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文化

【墓志书法审美与临创十讲】,带你领略东汉至隋唐墓志书法之美

2024-04-30文化

对于墓志,相信喜爱书法的读者并不陌生。

然而,你知道「墓志」与「墓碑」的区别吗?我们在书法作品名称中常常见到的「柩铭」和「神座」又是什么?

不同时期的墓志书法有怎样不同的风格特点?

在墓志书法临创转换的过程中,又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山东艺术学院教授,中国书协行书委员会委员于明诠【墓志书法审美与临创十讲】将为你一一道来。

图文相参 全面领略墓志之美

名家点拨 轻松驾驭临创转换

【墓志书法审美与临创十讲】

于明诠 著

2024年4月

定价:98元

首发优惠价:78.4元

【墓志书法审美与临创十讲】于明诠 著 当代实力书家讲坛
¥78.4
精选
购买

于明诠,1963年生,山东乐陵人。山东艺术学院教授,系中国书法家协会行书委员会委员、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研究员。多次参加全国展览,并在第六、七、八届中青展中获一等奖。著有【是与不是之间】【我在乎书法里边有意思的那点意思】【书在哪,法是个啥】【墓志十讲】等。

150幅墓志图片

一书尽览东汉至隋唐墓志书法风采

墓志,也称「墓志铭」或「埋铭」「圹铭」「圹志」「葬志」等。简单来说,就是记载和标识墓主身份及墓址的物件,入葬时同主人棺椁一起埋于墓穴中。

就出土实物来说,墓志最早可上溯至先秦,滥觞于两汉,而盛行于两晋南北朝及隋唐,历经宋、元、明、清直至民国。从书法艺术角度来看,墓志不仅使我们从一个侧面见证了汉字书体的演进过程和书法艺术的风格嬗变,更使我们在风流蕴藉、儒雅淳美的帖派书法脉系之外看到另一股古朴、厚重的碑派书风。

墓志示意图

那么,不同时期的墓志在书法风格上又有哪些不同呢?

东晋时期的墓志,若单从书法艺术角度看,字形板滞,刻工粗率,价值并不高。然若从另一个方面来看,这些并非出自名家的粗率板滞之作,却也有几分自然平实的憨态。

东晋【王建之墓志】

南朝出土墓志数量虽然不多,但多温润舒和,其中也不乏精丽典雅者,且不再有典型隶书的特点而呈现出初期楷书之风貌。

宋【刘怀民墓志】

北魏墓志前人多以「千岩竞秀,万壑争流」誉之,无论从品类之丰富,还是刻工之精致或数量之繁多来说,都堪称墓志书法的巅峰时期。

魏【元彬墓志】

隋唐墓志绝大多数呈正方形和准正方形,刻制工整,纹饰华美。其书体丰富,法度严谨,楷书水平足可与地面之上的唐碑相媲美。

隋【何氏宫人墓志】

宋以后传世墨迹日益丰富,由刻工「二度创作」之后的墓志拓本的艺术性及临习参考的价值意义就不大了,本书墓志书法概赏部分也因此对宋以后墓志做了从略处理。

想进一步领略东汉至隋唐700年墓志书法风采,本书第五讲「墓志名品书法概赏」、第六讲「新出土墓志精品书法概赏」足足110页内容将为你解答!

10个有机章节

从历史到艺术,墓志书法进阶好帮手

人们对墓志书法所投注的精力,向来多在书法实践临习,而忽略了墓志铭文的具体内容。离开对墓志源流、形制演变与墓志铭文等基本知识的了解,对于墓志书法学习者来说总是有所欠缺的。

关于「墓志铭文」,于明诠在第一讲中论述道:

规范完整格式的墓志铭文,层次分明,一般先写时代、官职、名称、籍贯、先祖爵位官阶等,再书写韵文铭颂,最后附有墓主及夫人履历、葬地、家世、子女等。……若不了解墓志铭文作为一种特别文体体例的基本格式与规范,不熟悉文辞典故句法,特别是不熟知其中的惯用词语,则很难明明白白地通读下来。而这样,我们在学习临摹其书法艺术时,就只能看到「字儿」而看不懂「事儿」,也就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地仅仅描摹字形。作为书法学习研究者,熟悉临摹范本的文字内容是起码的基本要求。

与这一主张相一贯,第五讲与第六讲墓志书法概赏中的每一件作品,皆统一按墓志简称、墓志全称、刊刻时期、大小、书体、行数、字数、出土地、藏地、著录、志主(背景)介绍、书法特点进行编写。相比之下,市面出版的同类书籍,多仅出示具体碑帖名称,鲜见有刊刻时期、出土信息等。

对于墓志「书法特点」的介绍,有别于一般鉴赏性文章的泛泛而谈,本书每一幅入编作品几乎都结合具体字例做了详细的技法解析,并提供相应的临习建议。以经典名品【孟敬训墓志】为例,作者分析道:

该志书法楷中寓行,间含隶意,方整峻峭,婉转流畅,极具艺术价值。用笔以方笔为主,兼施圆笔,圆融意趣,相比其他北朝墓志更显婀娜,如「日」「如」「月」「享」「有」「故」等字,刚劲雄健又不失婀娜多姿。横画皆取斜势,参差有致,神完气足,如「十」「训」「无」「宜」等字的横画,虽左右高低明显,然整个字势欹正相生,不失平衡;撇画与捺画较为悠长舒展,如「著」「夫」「外」「道」等字;结体紧凑,具备魏碑典型的「斜画紧结」「左低右高」特点,舒张有致,疏密明显,俯仰向背,各有姿态。有放射状的,有下角拉长的,有左右开张的,如「夏」「六」「癸」「成」「式」等字,千姿百态,错落有致,于自然严整之中,又多峭拔险峻之意,颇有【张猛龙碑】之风姿;章法布局疏朗,书写率意轻松,既灵动活泼又峻爽规整。虽有界格,却不显呆板。临习此志可参照【张猛龙碑】【李壁墓志】等风格接近者,既要注意其相同之处,也要区分其差异。

