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文化

【孙子兵法】找到团结一切力量的法宝

2023-12-12文化

前面孙子讲述了一旦两国出现对抗、一旦大家利益发生冲突之后,必须以最快的方式做出有效的对应策略。

而这些策略的核心就是根据利益冲突的关键点,重新制定出尽可能降低冲突升级的策略。通过这些策略,然后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并通过符合道义的呼声,获得更多的人支持。

通过道义不可见的力量,让天下形成支持自己的暗五行布局,而通过物质利益的策略,进行天下明五行的布局,布局天下的依据则是更加优越的人道主张。

这是「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则内外之。」的核心思想。

我们看到孙子告诫我们一旦出现利益冲突,优先做的事情不是将双方的冲突升级,而是努力改善冲突,给自己留有足够的时间准备。

这也可以理解为:战时状态下的政策、策略,道义的扩张力与社会的凝聚力。

战争开始之后,武器尽管会影响战争的动向,但是更重要的是人心所向。

战前准备中的物质、策略、道义、人心、战争布局,包括团结一切能团结的力量,都准备好之后,我们接着往下看:

费宾客之,用胶漆之,材车甲之,这三句话讲述了一个实施方案:

一、要加大力度拉拢各个大小势力。

费,在这里当作精力耗费讲,本意借助内外力量获得事物改变。所以费带有支出、付出的特征。

孙子的费字后面是宾客,因此费在这里有两大特性,分别是:可见物质利益的出让、不可见的道义利益拉拢。

孙子这里后面用的「宾客之」,带有强烈的到处游说、拉拢的意味。

我们知道利益的出让是有局限性的,过分依赖利益拉拢合作伙伴,必然以利益聚集,欧阳修也说过:以利聚,必以利散。

庄子更是明确的讲述过这一原理。

单一的利益拉拢,或者准确的说单一的物质利益,更加空洞无力性,最终必然产生过分依赖物质利益的结果。

因此拉拢的前提是未来前景不可见利益与危机;道义的不可见共鸣性与理想性思维体系的激活。

这是所有说客的依据。

所以,作为说客本身必须具备立体性思维能力。

二、根据各大势力的切身命脉性利益关系,进行有效的联合。

胶,在这里当作有效的联合,在古代通常也当作整体、协调理解。漆在这里当作保持一致的追求,所以我解读为各大势力的利益关系有效联合。

我们知道,在人类对抗中,尤其是大势力的核心掌控者,他们思考的目标永远是利益、安全为第一因素。

对于他们自己和自己领土的安全、稳定下的社会发展比道义更加有价值。

这在一定程度上并非错误,道义的本身就要求符合规律。

以卵击石的道义,毫无意义。

所以孙子在这里通过「用」字做了概括。其实这句话概括起来就一句话:团结的核心驱动力是根本利益的一致性。

拉小弟的前提,必须具备让小弟们安心、有利可图,他们才会站到我们的阵营,这很合理。

既然大哥站出来主持公道、伸张正义,那么大哥必须得具备主持公道、正义的实力,否则就是拉着小弟们找死。

孙子这里表述的「宾客」、「胶漆」是这些意思。

这些都准备好以后,大家该出力出力、该出钱出钱,既然大哥主持公道、正义,那么大哥就不是为自己主持公道,而是为所有的兄弟们主持公道,所以兄弟们也要出钱出力,这叫作「财车甲之。」

财在这里当作出钱出力,车当分工、分配方式,甲之,在这里当作定下来的首要条件,或者说利益的根本驱动力。

我们看到孙子这句话的核心,其实是在对前面的又一次递进式的补充,道义是讲给天下人的,但是到了国君那里,就不能再单一的讲道义,要讲事实、讲理性、讲客观、讲条件。

打完仗,胜利品怎么分配?

打仗损耗怎么补偿?

战争的意外情况如何承担?

