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文化

姚洪磊:书法中有一种你不知道的动作,叫做「深摆」?

2024-02-12文化

中国书协会员、湖北省书协学术委员会委员、武汉体育学院艺术硕士生导师

有一种动作叫做「深摆」

文/姚洪磊

学习书法,临帖非常重要。临习法帖,读帖非常重要。说是读帖其实是细致入微的观察。观察一个字,宏观上是看结构,微观上是看点线。善于学习的人,可以通过观察点画造型的细节,逆向推导出古人的用笔。

姚洪磊创作的作品

细察颜真卿楷书墨迹(碑拓),我们发现其中很多笔画的轮廓边沿并不十分平滑。这种斑驳感的形成,一般原因是原刻碑石经岁月洗礼、风化残损而导致,但是这样一概而论或许是武断轻率的。如果把文字图像放大再放大,则会发现字帖(拓片)上的文字线条边沿线的凹凸变化,呈现出规律化、人为化的特点。碑石残损有规律可循吗?一般没有。

蔡邕在其经典书论【九势】当中说到几种基本笔法。这里着重关注其中两句。其一,「涩势,在于紧战行之法」。当中「紧」,同于「紧快」;「战行」,同于「颤行」。整句话的意思可以理解为:小幅度地在抖动中行笔。其二,「横鳞,竖勒之规」。大致意思是:横画不能过于平滑,要像鱼鳞一样,有规律性地起伏。竖画不能一拓直下,应像勒着马缰一样,保持张力。蔡邕这两句话其实密切关联。「横鳞」也好,「竖勒」也好,都主「涩行」。外行评字,常谓「行云流水」,其实那不是最高级的审美,「涩行」的线条才更有内涵与古意。

康有为【广艺舟双楫】中论笔法:「唐以前之书涩,唐以后之书滑。」不仅讲中锋,而且讲笔势。颜真卿所处是中唐时代,其时古法尚存。颜真卿【述张长史笔法十二意】引述褚遂良所谓「如印印泥」、张彦远所谓「如锥画沙」,说法不一样,但意思是一样的。很显然,他是领悟到了这一点。

在书写中,他常体现出「横鳞竖勒」的效果,主要原因就在于能够「涩行」。「涩行」的过程中,该如何用笔呢?笔者结合多年习书经验,有两个深刻体会:意识上,假设行笔的过程中有一股逆向的阻力,笔毫是在阻力中前行;运笔上,以静水深流的发力方式,行笔中不断地轻微摆动。为何是轻微的摆动?因为幅度一定不能太大,幅度太大的话,线条边沿就不是「横鳞」而是大波浪了。清代李瑞清写字,无论篆书、隶书、行书、楷书,都喜欢大幅度摆动,结果出来的线条虽然很有劲道,但是把主线都写成了波浪形,这一点很受争议。所以,真正要形成「横鳞」效果,应该是轻微「深摆」。如此形成的线条,主线轨迹无明显变化,但又能保证边沿不平滑,有苍茫感。

姚洪磊以颜楷笔意创作的作品

这种笔法,我们形容它为「深摆」,还与黄庭坚「荡桨」笔法有相通之处。史载黄庭坚观人荡桨而悟笔法。关于他的「荡桨」笔法,学人有多种解读。根据笔者研习体会,应该包含两层意思:一是笔势的顺逆与开合;二是用笔挥运如深水划桨,因感受到水的阻力而有轻微颤抖,线在纸上便是「涩行」,不会平滑,能出「横鳞」的效果。这里有一个要点,桨吃水越深,用力越大,阻力就越大,颤抖感就越强,相信划过船的人都有体会。因为不是表面的摆动,而是在「深水区」的摆动,所以我们称其为「深摆」。悟道之人,各有门径,但往往殊途同归。所以,颜真卿所用的「深摆」笔法,和黄庭坚的「荡桨」笔法在原理上是一致的。

欢迎点赞+关注!

转载声明:本文系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