魏【孟敬训墓志】

魏【张猛龙碑】

30余年创作与教学经验

理论、实践两手抓

对于普及性的书法读物,市面上多是「材料的搬运工」,像【墓志书法审美与临创十讲】这样能于「普及」中有所深入的实在不多,这与作者兼擅理论思考与书法实践有莫大关系。

如对墓志书法的认识上,学术界对北魏墓志书法类型的划分基本采用的是沙孟海的观点,即北魏前期风格属于「斜画紧结」,后期风格则是「平画宽结」。在肯定前人观点的基础上,作者又补充道:

墓志书法的审美,虽说结体特点很重要,然而作为全面分析墓志书法艺术特色来看,「用笔」也是不可忽视的关键因素。不然,机械地模仿其结体外貌,可能会大大削弱对墓志书法艺术审美的全面把握与深入理解。

魏【张玄墓志】

基于此,作者在第八讲「墓志临习技法简析」中,在结体、字势以外,重点包含了用笔方面的内容。以【张玄墓志】为例,作者对点画、横画、竖画、撇画、捺画、折画、挑画等用笔都做了具体分析,如其对「点画」的分析:

点画虽小,但在楷书中的地位作用却是非常重要的,运用得好能起点睛作用,否则也会使整个字精神全失。所以姜白石说:「点者,字之眉目。」同所有楷书一样,【张玄墓志】中的点画要力求饱满、斩截,多数露锋直入后顺势重按,收笔时轻点回锋。其中,侧点要稳健中见俏丽,如「枝」「宇」等字;平点要露锋顺入后渐行渐按,写成短横状,如「良」字;挑点与捺点、撇点要注意笔锋入纸后提按有度,力求方截厚重,如「不」「次」等字;三点水中多有第二点、第三点连写者,这是魏志中较为常见的写法,唐欧阳询楷书也多有类似情形。三点连写时,要注意及时调整笔锋,使之呼应连贯,如「清」字。

【张玄墓志】「枝」「宇」「良」字例

【张玄墓志】「不」「次」「清」字例

尽管墓志为我们的书法创作带来了有益的启发和借鉴,然而其毕竟不同于以技法的高度完善成熟为特点的经典帖学,因此我们在学习借鉴时,就必须使其风格特点在我们的创作过程中得到合理有效的转化。在临摹到创作的转换过程中,又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呢?

对此,于明诠老师结合自己30余年的创作与教学经验,围绕笔法、结体及书体给出了切实有效的建议。

如笔法方面,作者认为启功所言「透过刀锋看笔锋」没错,「看」出各种各样的「笔锋」也没错,即使真「错」了,也不必大惊小怪,非追求其中的「正统笔法」不可。关键要保持自己独立的审美想法,要通过高妙的想法从中将「错」就「错」,写出一种独特的趣味。

胡问遂临【张玄墓志】(局部)

在结体方面,要根据具体情况,对结体自由随意、书刻较为粗率的一类进行必要的改造与雅化,而不能机械地一味临仿照搬。所谓「改造与雅化」的过程,就是「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分析再造过程。

于明诠【李白诗二首】扇面

在书体转换即包括墓志在内的「魏体行草化」方面,要在行草书的创作过程中自觉掺入魏碑笔法(包括碑刻的刀法)与「金石气息」的理念,这除了需要书家具体的书写实践外,还需要多方面的修养才能,方可领会、参悟与表达。

赵之谦【与杏帆行书手札】

图文相参 全面领略墓志之美

名家点拨 轻松驾驭临创转换

墓志书法审美与临创十讲

于明诠 著

2024年4月

定价:98元

首发优惠价:78.4元

【书法艺术的当代形象塑造十讲】刘洪彪 著 当代实力书家讲坛
¥78.4
精选
购买

本书是山东艺术学院教授于明诠集二十年之功,对此前【墓志十讲】的全新修订和全面升级。该书从墓志源流到形制演变,从墓志书法鉴赏到临创技法解析,结合200幅精美插图,以10个有机关联的章节,从理论和创作两方面全方位展现自三国至隋唐长达700年的墓志书法的历史演进和艺术价值。十讲中,第六讲「新出土墓志精品书法概赏」为全新内容,其余各章均在原基础上做了扩充,尤其第十讲「墓志书法的创作转换」大幅增加了作者有关墓志书法的创作体会和高清作品图版,对墓志书法专业学习者和爱好者具有极大的借鉴价值。

滥觞于两汉,成熟于北朝,大盛于隋唐的墓志书法,其数量之众多,风格之繁杂,书刻之精美,令人叹为观止。其中一些墓志中的经典名品,已成为今天我们学习书法必须临写的楷书范本,成为我们理解隋唐楷法及上窥魏晋书风的不二法门。

——于明诠

丨图书目录丨

第一讲 墓志源流、形制演变与墓志铭文

第二讲 三国两晋南朝墓志与行草书风的兴盛

第三讲 北魏墓志造像与魏碑书体

第四讲 隋唐墓志与唐楷典则

第五讲 墓志名品书法概赏

第六讲 新出土墓志精品书法概赏

第七讲 鸳鸯七志斋与千唐志斋

第八讲 墓志临习技法简析

第九讲 碑帖之争与墓志书法审美

第十讲 墓志书法的创作转换

丨精彩书影丨

—— END ——

出品人·主编:王成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