责任与义务如何分配,这是孙子这句话说的。

宾在古代当作大势力下的合作伙伴,客是小势力下的合作伙伴。不管那种势力,合理分配利益、合理分配各自的权利与责任,这本身就是道义的范畴。

这句话明朝戚继光引用孙子这句话时,解读为:降低所有不必要的消耗,将费用合理的利用到各个布局当中。

当然,我们知道,战争布局只是开始,一旦布局完成,也就意味着钱财开始产生大量的消耗,同时所有的布局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时都在变化之中,这就必然要求我们具备灵活的调度能力,战争的第一调度永远是物质与装备。

所以,战争开始之前必须充分做好物质调动准备,所以戚将军将这种调度准备叫作:材车甲之。

但是我们看到后面跟着的话:奉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

什么是奉日费?谁来奉?

当然是同盟兄弟们来奉,并且还是严格按照大家的约定,以最恭敬的方式来支援物质、人力、装备等。

总之,既然大家认同了大哥的行为,那么也就意味着大家站到了一艘战船。

孙子,这里隐藏了一个重要信息,或者说暗含了这样的信息。

那就是任何事情,必须要有主、次,至少有一个权威性质的统帅,这个统帅叫作「盟约」,盟约认同下的大哥,春秋时期叫作霸。

所以,我们一旦看到古代书籍中说到春秋霸主,并不仅仅是自己争取,还需要兄弟们认同。

「千金然」指的是:充分的物质准备。

只有在战略成熟准备下,物质、钱粮、士气、凝聚力等全部准备充分后,才可以做到:师举矣。

师举也,这里当作成熟的战争条件完全具备。

师,在先秦首先当作成熟掌握,然后才有军队,用在孙子兵法中,可以直接理解为战争准备完全成熟,举在这里可以理解为准备就绪。

孙子在师字后面加入举字,其实是双重肯定的意思。

战争一旦开启,一定是要有胜负出现的,而胜负的出现需要消耗大量的国家财富、生命,所以孙子的双重肯定表达的意思带有告诫我们:一定要反复审视、慎重决定。

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粮不三,载;取用于国,因粮于敌,故军食可足也。

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粮不三,载。

孙子用到了善字,这就意味着孙子在强调战争中最高明的策略,最有效的手段、最合理的方法。那么这些策略、手段、方法的针对对象是什么?

——役不再,籍,粮不三,载。

我在这里说一个大家耳熟能详的一段历史——长平之战,白起坑杀四十余万赵军。

我们思考白起为何必须要坑杀四十多万赵军?

要知道当时赵军已经投降,杀降兵不是我们自己的历史当中,是人类历史当中都是很少出现的事情。

原因很简单,你一旦开启杀降兵,意味着你以后不论和谁打仗,人家只有一条路,那就是和你死战到底。

且不说人道的正义原则,仅仅就个人利益得失而言,人类历史中很少有像白起这样对待战俘的。

我们思考一下,白起真的是因为嗜杀成性吗?

如果真是这样的人,就不可能被秦昭襄王设为「君」的。

同时,秦国当时的牛人很多,会打仗也不仅仅是白起,最关键是人头功劳,对于位极人臣的白起已经没有任何意义。

而长平之战白起杀的是四十多万人,就算牛羊那也是一个巨大的心理、生理挑战。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白起必须坑杀四十多万赵军?

其实就一个原因——粮食。

当是秦国和赵国对抗两三年当中,秦国粮草也跟不上,赵国压力也非常大,事实上赵国改守为攻,根源是粮草消耗一空,消耗不下去了。

而秦国这个时候也消耗不下去,赵国也知道秦国顶不住了,但是赵国不知道的是秦国秘密派遣白起做了赵括的掘墓人。

赵括严格的讲,背了两千多年的黑锅。

是赵国形势已经不得不出战,并不是赵括的问题。

因赵括导致赵国损失惨重、并且历史因他改变,后世很多学者都对赵括有很大意见。

事实上,就是孙子说的这段话,大家打不起了,再打下去西北风都得跑到西伯利亚去喝。

白起当时授降之后,首先面临的是四十多万张嘴,怎么办?

自己的粮食都一顿分成三天吃,这一下来了自己两三倍的人,白起有什么办法解决吃饭的问题。

要知道,导致赵国投降的首要条件就是物质耗尽,当时就算放赵军回去,其实也不大可能,当时的行军大多还是靠双脚来完成,战后本就体力、粮草消耗殆尽,赵军走不出山沟子就饿死在半路上了。

这样的情况,赵军抢夺秦军的粮食生存几率大呢?还是徒步走出那一百余公里的山川丘陵的几率大呢?

