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往今来,无论是皇帝高官,还是文人墨客,亦或是市井百姓,每当得到一本好书、一张好画,总爱拿出来品头论足一番,皆喜欢在上面写下一段文字或盖上一枚印章,意即曾经拥有,美其名曰「人过留名,雁过留声」。
如果新到手的画、帖空白处不多,又为了满足自己的「点评」欲望,那就另接补一大片纸片或记得之经过,或辨别真伪、或评版本优劣、或论校勘水平、或装祯好坏,无不涉及,这种做法人称为「跋」。
除了题跋,观传世名帖【快雪时晴帖】、【中秋帖】、【伯远帖】等不大的一小张纸片,上面除了一块一块的「跋」外,还密密麻麻的盖满了大小各异、字体不同的印章。盖在上面的这些印章有一个专用名称叫鉴藏印也叫收藏印,对书画鉴定有很大帮助,一则可以被用于证明书画作品的流传经过,即将收藏家所处的时期排列一下,便可了解作品的传世经过,也就是所谓的流传有序。
千百年来在盖鉴藏印上做的最彻底、最浩大的当数清朝的乾隆皇帝,因为喜欢在书画上盖章,被后人誉为「盖章狂魔」。
其实古人对于盖章很有多讲究,但身为皇帝的他有权任性,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更别说一幅帖、一本书了。例如被赵孟頫称为「天下第一书法」的王羲之【快雪时晴帖】,收藏到他的三希堂后楞是让其盖了几十个章,题上「神乎技矣」四字后还不还瘾,又写了一个大大的「神」字。王羲之儿子王献之的【中秋帖】,献之本人一共才写了30多个字,结果就被这位「十全老人」先后盖了80多个章。身为皇帝的乾隆日理万机,不知这么多的章是不是和坤代他盖的?
当然乾隆贵为皇帝,文治武功也不平庸,当数名符其实的名人,无论后人说他是「盖章狂魔」也好,还是暴殄天物也罢,我认为被他盖的那些画帖和书籍都不影响其价值,毕竟那些印章、印泥、印文,无论是雕刻手法还是制作用料,或是文化内涵都是上称之作。
但现如今在地摊上常常遇到一些书籍,原拥有者如旅游者「到此一游」一般,也邯郸学步式的在书上盖章或题跋,这些附加既无雕章之功,又无书法之美,更无文学造旨,确非要附庸风雅、生拼硬凑、东施效颦就不是美了,而是对书画的伤害,尤如美女脸上长了一块伤疤、贴了一块膏药一样,有百害而无一益,当然信奉我的东西我作主,这个谁也管不了。
但我还是想说,请手下留情放过这些书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