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文化

乡间敲锣打鼓的文化印象

2024-04-01文化

乡间没有太高雅的音乐,比较普遍的就是敲锣打鼓。

在农闲期间,喜欢敲锣打鼓的乡亲们聚在一起,每天练习敲锣打鼓。他们并非天生的音乐家,但对于节奏的掌握恰到好处。或许是天天练习的缘故,他们的技术提升很快。尤其到了年根底下,他们练习很勤奋,每天都要练习很长时间。大队部买了大鼓和铜锣、钹,让喜欢敲敲打打的乡亲们练习。等到正月十五的时候,每个乡都有锣鼓队,装扮上,到城市大街演出。不但要打出乡里锣鼓队的旗号,而且还要穿上一些古代的衣服,大多是敲战鼓时穿的古代士兵的衣服,也不管是不是合乎锣鼓的传统,直接穿上就行了,比起穿普通的衣服要好看得多。

古代锣鼓并非只是战鼓,而是民间兴起的一种东西,配合锣、钹,就能起到一唱一和的效果。大鼓有两个人合抱那么粗,小鼓有一人合抱那么粗。大鼓等于领唱的,小鼓配合,相当于伴音,而铜锣和拨都在随声附和,好像跟着领唱的在唱歌,众声喧哗,却丝毫不乱。只是在电视里、手机里看到那样的锣鼓并不算什么,而到了现场看,就不一样了。现场的敲锣打鼓让人振奋,甚至让人震撼。大鼓敲起来,嗡嗡的,响声震天,似乎周围的空气都要跟着动起来,震得人心脏怦怦乱跳,竟然产生莫名的冲动。而锣和钹的随声附和犹如千军万马,哗啦啦冲下来,让人猝不及防,却分明感觉有力与美的因素在里面,甚至被吸引,被夹裹,要跟着跳起来,敲起来,打起来。

乡间没有高雅的音乐,大多都是横笛、二胡、唢呐等演奏的音乐,当然不乏玩得好的,却并不能登上大雅之堂。他们只是和一般人比起来玩弄得比较好,要是和专业的比起来,就差远了。但专业的不会到民间来献艺,除非为了挣钱。民间的艺人们会走乡串户,除了过年过节的时候表演,就是在婚丧嫁娶的现场表演,让人觉得亲切自然,而不会产生陌生感。婚丧嫁娶的时候,人多,经常不见面的人可能会见面,而作为婚丧嫁娶的主角也会不好意思。毕竟,人们不是场面上的人,不会说一些场面上的话,只能说一些实在话。横笛、二胡、唢呐等演奏起来,就会烘托气氛,让场面热烈起来,而最能让场面热烈的就是锣鼓了。

锣鼓音起来了,人们就会兴奋起来。尤其是敲锣打鼓的时候,周围的空气都跟着震荡起来,鼓舞人的精神,让人不由自主地兴奋。古代打仗的时候,会敲战鼓,吹牛角,算是鼓舞士气的东西,也算是进军和撤军的信号。似乎古人早就明白,锣鼓有振奋精神的作用。两军交战,双方都有锣鼓敲起来,看谁的声音大,看谁的节奏齐整,看谁能鼓舞将士们的斗志。真打起来,敲锣打鼓的士兵是不能轻易撤退的,需要持续敲击,才能鼓舞士气。可是,战败之后,敲锣打鼓的士兵很可能被杀。因为杀了他们,就等于去掉了对方鼓舞士气的东西,让对方士气低落,而己方还有人敲锣打鼓,鼓舞着士气。

太平天国的将士们进军的时候敲锣打鼓,义和团的战士们进军的照样敲锣打鼓,哪怕面对洋枪洋炮,明明知道要赴死,还是一如反顾地共同前进。或许,在锣鼓音的蛊惑中,他们已经忘掉了害怕,忘掉了恐惧,忘掉了自己是谁,只知道要跟随众人往前冲,也就管不了那么多了。与其自己死,还不如和众人一起死。携手赴死或许并不觉得孤单,也不觉得悲哀。倘若没有锣鼓音的蛊惑,似乎士兵们没有那么大的勇气,也不可能随着节奏一同战斗,一同赴死。

丧礼的时候,可以敲锣打鼓,除了震撼人心,就是催人泪下。结婚的时候也可以有锣鼓队助威,却能让人喜上眉梢,眉开眼笑。是不是锣鼓音已经深入乡亲们的潜意识里,成了一种潜藏的存在?一旦条件成熟,激发出来之后,就会起作用。锣鼓成了村里人精神内在的东西,而且颇有传统意味,还有着广泛的共识。锣鼓音是人们从小就能够辨识的,在咚咚锵锵的声音里,似乎感受到了不一样的人生体验————悲的时候更悲,喜的时候更喜,悲壮的时候更悲壮,松快的时候更松快。没人规定什么,只要锣鼓敲打起来,人们就会不由自主围观,哪怕是做了看客,也无关紧要。

乡间的锣鼓成了农民们的精神寄托,在恰当的时候给人们带去精神的慰藉。或许,锣鼓自古以来就是人们的精神寄托,也是世俗化的文化标志,音乐标志,激愤与抗争的标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