作为一个战争经验丰富的战将白起,这事还用等到发生了,才想办法吗?

其实赵军投降那一刻,白起就已经做了这样的决定,不管人道不人道,白起作为将领首要任务是带着兄弟们凯旋而归,可这样的选择并不多。

或者说,根本就没有。

当然,作为一名主将,这些基本的判断能力都没有,成为赵括被骂的重要原因。

事实上,我们通过【国策】、【史记】、【通鉴】、【史通】以及刘向的一些只言片语中来看,赵括战死在先,投降在后。

可是一些史书又在说赵括为了士兵活下去投降了,因为赵国兵败的重要原因就是粮草完全断掉。

出又出不去,打又没法打,所以只能投降。

如果你是赵括你怎么办?

当时的确没有投降更合理的选择,至少在一般将领的眼中。

其实赵国投降的事情,秦国在布局白起时,就已经预料到了。

当时指挥战争的真正军师是蔡泽,这位老兄的大脑发达程度,在战国说第二,没人有资格说第一。

也是由于这一战的结局结合后来的一些行为,尤其是燕国的结局,蔡泽在两汉以来少有人提及。

严格的讲并不是赵括真的弱,而是对手太强大了,强大到结果完全被掌控的地步。

当时秦国人才济济,而且中原诸侯各国,都希望秦国削弱赵国,不管是一直想做东帝的齐国,还是紧邻赵国的燕国,包括魏国、楚国,都希望中原地位掌握在自己手中。

最后,若不是魏无忌,赵国长平之战后,就会被灭掉。

事实上秦国的真正崛起,就是主导长平之战的秦昭襄王。

所以孙子这里说:役不再,籍,粮不三,载;取用于国,因粮于敌,故军食可足也。

我们看到白起在和赵括对抗时,白起部队损失很小,代价也很小,而赵括的部队损伤惨重,这就是孙子说的:役不再,籍。

这句话的本意是:将士们一旦出征,他们的生死就交给了主导战争的核心领导者,所以把将士们活着带回去,是一个高明将领、合格将领的基本要求。

这就要求将领在战争期间,一定要谨小慎微,一定要步步小心。

这只是一个虚话,就算再笨的将领也知道谨小慎微,问题是如何谨小慎微?如何掌控全局?如何不掉入敌人的圈套?

孙子用了「不」、「再」两个字给了我们方法论。

什么意思呢?

你都和人家干仗干了两三年,白起当时已经是名满天下的战将,作为一个主帅、作为一个主将、作为一敌对国,敌国的重要人才的动向,不作布防?是不是有点说不过去?

第二、和秦国开战,不去拉拢各大势力,自己孤军作战,不仅失去了强有力的后援力量,而且还成为众人眼中的期待。

这是多么失败的一个团队,多么缺乏智商的团队,就这一条对比秦国,就已经注定赵国失败。

反观秦国,四处游说,甚至以秦为西帝,齐为东帝的说法来诱惑齐国。

我都能想象出秦国掌控全局的那种自信。

齐国在中原称霸,首先面对的就是赵国。

这样复杂的国际环境,赵国居然还会和秦国死扛?其实,在和秦国对抗上,赵国选择了最下乘的策略。

他们以为,将秦国堵在西边,然后天下人看到赵国的实力后,都会推举赵国做盟霸,事实上赵国过于低估当时国际环境的多样化以及当时秦国的强大。

所以孙子先用了个「不」字,然后出现了「再」,什么意思?

就是不停的根据各种势力的诉求,实时调整利益关系的策略。如果当时赵国能理解这一关系的复杂度,完全可以主动推举齐国做老大,然后拉拢魏国,魏国本身就有当时眼光一流的魏无忌,这样的人赵国都忽略了。

真不知道赵国君子们在想什么。

粮不三,载,这里指的是物资、粮草的补充,要时刻关注。

首先,我们知道孙子时代的语言特征和我们今天完全不一样,他们很多时候讲一个事情,尤其是实指性说法,往往附着了很多潜在的信息。

这也是我们古典著作的一大特征——激发思考力的写作方式。

所以孙子这里的粮,表面在说物资补充,但是他后面用的载字。

粮的对象「不」、「三」,尤其是三字。

所以孙子这句话暗含了两大阴阳体系:

一、广泛的物资支援调动能力。

二、广泛的情报搜集。

为何我能看到孙子说的情报呢?

