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文化

成语温故—常用不琢磨的-蛛丝马迹

2024-03-31文化

想到这个成语是因为每年的小年,腊月二十三晚上,母亲都会祭灶,就是把灶君爷送走。先是提前会买一些糖瓜作为贡品,如果糖瓜买不到的话就是买一些俗称锭轱辘糖的硬糖,他们的特点都是比较粘手,也比较粘嘴粘牙。一般是在吃完晚饭等一会就开始了。先是摆上贡品再磕头烧香,念念有词,然后就把灶君爷的神码和坐骑--高粱篾子扎成的马一起烧掉。后来看到灶君爷神码两边的对联,一是上天言好事,一是下地降吉祥,估计当时念叨的也是此一类的话,此风俗在北方很是普遍。

令我感兴趣的是灶君爷的坐骑。每到腊月二十三,多数在吃完午饭,母亲总是到处找高粱杆,然后手劈几根硬皮下来,俗称篾子,用来编成马的形状,在我看来和马是不沾边的,除了有长一些的头和四条腿,知道是马才看着神似,如果不知道还以为是随手扔下的柴火呢。好在也是用来和神码一起烧掉的,留存时间不过几个小时,也就不太在乎。即使这样邻居也有不会的,总是前来让帮忙的。

我也问过,灶君爷不是神仙吗,怎么还需要给他准备一匹马,这是什么马啊,千里马吗?母亲说这是灶君爷的坐骑,上天汇报工作总得骑一下吧,再说骑马不是快过两条腿吗!家人对于这样的说辞权当一乐,也不放在心上。

有天和孩子玩成语接龙,说到蛛丝马迹,忽然心中一动,有所疑惑。一般成语中如果涉及到动物、行为或程度,基本都是相近、类似或者相反的用法,比如龙腾虎跃,龙与虎都是猛兽神兽,但是蛛丝马迹却好像不是这样。蛛丝,好理解,就是蜘蛛和它的丝,比喻细微、轻微的痕迹。同理,马迹应该也是指容易被忽略的痕迹或线索,与蛛丝具有同质性。但是字面上看,马是大型动物,它留下的痕迹却是明显的容易被发现的,与成语的整体意思有冲突啊。当时就想这里的马应该不是指常见的马,而是另有所指。

于是网上一查,果如猜想。马迹的马是指灶马,经常在农村的墙角、灶台附近出现,有些像蟋蟀,但是个头和蜘蛛差不多,喜暖,爬行过的地方会留下细微的痕迹,和飘落的蛛丝一样极易被忽略。如此一来,这个成语就通了,蛛丝马迹中的马不是指的牲畜中的马,而是昆虫中的灶马,也叫突灶螽。

回到开始,每年祭灶时用篾子编成马形,是不是正确?当然不正确。仔细想想,灶君整日里站在炉灶上方,烟熏火燎的,能做邻居或朋友的只有虫子,在其中选一个做自己的坐骑也是有可能得。选谁呢?其他神仙的坐骑不是狮子大象要不就是牛,最差的也是一匹马,自己虽是微不足道不入流的神仙,但也不能差太多,说出去也要响亮,就选灶马吧,好歹说出来也是马,就像蜗牛,说来也是牛!

古时候由于认知有限,家中富裕一些,有炉灶能每天烧火做饭,才能吸引灶马在这里安家,估计也认为是一个吉祥的物种,因此被安排成了灶君爷的坐骑,也是顺理成章的事。

以后的祭灶,要不要说清楚此中的故事呢?想想还是不要说了,坚持了一辈子了,怎么高兴怎么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