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文化

人到中年才醒悟:弱者没有社交,强者不需要社交

2024-10-27文化

01

有一个说法:「多个朋友多条路。」

这个说法,一直被无数普通人奉为「为人处世」的原则。当他们经历半生,就会疑惑,为什么自己广交朋友,依旧找不到出路呢?

可见,「多个朋友多条路」的说法,是有问题的。表面上看,确实是正确的。可如果我们仔细思考其背后的逻辑,就会发现,这是不绝对的。

首先,别人凭什么跟我们做朋友?

其次,见过一面,加个微信的陌生人,并非朋友;

第三,自己是什么层次的人,就会交到什么层次的朋友。底层人所交往的底层朋友,除了拖累自己,又有什么正反馈的价值吗?

社交这种东西,没有表面上看到的那么简单。

02

北宋宰相吕蒙正在【破窑赋】中谈到了自己的人生经历。

「余者,居洛阳之时,朝投僧寺,夜宿破窑。布衣不能遮其体,饘粥不能充其饥。上人嫌,下人憎,皆言余之贱也,余曰:非贱也,乃时也,运也,命也。」

「余后登高及第,入中书,官至极品,位列三公......出则壮士执鞭,入则佳人扶袂,廪有余粟,库有余财,人皆言余之贵也,余曰:非贵也,乃时也,运也,命也。」

吕蒙正年轻的时候,只是一个穷书生,吃不饱,穿不暖,只能到寺庙留宿。不仅有钱人看不起他,就连身边的穷人也嫌弃他。

后来,吕蒙正登科及第,进了中书省,当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出门,有壮士英雄为他执鞭驾马,回家,有美女佳人迎接他。所有人都对他恭敬。

对于前后的变化,吕蒙正给出了自己的观点: 我依旧是以前的我,只是我运气好,抓住了机会,爬了上去,改变了命运,才被人如此对待而已。

说得直白一点,别人尊重吕蒙正,不是因为他本人,而是因为他乃朝廷的宰相。换其他人当宰相,也一样会受到别人的尊重。 尊重的不是人,而是这个位置。

03

人到中年才醒悟:弱者没有社交,强者不需要社交。

先来谈谈「弱者没有社交」。

吕蒙正年轻的时候,只是个一贫如洗的穷书生。哪怕他想跟别人结交,别人也不会用正眼瞧他,只会嫌弃、辱骂、看不起他。

为什么穷人会被人看不起,想交个朋友都被人嫌弃?

因为 人性都是「欺软怕硬」的。谁强大,人们就敬畏谁,攀附谁。谁弱小,人们就看扁谁,欺负谁。这里边没有正义,只有弱肉强食。

假设,街边的乞丐想跟你做朋友,就找你套近乎,那你会接纳他吗?百分之一百不会接纳他。只会认为这个乞丐真脏,赶紧走开。

同样的道理。 在你没钱没势,没权没地位的时候,哪怕你想跟别人交朋友,别人也不会看得起你,只会赶紧走开,生怕沾了晦气。

弱者不是不想社交,而是他们就算拼了命去社交,也不会有人看得起他们。

04

再来谈谈「强者不需要社交」。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吕蒙正从底层的穷书生,逆袭到了北宋的宰相。别人对他的态度,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

以往看不起他的人,如今来奉承他了;以往对他没有感觉的人,如今来为他做事了;以往狗眼看人低的达官贵人,如今都来巴结他了。

难道说,他们喜欢的,是吕蒙正这个人? 不是喜欢他这个人,而是喜欢他的地位。

身处高位,拥有巨大的资源、权势,哪怕你想独来独往,也总有人会跪舔你,巴结你,奉承你,对你说尽好话,甚至付出自己的一切。

哪怕两性的关系也是如此。没钱的时候,女神/男神会把你当成街边的野狗。有钱的时候,女神/男神会主动跪舔你,甚至主动献身,没有任何的犹豫。

这就是典型的 「见低踩,见高拜」的人性。没钱的时候,身边都是坏人。有钱的时候,身边都是好人。

而这些所谓的坏人、好人,本质都是一类人——欺软怕硬之人。

05

写到最后

穷人拼了命社交,想要结交人脉,却忘了一点,自己是穷人,无法满足别人的利益需求,别人凭什么跟我们社交呢?

强者不需要社交,甚至对社交无感,因为他们知道,自己是有钱有地位的人,哪怕自己啥都不说,也会有一堆人争着来讨好自己。

看个生活的小案例,就明白了。

村里边的老陈,40岁之前没啥地位,也没有人看得起他。40岁之后当了村里边的队长,有点地位了,一堆的邻里、亲戚都去奉承他,各种讨好。

人,依旧是那个人,只是身份、地位变了,人们对他的态度也就变了。

可见,人性的社交,并不是结交人,而是结交地位、权势、资源、钱财。很现实。

文/舒山有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