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文化

山西平定春节习俗「棒槌火」的前世今生

2024-02-26文化

正月初五一过,对大人们来说,这年就算过完了,而孩子们则意犹未尽,在漫长的等待中,急切地盼望着正月十五的到来。

正月十五元宵节,是中国人的狂欢节:搭牌楼,挂红灯,扭秧歌,耍社火,一夜鱼龙舞,好不热闹快活。

在儿时的这些狂欢记忆中,最为温暖的,莫过于家乡的「塔火」了。

盛行千年的平定塔火

我的家乡山西省平定县,自古以来就有一种习俗:每年农历正月十五,不论城镇乡村,也不论贫穷富贵,家家户户都要垒砌、焚烧古老的"塔火"。

▲ 山西省平定县街头的「棒槌火」

塔火,也叫「旺火」,乡人习惯称之为「棒槌火」。

在乡人心目中,垒塔火是一项非常神圣的习俗活动。垒一个燃得旺烧得久的塔火,是每年正月里家家户户最为重视的一件事情。

初十过后,就开始垒塔火。垒塔火,需请手艺精湛的匠人。匠人们在庭院门前、或村口戏台前,用砖石和泥土置炉。炉高五六尺许,底实,肚大,中空,头尖,形若「浮屠」(佛塔)。

▲ 山西省平定县街头的「棒槌火」

塔火垒好后,用麦秸泥将炉体内外抹平抛光,然后用一根圆形长条木棍(乡人称之为棒槌,类似擀面杖),顺着炉体砖与砖之间预留的空隙,在炉身上下钻出数十个圆形通孔,这就是为什么叫「棒槌火」的缘由。

也有人认为,之所以叫「棒槌火」,是因为这火炉远远看上去,就像一根棒槌。

正月十四,至夜,点燃膛内炭块,火苗便透孔而出,红彤彤,金灿灿,如火龙吐焰,似明珠溢彩,在夜色漆黑或大雪纷飞的寒冬里,为人们带来光明、送去温暖。

正月十六,乡人有"游百病"的习俗。届时,塔火熊熊,花灯如昼,众乡亲携老扶幼,倾家而出,环街市或乡路游转一番,意在「有病去病,无病免病」。

▲ 山西平定民间习俗:烤花糕

游百病中,孩童或晚辈们,要遵照母亲嘱咐,随身携带一个面蒸的枣花糕或馒头,以筷串之,遇塔火则在炉眼上炙烤。每炉塔火限烤七个眼,待烤够七炉,共七七四十九个眼后,当即吃下去,不但可去病消灾,而且能开窍益智、促学业有成。

平定兴燃塔火之举,据史记载,约起始于宋代,追根溯源,则与女娲炼石补天有关。

女娲炼石补天的故事,最早见于西汉成书的【淮南子•览冥训•天文训】。书中说,远古洪荒时期,水神共工氏和火神祝融氏争夺帝位,共工战败,怒触不周山,天柱折,西北的天塌了一大块,致九州地裂、天火洪水泛滥、猛兽鸷鸟肆虐,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 山西平定街头雕塑「女娲补天」

据祖辈代代相传,依县志册册记载,女娲在补天过程中,发现了平定的煤炭是极好的炼石燃料,于是便在平定东浮山开采煤炭,支灶炼石,以补天穹。

时至今日,在平定县东浮山娲皇庙中,还存有明代平定知州陆深撰文的【浮山遗灶记】碑刻。碑刻显示,女娲氏补天所用的五色石,即是用当地产的煤炭作燃料炼就的。

神话传说,当然不足为考。但是,神话是古代思想文化的土壤,它反映了古人对自然和社会生活的最原始的看法,其中包含了许多原始的哲理和科学的成分。

▲ 女娲补天

神话故事中的「天柱折」,或许就是火山喷发和地震灾害(据科学考证,平定县境内的东浮山就是远古时期的一个火山坑),女娲在领导人们抗震救灾的过程中,发现了被火山引燃的埋藏较浅的煤炭,于是产生了「女娲炼石补天」的神话传说。

