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文化

读【新加坡.不可思议的崛起】有感

2024-03-24文化

近日,和朋友聊天,说起新加坡。这位朋友说:「新加坡不过弹丸之地,靠着扼守着马六甲海峡的天然优势发展起来,有个啥?」。这样类似的语气经常能听到,说别人发展的好,立马找出一大堆理由。告诉你他们不过是靠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才能发展起来。听起来很有道理,其实只不过是满足了自大的情怀而已。

按照这样的理论,以色列发展成现在的状态,是不是靠了他们那里一望无垠的沙漠?当然他们还会说:「那不是美国人支持的吗?」。美国人能点石成金?笑话。好好看一看【以色列.一个民族的重生】再说也不迟。

新加坡的崛起之路非常艰难,漫长。1819年,强硬的莱佛士爵士将新加坡开辟、建设成为英国人的海外殖民地。在英国人来之前,这块赤道边上的丛林沼泽没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潮湿、荒凉和热带热病让很多欧洲人望而生畏,莱佛士有五个孩子,其中四个孩子都因为感染热带热病而死亡。莱佛士有远见地制定了一系列措施来开发这个叫淡马锡的小岛,其中一条免征商业税立竿见影地吸引大批的商人将公司搬到了这里,这里成为了亚洲的第一个自由贸易港。

莱佛士在给兰斯唐侯爵的信中说:「我们所有的东方贸易口岸都应该是严格意义上的自由贸易港口,我对现状很满意。」他从殖民地建立之初,就没打算收取进口关税。自由贸易和开放政策吸引了许多人前往。

亚当斯密笔下的「自由贸易」成为新加坡的象征。新加坡政府的稳定和不干预主义为商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保障,私营企业在不受政府严重限制且有最低公共资源投入的情况下得以大力发展。

莱佛士认为这里连接了印度洋和太平洋、印度和中国这两个世界,对于驶自红海、印度、斯里兰卡等地的众多船只而言,马六甲海峡和新加坡提供了一条更为便捷的航道。

就此,拉开了新加坡「以帆为翼」的航海口岸贸易。在发展中,英国的统治加上华人企业家精神是实现商业增长的最佳公式。

在二战后的1959年,英国给予新加坡一定的自治权,但是对于新加坡而言,这远远不够。1963年8月31日,李光耀单方面宣布新加坡脱离英国,获得独立。9月,加入马来西亚。但是,马来西亚领导人对于合并后的新加坡华人的人口数量以及潜在的势力深感担忧。马来人不希望被华人统治,

在六十年代初,新加坡只有一半人口识字,难以想象的各种困难摆在律师出身的李光耀面前。淡水资源短缺,一直以来靠从马来西亚人手里买水,但是现在马来西亚不太愿意再出售给他们饮用水。食品短缺,农业只不过占新加坡1%的土地,需要进口超过90%的食物,海盗肆无忌惮地袭扰着马六甲海峡。在1965年8月9日的晚上,李光耀含着眼泪宣布:我们被赶出了大马联盟,他用了:「turfed out」(被赶出来)一词来定义。他巧妙地利用这一事件来激发一种危机感,让人民有破釜沉舟的决心,在他的带领下杀出一条血路。

在【李光耀回忆录】里,说他自己此时陷入深深的思考,到底路在何方?他最后决定走全民双语之路,向西方学习,大胆变革。甚至派出党内二号人物吴庆瑞到到以色列考察取经,吴庆瑞在一次演讲中说到:"我们在逆境中追求幸福时所经历的起落浮沉,就如同以色列的儿女们寻找圣经中的应许之地一样。」

在「战略实用主义」的思想指导下,在拥抱海洋文明的同时,新加坡迅速崛起。时至今日,新加坡打造成新的金融中心,航运中心,这是不难理解的。在喜欢计算人均GDP 的今天,新加坡人均GDP达到了8.2万美元,美国也不过是人均7.8万美元。

即便是在美国总统克林顿的请求宽恕下,新加坡政府依然对犯罪的美国公民迈克.菲实施了鞭刑。一视同仁!【纽约时报】公开谴责这是一种酷刑,新加坡置之不理。新加坡的鞭刑源自于英国公立学校对犯错的未成年人所实施的正式惩罚。

李光耀卸任后,吴作栋继任,李光耀之子李显龙接任第三任总理。在他们的精心操盘之下,新加坡这个华人主导的国家,在世界的政治舞台上,继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成为物质成功和秩序的隐喻。他的领导人再三提出忧患意识,水无常形,如何成就无形之物,这个国家和其他国家,都在面临新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