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文化

良渚归来(3):城墙基础与宫殿区地基

2024-07-10文化

一团泥巴引出的猜想,以极微细之处见「精妙」

良渚归来(3):城墙基础与宫殿区地基

到良渚博物院参观,虽说是匆匆而行,走马观花,但似总有一双双无形的大手在,阻拦住前进的步伐,比如,我为良渚博物院那一长条形的大手笔「画作」所吸引,其表现的是良渚古城遗址的土层剖面。画之长,总在4丈左右,这是「回忆性」的估算,当时未能顾及。我惊奇于其展示的内容,痴痴地站在其前凝视、静思、细想,一次次地影响到了别人的拍照。想什么、看什么呢?人,总有自己的职业敏感性,作为一个学水利的人,我关注到了良渚古城墙的基础,关注到了宫殿高台区域的地基,并由后者联想到现在的筑坝技术。

先看一下展示资料:

良渚古城,是建立在「水乡泽国」(第一展厅标题用语)中的一座城市。很显然,城墙的修筑,必须要有稳定的基础。当年的「工程师」们,考虑到了墙体遭受洪水冲刷、积水浸泡、墙体排水等方面的问题,因而将城墙底部铺以石头作为基础。石料用量达10万立方米,土方用量则达到了110万立方米。即使今天看来,土石方的用量,也是庞大的数字。如果难以对这些数字形成概念,那么,可以想象一下城墙的规模:墙体总长达6公里,宽约20~150米,今日保存好的地段,尚有4米高。筑墙所用之土石料,均取自于不远的周边,按现代工程师的思维来考虑,5000年前的城墙(城市)建设,已有了「施工总体布置」的概念,当年的「工程师」们,考虑到了城市位置、城区布置、料源所在、运输距离等诸多因素。

(水乡泽国,良渚遗址水系复原图(摄于良渚博物院))

(宫殿区土层剖面(局部,摄于良渚博物院))

(模型展示(局部),摄于良渚博物院)

当然,最让人不解、最吸引人的,还是宫殿高台区域的地基剖面中,有一层厚厚的人工堆填淤泥。为什么要堆填那么多的淤泥?难道,运淤泥抬高宫殿区地基高程(有防洪的作用),比运黄土更为省力、方便?未必(尽管莫角山东坡出土有草裹泥。我理解草裹泥便于手工搬运)。我注意到了宫殿区附近的池沼,最大的可能,淤泥是挖掘池沼以及挖掘河道时的「弃料」。池沼面积大,其规划必利用天然洼地,如此,挖掘池沼就有巨量的淤泥,淤泥往哪里堆放?于是,利用淤泥来抬高地基就成了合理的选择。

【良渚归来】(2)中写过版筑,就个人经历来讲,认为版筑之墙,其强度不如泥墙,泥墙(有麦秸为筋)干透后无论承载力还是耐久性都远好于版筑之墙,过去农村的瓦房基本上都是泥墙,泥墙成为了良好的承重墙(老式房梁,将重力直接作用于梁头的墙体,再传到地基)。我想说的是,良渚以淤泥为高台地基,不但解决了「弃料」问题,淤泥层经过充分的排水固结之后,又成为了上部人工夯土层良好的「地基」。

由此,我想到了现代坝工中的一类坝型:水坠坝和水中填土坝,这两种坝,都与「泥」有关。所谓水坠坝,也可叫泥浆坝,按字面的理解就是,将泥浆引流到坝面予以填充,最后形成坝体。这与古人所用的堆填淤泥何其相似?都是经过了自重压实、排水固结后形成了承载体。山陕一带有数量庞大的水坠坝。【水坠坝】一书在总结水坠坝特点时用了三个字「质量好」[i]。由此结论可回溯类比5000年前的良渚淤泥填筑:质量好!

举一实例说明「泥坝」具有很好的质量与可靠性:汾河水库大坝。汾河水库为一具有综合效益的大型水利工程,坝高61.4米,库容达7.23亿m³,为水中填土坝。之所以采用这种坝型,在于开工后施工机械不落实[ii]。水中填土,可不就形成了泥嘛!最后形成稳定的大坝,一样是经过了自重压实、排水固结的过程。

或以为,我扯得远了,不是!以极微细之处见「精妙」。我以今日之专业知识解读古人,不是说古人之技术同于今人,更没有古人之用「泥」同于今日之意思,而只是为了说明,早在遥远的古代,我们智慧、勤劳、勇敢的先人,在利用当地材料,在地基基础与建筑结构方面,都已经有了可圈可点的实践!(马吉明,图片源自网络)

[i] 陕晋水坠坝试验研究工作组 水坠坝[M]. 北京: 水利出版社, 1986. 第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