从古至今,乡人普遍认为「石火之利」是女娲氏神力所赐,故每当上元之夜,便点燃棒槌火,意在沿袭先祖烧石补天的壮举,以纪念这位司职光明的女神之功德。

旺火,远古火崇拜的产物

对火的崇拜是世界性的,祭火活动可能是人类最古老的祭祀活动之一。

▲ 古代先民的「火崇拜」

旺火,究其根本,是远古时期火崇拜的遗俗,而谈「火崇拜」,则须谈及「社火」。

「社」即土地神,「火」即火神。土地解决人的口腹之需,火给人以光明和温暖。正如【管子·乘马】中所说的那样,「方六里,为社」,即方圆六里为一社,以社为单位,人们「击器而歌,围火而舞」,所以就有了社火。

据此,有的学者认为,「社火」最本质的意义,是春节期间民间自娱自乐的「闹红火」活动,而「旺火」及与之类似的事物出现,是「社火」文娱活动的附庸,换言之,所谓「旺火」,最初只不过是用来照明取暖的篝火,进而逐渐演变成现在的「塔火」「棒槌火」。这个观点不能称之为错误,但的确有失偏颇。

▲ 山西「旺火」

在人类历史的进程中,火的影响无疑是无比巨大。可以这样说,人类文明进步的每一个脚步,都深深烙刻着火的印记。

远古的人类,凭着原始的思维认为,火是「神」,火有「灵」,而表达对这位神灵的敬畏之情的最好方式,就是举行祭祀仪式,顶礼膜拜,所以说,祭「社」与祭「火」,在先人的心目中同等重要。

▲ 山西「旺火」

时至今日,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以及人类认识能力的不断提高,祭祀社与火的仪式逐渐增加了娱乐的成份,成为诸多民间娱乐活动的其中一项。

也就是说,「火」,或者干脆说「旺火」,最初,它是核心的祭祀神物,后来,它由主角向配角渐渐过度,成为了春节规模盛大、内容繁富的民间娱乐活动的一个点缀。

古代文献中的旺火

旺火习俗历史悠久,最早的史料见于南朝宗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燃草起于庭燎。」这里的「庭燎」,即是「旺火」的原型。

▲ 古代「籸盆」

其实【诗经】中有【庭燎篇】,并有「庭燎之光」的描述。这里的「庭燎」,是指宫廷中用来照明的火炬。

后来逐渐演变成「籸盆」,即以麻籸为燃料的照明火盆。过年时燃火盆于门外,用以送神、祠祭或燕设(即宴席)。

很多时候,籸盆所用燃料并不限于麻籸,亦可用松柏枝、木柴木炭等,俗称「烧火盆」「烧松盆」「旺相」。

▲ 北京天坛皇家「燔柴炉」

古人用火祭拜天地的习俗,在古代文献中也多有记载。如【尔雅·释天】载:「祭天曰燔柴。」【礼记·祭法】载:「燔柴于泰坛,祭天地。」

庭燎、燔柴,这些都是「旺火」最初的形态,其最早拥有使用权的是宫廷及贵族之家。

旺火,作为岁时节日中的一项重要民俗活动,它的发展与演变离不开稳定的政治社会局面。旺火到现在之所以会越燃越旺,是一个传统文化沉淀的过程,每个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都在起着重要作用。

▲ 古代民间「燔柴」习俗

在古代中国的国家礼仪中,很早就有在元日「庭燎」的规定。

【后汉书·礼仪志】云:「元日,百官受赐宴飨大作乐。」刘昭注解时引用蔡质【汉仪】云:「正月旦,天子幸德阳殿,临轩,公卿大夫百官各陪朝贺。蛮、貊、胡、羌朝贡毕,皆陛觐,庭燎。」

【隋书·礼仪志四】云:「梁元会之礼,未明,庭燎设,文物充庭。」

据史料记载,大约在南北朝的时候,「庭燎」这一习俗,由宫廷向民间发展,逐步演变成乡民们在自家院落、门外,或村社开阔地,聚在一起,点燃旺火,祭奠祖先、祭祀神灵、驱邪避灾、祈求平安。

▲ 山西「旺火」

如山西【寿阳县志】记载:「元旦,贴宜春字。鸡鸣起,肃衣冠候神,上燃香烛,设馔于庭,以祀宅神。燔柴草,以当爆竹,谓之‘接神’。」

到了明清时期,旺火便普遍流行于世,且都直接称为「旺火」,燃烧旺火的时间也都出现在「上元」前后。虽然有的地方烧柴,有的地方烧煤,但都是用以「祀神、祭祖」。

如山西【大同府志】:「元旦,垒炽炭于门,如浮屠状,名曰‘旺火’。」 又「元夕前日起,城市张灯结彩,垒旺火,郡城四大街尤盛。」又山西【平阳府志】载:「元旦,夙兴燔柏叶,或焚束薪,名曰‘兴旺火’,陈牲醴、果馐,祀神、祀先。」

