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文化

三分钟了解帮你成为钧瓷鉴赏高手!

2024-05-09文化

钧瓷,作为瓷器中一个神秘的分支,凭借其独一无二的窑变和精美不凡的外观,吸引着无数瓷器爱好者的关注,那么如何才能更好地鉴赏钧瓷作品,成为「钧瓷高手」呢?

钧瓷是宋代五大名窑瓷器之一,凭借「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神奇窑变艺术而著称于世,素有「黄金有价钧无价」和「家有万贯,不如钧瓷一件」的美誉。钧瓷发展至今,也衍生出很多种类和品级,今天官窑君就和大家说说钧瓷鉴赏的那些事。

大宋官窑——【飞龙在天】

不是所有瓷器都叫钧瓷

钧瓷是中国传统制瓷工艺中的珍品,发端于东汉,在北宋之时禹州的钧瓷闻名天下。

靖康之变后宋室南迁,禹州沦为战场,窑工四处逃荒。然而由于钧瓷价值很高,于是在环境相对稳定的南方,便开始出现了仿钧瓷。

到了明清以后各大窑系仿钧之风日盛,虽然在仿钧瓷中偶有珍品,但它并非真正的钧瓷。清朝谷应泰在【博物要览】中关于「仿钧」时说「制有佳者,但不耐用耳」,清朝【南窑笔记】有提到仿瓷时则说「胎骨轻脆,不堪鉴赏」,这些都简要地道出了真钧和仿钧的区别。

大宋官窑一带一路国礼——【葫芦瓶】

真正的钧瓷产自河南省禹州市神垕镇,胎质纯精,坚实细腻,叩之犹如击磬,声音清脆悦耳。其釉色浑厚透亮,乳光晶莹,五光十色,相映生辉,这也依赖于禹州大刘山和凤翅山五色瓷土这一独有的「地利」条件。

两招区分官钧和民钧

钧瓷以釉色见长,器表没有任何人为的装饰,但由于釉的活动方式和流纹长短不同,在釉面上形成「泪痕纹」、「兔丝纹」,特别是釉层在干燥时或烧成初期发生干裂,后来在高温阶段又被粘度较低的部分流入而填补裂缝所形成的「蚯蚓走泥纹」为经典,所谓「有蚯蚓走泥者尤好」。

大宋官窑——【象鼻瓶】

蚯蚓走泥纹是官钧瓷器的显著特征,而民钧绝无这种现象,因此通过蚯蚓走泥纹也可以帮我们很好地区分官钧和民钧。

再者,官钧的窑变更为丰富漂亮,而民钧则少了一些红、紫的成分,但色调的反差较官钧要大,这也是区分官钧和民钧的重要方法。

宋元钧瓷作品差别大

宋代钧窑瓷器的釉具有釉层凝厚,釉质乳浊,釉层纹理深沉,釉面流动的特点,厚莹的釉层泛出宝石般柔美的光泽。

由于铜的粒子对光波有选择性反射、吸收作用,烧成后在淡青釉中出现惊人的红彩效果,有的像成熟的秋海棠,在玻璃釉中红得浓艳欲滴;有的红得发紫,像盛开的玫瑰。

大宋官窑作品【圆满如意】

宋代钧瓷的釉色主要有以下几种:月白釉,其釉色以蓝为基调而淡,釉面有明显的棕眼。天蓝釉,具有釉层丰满,晶莹透彻的特征。宋代官窑施天蓝釉器物较多,而釉的变化亦较多。

大宋官窑——【福鹿】

天青釉,为蓝色乳光釉的一种,较天蓝釉色淡,而又较月白釉色深。天青釉上的红斑,宛如蓝天飘动的云彩,而整体通红的釉面则像令人心醉的晚霞,使釉面出现千变万化的效果,不少釉层有蚯蚓走泥纹现象。

除单色釉外,钧窑还首创了利用釉的不同呈色机制,变幻出不同色彩进行装饰的窑变釉作品,灿如晚霞般的釉面与天青等色釉相互映衬分外绚丽,打破了单一青釉的格局。

大宋官窑作品——【天球瓶】

这种巧妙利用铜的还原理论而呈现的玫瑰紫釉色,青蓝交融,变幻万千,使原本就古朴高雅的陶瓷器物更加卓尔不群。

玫瑰紫釉,为紫中有蓝,蓝中有紫的釉色。民钧器物中的玫瑰紫釉器物精品,亦具有很高的观赏性。虽然胎质、器型不及官钧精细、典雅,但釉色却别开生面。

大宋官窑国礼作品——【合瓶】

丁香紫,釉色较玫瑰紫较为沉重,亦为钧窑变釉的一种;葡萄紫釉,其釉色中紫的成分较多,较丁香紫明亮,且较少蓝紫相同的大色斑;海棠红,为钧窑窑变釉最为艳丽的颜色。

大宋官窑复烧作品——【海棠花盆】

元钧的釉层施得很厚,从流釉和胎壁显露的胎釉交接处可看到釉是反复多次施的,故光亮度一般比较好,普遍有乳浊现象。由于釉层厚、流釉,积釉现象很普遍,在器物下腹,釉层的边缘呈垂珠状,釉面有蛋白石的光泽,普遍有粗大明显的棕眼,在积釉的地方有大小不等的气泡,有的早期中国瓷器产品气泡还有破裂。

钧窑的底釉为青釉,所以元钧釉色很复杂,有灰青釉、天青釉、天蓝釉、乳(月)白釉、灰褐釉。有的有紫红斑、褐红斑、灰黑斑,这些斑纹和釉层流动浸润,有的像流动的岩浆,与粗犷厚重的胎体、凝厚的釉层很协调地配合,产生一种趣味天成的浑厚凝重效果。

钧瓷窑变艺术是一种发现的艺术,钧瓷鉴赏也要咬其纹,嚼其意,感悟其独特的人文精神,挖掘丰富的钧瓷窑变文化,才能真正读懂钧瓷,发现真正的钧瓷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