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文化

一妻多夫制为何在西藏一度成为主流?

2024-03-26文化

前些天在公园和一老者下棋。他是一个退休工程师。棋毕,大家坐在树荫下聊天。他告诉我,说早年随工程队到过西藏昌都、日喀则一带,那里一妻多夫家庭非常多。

藏区传统的一妻多夫家庭

我说现代社会还有这种现象?你到西藏是什么时候。他说上世纪90年代。

90年代离现在并不远。更让人吃惊的是,他告诉我一个故事,说是真事。当地一个一妻一夫家庭,和他的一个同事(一个汉族工人)建立了友谊,于是这家的男主人恳请这个汉族工人留下来,做自己妻子的二丈夫。

他的同事当然没有同意。这事听起来闻所未闻。老工程师告诉我,当地一妻多夫家庭占一半以上,有兄弟共妻的,有朋友共妻的,还有父子共妻的。

老工程师说,关于当地的一妻多夫,民间认,国家认,舆论不仅不谴责,反而称美。

西藏牧区

因为当年,当地最富的家庭,全是一妻多夫家庭。民间有"一家分开,乞丐一堆"的俗语。

老工程师的一番话,让我非常吃惊,于是回家后,我开始查找有关资料,以佐证老工程师所述故事的真伪。

一:老工程师的故事,绝大部分符合事实

通过对大量资料的查询,也证实了老工程师的叙述绝大部分符合事实。

只一点,老工程师说,这种一妻多夫制"民间认,国家认"。"民间认"没问题,但所谓"国家认",并不完全是事实。

当然,老工程师并非是想当然地说"国家认",他的这句话也符合部分事实。

原来,由于旧社会在藏区一妻多夫家庭相当普遍,所以,我们在80年代初颁布了一个婚姻法【变通条例】,【变通条例】的第二条里是这样说的,原则上废除一妻多夫和一夫多妻制,但对【变通条例】颁布前事实上的一妻多夫和一夫多妻,只要双方不主动提出解除,将可以予以维持。

【变通条例】的颁布是1982年元月一日。所以,对于1982年之前的一妻多夫制婚姻,国家是默认并予以保护的。但对于1982年元月一日之后的一妻多夫,【婚姻法】将不认可。

但在民间,依历史惯性,一妻多夫制仍在西藏一些地区占主导地位。这是事实。所以老工程师说的"民间认可",说的就是这个。

藏族美女

根据西藏大学的调查,1994年,昌都个别地区(如察雅县)一妻多夫家庭占比仍高达70%以上,有的地区占比甚至超过90%(如左贡县东坝乡角荣村)。

甚至到1999年,左贡相皮、拉脱、哈加、阿旺、漠洛、则巴等六乡,一妻多夫家庭占比仍高达67.3%,遥遥领先于一夫多妻和一妻一夫家庭。

也有一妻多夫家庭占比少于50%的,这是新中国移风易俗的结果,所以慢慢在变。比如1996年的一个调查,昌都芒康县二区一镇共23个乡,一妻多夫家庭占比只有42.27%,共4579户。

可见,老工程师说一些地区一妻多夫家庭"占一半以上"也是事实。关键是1999年,这离改革开放己20多年了,可见,世俗的力量真的非常强大。

老工程师说的朋友共妻,即强留汉族工人做二丈夫。这种情况在昌都也不少。

据学者调查,当时藏区的一妻多夫家庭主要有三种,一种是兄弟共妻(这是主流,占80%以上),一种是朋友共妻(不多,但民间认可,不会受到舆论指责),还有极少数是父子共妻(民间不认可,且受舆论指责)。两个或几个要好的朋友共同拥有一位妻子,在藏区并不鲜见。所以,老工程师说的男主人邀请汉族工人共妻,也基本是事实。

二:一妻多夫制为何一度成为西藏主流?

这主要是生产发展的需要,因为西藏大部分地区气候和地理环境太恶劣了。土壤质量差,交通闭塞,自然灾害多,生产力水平低下。所谓"兄第同心,其利断金",财产和人力分散,则无法抵御自然环境的冲击。当时的西藏还基本是刀耕火种,家产分散、生产工具分散是不利于发家的。

据调查,90年代昌都贡觉县最富的家庭全是一妻多夫家庭,最穷的则全是一妻一夫家庭。

当然,西藏既有一妻多夫家庭,也有一夫多妻家庭,都是根据生产和繁衍的需要。

旧西藏的贵族一般一夫多妻,多是和其他贵族联姻。解放后,一些条件好的地区(比如耕地多的),也有大量一夫多妻,这样使男女调配总体上达成一种平衡。

当然,旧西藏贵族中也存在大量的一妻多夫现象,而且男女双方都是贵族,甚至一等一的贵族。

旧西藏贵族妇女

据据藏族著名学者次仁央宗的著作【西藏贵族世家】一书中的记述。旧西藏有个贵族世家叫帕拉家族,他来自最顶级的家族之一第本家族。这个家族在旧西藏的地位仅次于亚谿家族(达赖家族)。