炭旺火的出现

最初的旺火,无论贯以何种称谓,其所用的燃料,或松或柏,或麻或柴,均为木质。即使现在,不少地区在过年的时候,仍有在火盆中燃烧松柏枝、桃杏枝的习俗。

▲ 山西平定出产的优质无烟煤

旺火习俗分布很广,几乎遍布全国,尤其在山西最为兴盛。究其原因,就是因为山西各地盛产煤炭,煤的作用远在古代就已渗透到风俗民情之中,为旺火习俗的经久不衰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山西,是举世闻名的煤炭之乡,全省国土面积15.7平方千米,含煤面积5.7平方千米,占近40%,全省118个县级行政区中,有94个县地下有煤,91个县有煤矿,煤炭储量占全国30%。

关于山西煤炭的最早记载,见于先秦典籍【山海经·北山经】:「孟门之山」「贲门之山」「其下多涅石」,「涅石」即煤炭。据考证,孟门、贲门二山皆在山西南部。

▲ 先秦典籍【山海经】

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记载:「水发火山东溪,东北流出山,山有石炭,火之热同樵炭也。」「火山东溪」就是现在的大同矿区口泉沟,说明大同在北魏时期就已经发现煤炭了。

唐朝时期,日本僧人圆仁法师在前往长安途中,看到了太原附近普遍用煤烧饭的情形:「出城西行三四里,到石山名为晋山,遍地有石炭,近远诸州人,尽求而燃,料理饭食,极有火势。」

到了宋代,煤炭已成为冶炼、烧石灰、烧砖、制陶、酿酒等工业行业的重要能源,这些行业对煤炭的大量需求,使「仰石炭以生」的民户数量逐渐增多。【宋史·食货志】记载:「河东铁、炭最盛。」

金灭北宋后,山西成为主要的煤炭生产地区,用煤相当普遍,据史载,平定县境内煤窑星罗棋布。

到了明清时期,山西各地的采煤业发展一片兴盛,「车推舟再」「日不绝于途」,运销陕西、河南、河北和内蒙古等地区,若一时供应不及时,这些地方的居民则「悬釜以待,民情惶急」。

正是由于山西各地煤炭采掘业较大规模地兴起,才出现了我们现在看到的炭质旺火。所以说,山西炭旺火的历史,就是一部山西煤炭开采利用史。

由旺火被禁想开去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经济发展,旺火越垒越多,能源耗费、环境污染等问题也日趋突出,时至今日,山西境内绝大多数地区普遍禁燃旺火。

▲ 山西平定棒槌火「烤花糕」习俗

旺火历经千年演变保留至今,寄托了山西人的美好祝愿和对幸福的向往。它作为中国本源文化的真实写照,根植于人们内心,折射出人们求发展、求和谐的心理需求,是几千年来中华文明发展的外在表现形式,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坚实力量。

每到逢年过节,乡民们家家户户在门外院里垒一个小旺火,通过直冲云霄的火焰来沟通天上诸神和人间,以求诸神庇佑,护家人平安,保庄稼丰收。

元夕之夜,乡民们汇集在一起,围绕旺火,举行诸多丰富多彩的活动,燃爆竹,游百病,赏花灯,扭秧歌,踩高跷等,实质上反映了人们与大自然的友好交流与沟通。

▲ 山西「塔火」

民俗反映了一个民族文化中共同的层面,表达了一个民族共同的心理意愿,只有在民俗文化中,才最能体现一个民族的文化精髓和一个民族的文化基因。

长久以来,人们按岁时节气安排生产生活,依千年旧俗举行各种仪式和活动,祭祀、祈禳、庆祝、婚丧、迎送、游乐等等,这些丰富多彩的习俗,不仅使人们的生活充满乐趣和生机,更重要的是能够满足人们文化心理上的"期盼""回味"和"重归"。

今天的人们常常会感叹心灵归属感缺失,就是因为随着外来思想的不断融入,我国的传统文化和民间信仰越来越失去了自己的土壤,失去了原来的社会整合与行为规范的作用。

保留本民族的文化传统,抵御外来文化的侵入;寻找本民族的民间信仰,留下民众生活的历史,这是一个永远都不会过时的严肃课题。(张文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