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文化

我决心以山水之间的自由自在的生活终老

2024-07-11文化

大家好,今天分享张志和的词【渔父】:「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这首脍炙人口的小令,只用短短二十七个字,写了山,写了水,写了白鹭和肥鱼,写了斜风细雨,更写了优游自在的渔父,整首词不仅散发着淳美的自然光彩,更给读者带来词人淡怀逸志的美感。

词人而兼画家的张志和,对淡怀逸志的抒发,不是诉诸直接咏怀,而是寄情于景,以画入诗。当江南春色方浓,正是桃花汛泛起时,恰逢斜风细雨,在西塞山前,高处有从水田飞入上空的白鹭,低处有落英缤纷的春水绿波,以及引起人们鲜美味觉的肥嫩鳜鱼。而作为画图中心的,则是头戴青箬笠,身披绿蓑衣,正在悠然垂钓的渔父。鹭在飞,水在流,鱼在泼剌地嬉逐,一切景物都是那么新鲜、清丽、秀润。在斜风细雨中,鹭鸶的飞翔更加飘逸,飘流在水里的桃花瓣格外鲜妍。在这样优美的环境中垂钓,渔父的心情不止是为美陶醉,而是产生了不愿离开这一魅人亦复宜人的境界的深情。不仅是不思归,直接就不须归了。这何止是渔父的想法而是词人内心的自白:「我决心以山水之间的自由自在的生活终老」。

的确,他做到了。

张志和出生于唐玄宗开元二十年(732年),原名龟龄,三岁能读书,六岁做文章,十六岁明经及第。因为他才华出众,凡歌词、书画、击鼓、吹箫、无不精工,得到了当时还是太子的唐肃宗的赏识,赐名志和。先后做过翰林待诏、左金吾卫录事参军、南浦县尉等职。后有感于宦海风波和人生无常,在母亲和妻子相继故去的情况下,弃官弃家,浪迹江湖。唐肃宗曾赐给他奴、婢各一,他把他们配为夫妇,取名「渔童」、「樵青」,自号「烟波钓徒」,遂偕奴、婢隐居于太湖一带的山水之间,扁舟垂纶,浮三江,泛五湖,渔樵为乐。

他的兄长张松龄,为了招他回家,作了一首【渔父】词示他:

「乐在风波钓是闲,

草堂松桧(gui)已胜攀,

太湖水,洞庭山,

狂风浪里且须还。」

张志和回了这首「西塞山前白鹭飞」,以明心志。

张志和和书法家颜真卿交好,颜真卿看张志和的渔船太破,就想为他造一条新船,但是张志和拒绝了他的好意,说:「我愿意把这条旧船作为我漂泊移动的家,来往于山水之间就足够了。」

唐大历九年(774年),张志和应时任湖州刺史的颜真卿的邀请,前往湖州拜会,同年十二月,和颜真卿等东游平望驿时,他乘兴为众人表演水上游戏,不幸溺水而亡 。

他虽然只有五首渔父词存世,但仅这一首就让他名传千古。这首词还曾经传到过日本,与张继的【枫桥夜泊】一起列入日本的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