有齐白石的一幅【鱼群图】,这幅立轴上有齐白石常画的五条鱼,都很有齐白石的个性。题跋写道:「予之画动物,人谓太不似,予自谓过于似,二者孰是非也?白石。」今人再赏画,确实形象与真鱼相较遥远,然而笔墨气象却出神入化。「似与不似」常被引用。艺术形象不仅在于描摹对象,更是一种提炼。从齐白石的诸多鱼虾的画稿之中可以看到这辛苦的过程。在另一幅小鱼的画稿之中,对每条鱼的相互位置关系进行了精心的安排,使画面气韵流畅。他画青蛙,会反复琢磨青蛙的形态。即使是画田螺,齐白石也会反复起草。齐白石画虾,多用水墨画法,极少染色,可是他的虾墨分五色、生意盎然,这离不开他对艺术形象的揣摩和对笔墨的运用。胡佩衡在【齐白石画法与欣赏】中就详细记录了齐白石画虾的发展过程。

齐白石 鱼虾图轴 纸本水墨 78.3cm×26.3cm 故宫博物院藏

齐白石最初临摹前人鱼虾,50余岁时候,他已经卓有建树,能画群虾,还曾经在自己的作品上题道:「即朱雪个画虾,不见有此古拙。」齐白石此时画虾已经颇有个性笔路,然而66岁时他的画虾技艺更进一步,不仅笔墨变化更加生动,而且虾坚硬的外壳也有表现,长臂钳以三节分出,后腿由十只减少为八只,虾的形象已经非常完整了。然而齐白石没有止步于此,他68岁时将虾的腿由八只减少至六只,而且在头胸部加了一笔浓墨。他认为对虾写生七八年,这一笔是十分成功的,这一笔不仅加重了分量,而且表现了白虾的透明躯干。70岁以后,他画虾已经定型,而在笔墨上精益求精。胡佩衡写道:「(齐白石)八十岁以后的虾,才真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但是得来不易,三番五次地改变,把虾的次要部分的删除和重要特征的夸张,使得虾的形象更突出了,也感觉更精彩了。从白石老人画虾的创作过程中,我们可以了解‘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道理。达到这样的‘妙’处,正如老人所说:‘余画虾数十年始得其神!’」齐白石以鱼虾见笔墨的另一个方面,是将书法意趣融于绘画之中。他有一幅作品名【鱼虾负剑图】,就是将自己的书法笔意融入鱼虾之中,这也属于「书画同源」派了。

中国画的精妙之处在于笔墨的锤炼,然而,当真正落墨之时既有画家的经验,也需要凭借天意,偶然在作品的创作中也是重要的组成部分,正如白石老人所说「腕底有鬼神」。在一幅【螃蟹图】上,白石题跋:「作画能到好未必好也,要无心为好而能好,则他人不能为也。」无论师承还是笔路,最终能达到形神兼备、羚羊挂角的高度才是艺术家最终的追求,或许这也可以看作「似与不似」诸多解释中的一种吧。

齐白石早年在湘潭,以画美人著称,人送绰号「齐美人」。当年,白石先生画的美人是按照清代改琦、费丹旭的「改费」一路画的。具体技法是「三白法」,额头是白的、鼻梁是白的、下巴是白的,小眼睛、小嘴唇,这是清代的美人画法。」

人物画古来皆受大家喜爱,特别是仕女图,因此画仕女图这比比皆是,多以女性容颜佳者入画,然而古人做美人者,却与真人相差很大。

郑家诗婢

在文人眼中超写实的画最多算得上是能品,称不得神品,那神品究竟是怎么样的呢,理论中有说到气韵生动,古法用笔等六法具备这才能称得上神品。

1953年作 红衣仕女

作为国画巨匠齐白石又是怎么表现人物画的呢?其实他的人物画并不怎么受人欢迎,画面并不美观,而是丑不拉几的。

西施浣纱图

然而却有一部分很喜欢,为啥呢?白石老人笔下的人物画之所以受欢迎,可能是来自于民间质朴的生活气息,以及发自内心的童心、智慧和幽默感,不在乎如此。

麻姑进酿图

他的很多他人物画形象,不只是借鉴于前人,更多的是来自于对生活观察和独具个性的想象,画出的人物虽然不美观,但是豪气大方,笔墨也是洒脱。

黛玉葬花图

看齐白石的人物画,还有更多的是给人的感受是诙谐幽默、稚拙淳朴、意趣横生,简言之,就是那种格调比较高的,恰恰是一般人无法欣赏的,虽然看起来简单,但是每一幅作品却已经融入到了我们的生活当中。

进酒图

齐白石早年有齐美人的称呼,如今也能看到不少他的仕女图,大多都是肖像、仕女、神话、佛道及历史人物,但是流传下来的极少。除了仕女图外他的大写意却是另外一个面貌。

黛玉葬花图

他的大写意更多的是略于形貌而精于神意。齐白石也自称徐渭后人,意笔人物多以草书法运笔,有的还是篆籀和金石碑版笔法。

持扇仕女图

如此一来开创了属于他的绘画风格,用笔沉滞,内含削金刻石之劲,变奔放飘逸为拙稚、老辣、浑重。」

而古来文人画家大多是缺少画理的辅助,所以显得造型能力不足,这也是他们不足的地方,齐白石就很好地避免了这一点,所以他更重视写生。

然而看似他的人物画用笔随意,不拘格法,比如他画的人物画衣纹,常用直笔,硬转,粗放有力,还如画枯枝顽石,强悍苍辣而含蓄儒雅不足,这也是不足之处,需要我们在以后作画的时候注意。

抱琴仕女

他也为这种画找了一个很好的理由,比如这句话就能体现出来,「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可谓是他的名言,以至于后来一直左右着他的画。

现在自然也就明白齐白石的人物画为什么会想漫画一样的了,就是因为那句话,所以他的更多画都是如此。

笔墨精湛简约, 传神生动, 乍看其貌不扬, 细看功力深厚、意趣盎然,成了他的人物画的主要风貌。

请一定要点赞并关注【有点田】哦!

请一定要点赞并关注【有点田】哦!

请一定要点赞并关注【有点田】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