帕拉家族出了一个有权势的人物叫帕拉-土登沃丹,是达赖的助手和身边的红人,四品官(当时藏区官员最高是二品)。

为了让家族一直保持权势,作为家族的家长,他就主持了弟弟和妹妹的婚姻,很有意思。当然也是和大贵族联姻。

首先,他让他的两个第弟共同娶了贡桑孜家族的一个小姐,这也是一个大贵族,有广褒良田,祖先来自不丹。

然后,他又让他一个妹妹叫阿旺白姆,嫁给了大贵族吉普家族的一对兄弟。

瞧,都是一妻二夫,即使顶级贵族也不认为这有什么不妥。

所以除了一夫多妻,在旧西藏贵族中一妻多夫也有不少。

当然,在当今世界,一夫多妻并不鲜见,而一妻多夫则是婚姻关系中的一种特例。

西藏的一妻多夫制自古有之。【四川通志-西域制】载曰:"一女嫁一男者,合昆季三四联床焉…"这里的昆季,就是长幼的意思,即兄弟。

乾隆时的【西藏志】曰:"一家兄弟三四人,娶一妻共之…人皆称美,以其能治家"。

芬兰人类学家韦斯特马克在【人类婚姻史】中说:"西藏自古至今盛行一妻多夫制。"

50年代,我们做过一次调查,当时西藏四个家庭中,就有一个家庭是一妻多夫。但实际比例可能超过1/3。

其实不仅西藏,以喜马拉雅山为轴,周边有不少民族盛行一妻多夫制。如今天的尼泊尔、不丹和印度一些地区,还有中国的藏族、门巴族、纳西族、珞巴族等,历史上都盛行一妻多夫制。

当然,随着生产力的急速发展,在今天的藏区,一妻多夫家庭正在飞快萎缩。但传统保持的一妻多夫家庭、以及以隐婚形式存在的一妻多夫家庭,仍有不小的数据。

自1982年婚姻法【变通条例】实施后,法律并不认可一妻多夫,这也是一妻多夫制在藏区日渐解体的关键原因。

三:一妻多夫家庭如何运转?

人们会好奇,藏区这样的一妻多夫家庭是如何运转的。

这个就和当今回教的一夫多妻制差不多。即妻子公平地对待每一个丈夫。

但一妻多夫制中的妻子,地位却要高于回教中一夫多妻制中的丈夫。总体上,在藏区的一妻多夫家庭中,男女是相对平等的。女人地位略低一些,但并不明显。

今天西藏的一个一妻二夫家庭

一般家庭结构是这样的,若一个妻子嫁给几个兄弟,则长兄是家长,拥有绝对权威。通常长兄不离家,另外几个兄弟就出外打工。生的孩子把长兄叫爸爸,把其他兄弟叫叔叔。如果长兄去世,则称二兄为爸爸,其余弟弟为叔叔,以此类推。

妻子要平均分配爱。若弟弟们打工回家,长兄就要回避另找住处,让妻子和弟弟共处。

当一个兄弟和妻子同房时,就在门口放个信物,其他兄弟回避。

妻子一般掌握钱财,平等地伺候每一位丈夫,很幸苦。如果有兄弟离家另娶,妻子会被舆论谴责,说她没公正对待每一个丈夫。若丈夫们都从一而终,妻子会受到邻里颂扬,成为当地道德楷模。

藏区大多数的一妻多夫家庭都很和睦。毕竟是相同血脉。兄弟们共同抚养孩子。但也有朋友共妻的家庭,藏区民间也认可,至于他们如果处理彼此关系,我也很疑惑,或者有到过藏区的朋友,你在这里说说?

结语

一妻多夫制是生产力发展的需要,简单地说它是陋习也是不正确的。任何情况下,种族和家族的繁衍和壮大,都是压倒一切的。旧西藏贵族霸占大量良田,边区藏民人多地狭,平均拥有的农田只有1.4亩,不仅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且农田质量远低于内地。一妻多夫制的好处,就在于大家共同抵御风险,保证生存质量和家族繁衍。

今日昌都

至于朋友共妻,其实在环境恶劣地区都有,比如爱基斯摩人。

总体上,今天藏区的一妻多夫家庭在不断减少,一些地区己鲜见。但大部分藏人并不认为一妻多夫是什么不光彩的事。要想这种婚姻关系在民间解体,改变观念最重要。

参考资料:

一:浅论昌都地区一夫多妻、一妻多夫婚姻陋习的现状、成因及对策。(作者:吕昌林);

二:西藏一妻多夫婚姻习俗与国家法的冲突和调适(作者:张凯);

三:试论藏族的一妻多夫婚姻(作者:马戎);

三:【西藏贵族世家】(作者:次仁央宗)。

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