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文化

蒋勋:惊蛰,等待苏醒的季节

2024-03-07文化

01 微雨众卉新 ,一雷惊蛰始

能不能给自己看月亮的时间、乘凉的空间?或给自己一片田,看惊蛰、小满、露从今夜白?

我国古代将惊蛰分为三候:「一候桃始华;二候仓庚(黄鹂)鸣;三候鹰化为鸠。」

所谓桃始华,指的是惊蛰之日,桃花是月始开,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乃闹春之始,红入桃花嫩,青归柳叶新,流水桃花,便勾引出千媚百态。

庚就是黄鹂,所谓「仓庚鸣」,指的是惊蛰后五日,黄鹂最早感春阳之气,嘤其鸣,求其友。

仓为青,青为清,庚为更新,「昔我云别,仓庚载鸣」,文人由此也称它「离黄」。

「离黄穿树语断续」就成了悲声。

过五日,鹰化为鸠。鹰,鸷鸟也,鸠,即今之布谷,所谓「鹰化为鸠」,指【章龟经】曰:仲春之时,林木茂盛,口啄尚柔,不能捕鸟,瞪目忍饥如痴而化,故名曰鸤鸠。此言鹰化为鸠,春时也。

惊蛰三候所代表的花信为:「一候桃花,二候杏花,三候蔷薇。」

这三种花一开,浓郁的春天气息也就扑面而来了。

长卿在【惊蛰】一诗中云:「陌上杨柳方竞春,塘中鲫鲥早成荫。忽闻天公霹雳声,禽兽虫豸倒乾坤。」

惊蛰犹如平地一声雷,冬眠的虫子也苏醒了,家中的爬虫走蚁应声而起,开始摇摇摆摆地爬出洞穴,四处觅食。过冬的虫卵也要开始孵化,田地里的虫害也增多了。

所以古时惊蛰当日,人们会手持艾草,熏家中屋里的四角,以香味驱赶蛇、虫、蚊、鼠和霉味。

唐代著名医药学家,被后人尊称为「药王」的孙思邈编著的经典古传秘方【千金月令】上说:「惊蛰日,取石灰糁门限外,可绝虫蚁。」

石灰原本具有消毒杀虫的功效,在惊蛰这天,洒在门槛外和庭院中,希望虫蚁一年内都不敢上门,不要来骚扰自己。

在陕西、山西及苏北一带流传有「惊蛰吃个梨,一年都精神」的民谚。

惊蛰这一天,全家都要吃梨。古代走西口者也取「离」的谐音,多有「离家创业」之意。后来,山西的人们惊蛰日吃梨,亦有「努力荣祖」之念。

【周礼】卷四十【挥人】篇上说:「凡冒鼓必以启蛰之日。」

古人想象雷神是位鸟嘴人身,长了翅膀的大神,一手持锤,一手连击环绕周身的许多天鼓,发出隆隆的雷声。

惊蛰这天,天庭有雷神击天鼓,人间也利用这个时机来蒙鼓皮。

02 安静的春天

在安静的春天,不喧闹、不张扬。

窗外远眺大山,山头还都积雪,白皑皑一片。走到户外,空气也还寒凉,但节气过了惊蛰,看天的消息在大树梢头上一点一点要绽放了。

飘过几场雪,又下了几次雨,想起南唐的帝王在北方的岁月,「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

他说的,或许就是这个季节吧?这么迟缓的季节,这么百无聊赖,一个好漫长的冬天过去,所有蛰伏在睡眠中的生命都要缓缓苏醒了。

那是亡国的南唐君王春天的梦,「梦里不知身是客」,他情愿在贪欢的梦里,永远不要醒来。

然而真的是惊蛰了,海港溪流边游着一群一群不知何时孵化的小水鸭,草丛树根下从残雪里蹿出一片小白花。

最明显的是大树枝梢,一点一点初生的嫩芽,仔细看像微微的烛焰,微微的光,再过一个节气,每一个细点都将是一簇欢欣喜悦的新叶,新叶很安静,没有花季的喧哗。

我喜欢惊蛰前后北国的春天,寒凉里流着一丝丝春天慢慢到来的安静,不热闹缤纷,不张扬夸大,是安安静静的春天,真实的春天,可以使孤独者从梦里醒来的春天。

醒来之后知道这身体只是来作客,迟早要走,因此爱恨也只是自己妄想。

03 聆听更多生命的对话

连续几天都在观看北方冬天的树。在南方的岛屿长大,很少有机会看到树叶全落光的寒林景象。

有树叶的树,树叶浓密的树,树叶长得快的树,枝干多被遮蔽了,不容易观察一棵树的主干如何分出众多杈丫细枝的秩序。

树叶多,浓荫蓊郁婆娑。

北国寒林,落叶后,树枝的线条却简单洁净,好像生命摆脱了多余琐碎,回到本质的单纯静定。

宋朝山水有「寒林」一格,像李成就以画寒林出名,可惜李成真迹传世不多,后人理解不深。

大自然的生命和节气对话,春天多雨水,阳光温暖,便多发枝叶。

入秋入冬,北国气温骤降,干冷飘雪,一棵树要在严寒冷峻的狂风暴雪中生存,必须舍离所有的叶片,把养分储存到根和主干,才能度过寒冬,用数个月的隐忍等待下一个春天的「复活」。

欧洲宗教有「复活节」。北方漫长的寒林枯枝景象,使春天来的时候显得特别喜悦。

连日来,晨跑的人都停下来,抬头看树梢高处一点一点刚刚发芽的闪耀的新绿。

冬天要过去了,人们脸上也流露着微笑的光。

寒冷,使生命严峻、坚毅、冷静,这是在南国岛屿的温暖中长大的我,应该更谦卑学习的吧!

我应该在节气推移间,学习聆听更多生命的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