孙子后面用的是——取用于国。

这里的国不是敌国,也不是本国,而是天下能拉拢一切势力。

孙子兵法的最高境界是将敌人变成自己,这里没把敌人变成自己,还搞僵了,那至少你把敌人的盟友分解、分化了,是不是大大降低了敌人对自己的威胁呢?

这才是孙子这段话中暗含的高明之处。

当然,我讲述的是孙子让我们思考的部分,属于孙子兵法不可见思维体系。

那么可见的思维体系,比如:古代的物质运输大多是牛车,行车速度效率很低,作为一名主将,必须在战争之前计算好粮草、物资的储备量,同时,还要不间断的充分补给。

其实这了的计算粮草、物资,已经超越了计算本身。

我们知道双方一旦开战,是不是敌对方的实力也必须清晰的掌握?

掌握双方的真实有效信息,目的在于计算战争的风险以及战争持久性,也就是时间的求证。

当我们时间求证完成之后,一切物资的准备是不是就很清晰了呢?

所以孙子的「 粮不三,载 」包含了这样的信息。

古代文章中,一旦出现三、十、百、万,尤其是先秦,这些在我们今天看来是数字的文字,古代首先是不可见思维体系下的策略,然后是可见物资体系的体量计算。

一定是双系统思考,而非单一的思考。

载在这里当作严谨而周密的计算。

赵括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赵国对自己的物资严重缺乏估算、对敌人的实力严重缺乏估算,不失败就真的没天理了。

事实上秦、赵对战开始,赵国如果明白孙子的这句话道理,打死也不会通过战争来解决赵、秦矛盾。

正是这一战,不仅赵国被严重削弱,中原诸侯也为自己迎来了更加强大的敌人。而之前看守北大门的赵国,后期再也没有与秦国一战之力。

由于准备的充分、由于拉帮结派的能力强悍、由于占据道义的感召力、由于实力的爆棚、由于人才济济下的生龙活虎状态,这样的国,这样的实力,支持者本身就不会少,只有在这样的背景下,才有资格说:取用于国。

取字代表着孙子对结果的笃定。

也就是胜券在握。这里我们也看到这位兵中至圣的孤傲之情,视天下万物为己用的豪迈之感,油然而生。

因粮于敌,故军食可足也。

孙子的这句话看似在说以战养战,事实上是一套高明的策略。

战争中尽量降低自己的消耗,扩大敌人的消耗,这也是战争最残酷的一面。

既然开战,对方又不投降,那么只能将对方打到服为止了。

我们知道,敌人战争初败时,高明的将领都会将战俘送回去,但是物质、战甲、马匹、粮草等都留下。

这样做的好处在于削弱敌军的物质储备,尤其是战败的士兵回去之后,士气不振,而且非常大的可能将怨气释放到自己统领身上,而统领必然将责任推卸给主帅、将军。

事实上,一将无能确实累死千军,士兵的怨气也不算错。这就会动摇军心,如果对方主将心智不够坚定,这场战争的胜负其实已经有了答案。

敌,这个字不是敌人,孙子强调的是通过物资、人心的动摇加速对手内部信心的动摇。

对手的合作伙伴也好,自己的将士也好,面对数以万计的败兵,那是什么心态?

而这些败兵,对主将的信任度也会一落千丈,这样的士气扩张出去,对手的军心稳定都是问题。至少,消耗敌人精力,让敌人自顾不暇的很高明手段。

这种方式,历史当中的很多名将都使用过。

项羽的失败,并不是从乌江开始的,而是几次败兵回归开始的。

所以孙子将这种方式称之为:取用于国,因粮于敌,故军食可足也。

攻力为辅,攻心为上。将敌人的士气、信心打掉,远远比杀死多少敌军更有价值和意义。

战争永远都是手段,而战争的目的在于告诉世界:我们不仅热爱和平,而且我们具备捍卫和平的智慧和实力。

故,军食,可足也。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