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文化

【道德经】第七十五章:以「民之轻死」提醒贵族们如何关爱百姓

2024-05-08文化

原文: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

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

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

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

译文:

百姓之所以会遭受饥饿,是因为统治者榨取的赋税过多,因此百姓才遭受饥饿。

百姓之所以难以统治,是因为统治者政令繁苛、强作妄为,所以百姓才难以统治。

百姓之所以会轻生冒死去触犯法律,是因为统治者为了奉养自己,把民脂民膏都搜刮净了,所以百姓才轻生冒死。

那些不去追求生活享受的人,比奉养奢厚的人要更胜一筹。

解析:

本章主要在于揭示当时统治者的食税之多,形成了很多的饥民;而统治者则认为百姓不服从他们,以此说明了双方之间的对立关系。对于深层次的原因,老子进行了深刻的揭示,以提醒贵族们要关爱百姓,使双方的关系达到当时社会状态下的融合。

百姓为什么吃不饱?为什么到处是饥民?按照当时的社会来解释也是不难的,战国时期诸侯争霸,战争连年不断,打仗打的是人力和财力,士兵需要吃的,而这些吃的则需要通过向百姓征收。古代有一种当兵吃粮的说法,就是在你挨饿的时候去当兵,就可以吃上一顿饱饭,长期战争军粮的用量非常大。战争越多征收的越多,同时主要壮劳力还要去打仗,基本是老弱在耕种土地,在当时低下的生产力状况下,其一年的粮食产量不能果腹,还要向国家缴纳上一大部分用于诸侯和贵族们的消费,那自己还能剩余多少?这些百姓怎么来维持自己的生存?所以到处饥民是理所当然的事情。饥民也会成为流民,这个流动人口从战争地流向非战争地,人口流出地的生产力也会更加低下。

饥民多了,统治者收取粮食的难度就增加了,这时统治者认为这些百姓就是刁民,是不服从他们的管理,给他们增加统治难度的人。但最终的原因是什么?老子的解释是「上之有为,是以难治」,说明当时的统治者在不断地加重百姓的负担,同时觉得自己是一位有为的诸侯王,处处要展现自己的才能、彰显自己的本领,而带给百姓的是无尽的痛苦。不及时缴纳食税者需要以严刑来对待,而严刑越多百姓的反抗就越多。在他们心目中甚至觉得是惩罚轻了,所以百姓才敢不听话、不及时缴纳食税。这样就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统治者的酷刑越来越多,逃离的百姓也越来越多,最后统治者内心也是不断地感慨,百姓怎么这么难治理呀。也许没有想过自己怎么没有做好这些事情而引起了这么大的社会动荡。

百姓在心中想着既然我吃不饱要饿死,我对你还有什么好怕的?大不了一死了之。就像上章说的「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这些百姓是什么都不怕了,你的酷刑他不怕,交粮也没有,那这个统治者还能采取什么办法?而造成这一切的原因是什么?「以其上求生之厚」,你这诸侯和贵族们的生活太过奢华了,取之于民的太多了,而用之于民的太少。这些统治者的生活标准不能降低、他扩张领土的野心还要实现,那么他用度的增加从哪里来呢?百姓缴纳呀。缴纳的越多百姓的日子就越难过。对于苛捐杂税的憎恨、对于统治者的酷刑,老百姓达到了不怕死的程度,这也是将百姓逼到了极点,可见当时社会之黑暗。

那对于这样的情况有什么好的方法来处理?「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这是老子提出的方法。希望统治者内心淡薄清静,会比追求奢华的人得到的结果更好。

这对于当时的统治者来说提出的要求是很高的,虽然当时的科技和生产力很落后,但在当时的条件下总有超出别人要求的享受,吃好的、穿好的、飞鹰走狗等等,总要体现出自己与别人的不同,恰恰这些不同,需要很多人来为他服务,这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产生了很多的第三产业,但最主要的第一产业种粮则衰落了,仅剩的一点粮食也被贵族们抢去消费了,最后老百姓没有吃的了,到了走投无路的地步,减少百姓的痛苦是百姓的渴望,所以希望贵族们能够对百姓好一点。

希望贵族们真正能够做到不展示他的功劳、不彰显他的能力,做到无为而治,使百姓生活得到提高,以受到百姓的欢迎;而处处觉得自己高人一等、不断从百姓身上榨取利益则会受到百姓的反对。

本章深刻揭示了统治者为了自己的享乐不断榨取百姓,对于百姓对他的不满意认为是百姓难治理、是百姓不愿意缴纳税赋,从而相互之间产生矛盾。老子是站在百姓的角度为百姓呼喊,这是道家爱民之心、仁爱之心的体现。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必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