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文化

他用铜门让国博更恢弘,他用大展让国博更现代

2024-07-21文化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施涵予

朱炳仁的人生时钟似乎与众不同。四十不惑之年,他从头开始,重拾起朱家祖传的铜榔头,承千年传统,创今世之新,引领中国铜文化走向高峰;转眼到了八十岁,他说这是而立之年,要「重新出发」。

7月22日,由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及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共同主办的「熔铸古今——八十而立朱炳仁艺术展」将在国家博物馆开幕。这是国家博物馆为工艺美术界举办的最大规模的个人艺术成就展,也是迄今为止中国首个铜工艺品类最全面、表现形式最丰富的铜艺术大展。

展览通过「古法新意」「匠心铜运」「雕铜巧技」「艺出新裁」四个篇章,在国博近2000平方米的展陈空间里,汇聚朱炳仁从艺四十载的代表作100余件/套,包括铜建筑艺术品、熔铜艺术品、书画及创作手稿、文献、出版物等,全方位、多角度地呈现朱炳仁高超的艺术成就,细述中国铜雕从「铸鼎象物」到「离形得似」的蜕变历程,生动彰显当代匠人守正创新、匠心不灭的精神风貌。

「熔铸古今——八十而立朱炳仁艺术展」展览现场

2011年朱炳仁为国家博物馆打造的七樘青铜大门

古法新意

与国博馆藏千年青铜器的对话

金属铜及其合金因其优良特性在中华文明演进中扮演重要角色,形成了以青铜文明为代表的铜文化体系,铜雕技艺也在青铜时代拥有了非凡的文化张力,得到繁荣发展。从夏商的初曙,到周朝的繁荣,再到秦汉的磅礴,铜见证了文明的萌芽,也见证了文化的积淀。

经过层层审批,国家博物馆特别为本次展览取出10件珍贵的馆藏青铜器文物,横跨战国、汉、明、清等朝代,涵盖鐈鼎、铜壶、铜炉等造型各异、功能不一的器物。展现了中国传统铸铜工艺在中国传统冶金工艺和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和灿烂成就。

朱炳仁的铜雕艺术以传统铸铜、刻铜、锻铜技艺为根基,师古而不泥古。本篇章中,朱炳仁创作的【有凤来仪】【狮狮如意】等6件铸铜器具,既承古法,运用了传统的技艺与造型;又有新意,融入了现代的审美意趣。

本单元通过两组古今铜器的对照展示,揭示传统与现代相融互生,同根同源,同时展现非遗技艺传承人适应社会、重塑价值的探索过程。

匠心铜运

等比例模型震撼展现铜建筑风貌

朱炳仁被誉为「中国当代铜建筑之父」,他开启了中国当代铜建筑的新篇,铜作为建筑材料大放光彩。

展览为观众展示中国铜建筑的开山之作——雷峰塔,以及故宫角楼、盛世涌金桥等多件铜建筑艺术品。不仅展出壮观的等比例建筑模型,还有匾额、斗拱原件等建筑构件,让观众能够近距离体会铜建筑的宏伟气势与精致结构。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展览展出的100余件展品重达35.6吨,【角楼铜殿】是单件最重的作品,重达3.7吨。

铜建筑是指全部或部分结构由铜构件承担的建筑,使「铜」跳脱出器物的思维限制,从「小器」变「大作」,以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理念组成和谐的建筑风貌。当代铜建筑的设计与建造是传统铜雕工艺与21世纪新工艺融合的结晶,是多种工艺综合运用的集中体现。

朱炳仁主持、参与了杭州灵隐铜殿、雷峰塔、桂林铜塔、峨眉山金顶铜殿、上海静安寺等一大批铜建筑的落成,是古意与新颜的巧妙结合,承载着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神韵,展现了具有民族风格的造物文化,也为当代铜雕技艺发展开拓了新的实践领域。

雕铜巧技

汇聚熔铜艺术的开山作与代表作

朱炳仁在铜的悠久历史上,创造出了新的篇章。可以说,创新是贯穿他艺术生涯的关键词,更是他持之以恒的人格底色。熔铜,就是他最重要的创新之一。

以往,铜器的制造往往必须在模具中铸造成形。2006年,常州天宁宝塔的一场意外大火,使朱炳仁获得灵感,首创了「无模可控」的「熔铜」技艺,把铜从模具中「解放」出来,让铜自由流淌,如同热烈滚烫的大写意。通过庚彩、釉彩、琅彩等新工艺,铜能够呈现出丰富绚丽的多种色彩。熔铜壁画和熔铜雕塑作为创新的铜雕技艺门类,将具体意象融于抽象形态中,极大地扩充了作品的艺术表现力。

「雕铜巧技」展区,展出了朱炳仁的熔铜艺术首作、早早被国家博物馆收藏的熔铜壁画【阙立】,还有人类苍生「三部曲」之一【稻可道,非常稻】、纪念大运河申遗成功十周年的【运河之光】【千浪卷雪】、为博鳌亚洲论坛创作的巨幅铜壁画【万泉归海】、献礼杭州亚运的【开运润泽庚彩铜瓶】等的珍贵熔铜艺术品亮相。

本单元展出的大型熔铜装置,以铜写意,观者步入其中,多角度欣赏熔铜不竭的生命力与活力,与铜同声共振。

艺出新裁

新作首度亮相 万物皆可由铜而化

工艺美术是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实现文化自觉与自信的重要途径。朱炳仁用饱含「匠心」的创作表现生活之美,河流、山林、鸟兽……皆可由铜而化,随心随形,造物无穷。

他的作品蕴含了深厚家国情怀。有气势恢宏的【万里长城】【人民江山】,也有打动人心的【丰碑】【旌旗如山气如云】。本次展览还有一件重要新作首度亮相——朱炳仁特别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而创作的熔铜新作【黄河浪】。

他的作品多次被选为国礼赠予外国友人,搭建起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他还将东西方艺术相融合,以铜艺致敬梵高、达利等西方艺术家,形成超越国别的艺术对话。

他在诗书画印领域也颇有造诣。他的书法,笔走龙蛇,气韵生动;他的诗歌,婉约清新,意境深远。他用水墨画与数码融合,创立的「云水墨」新绘画;用熔铸技艺创作山水铜艺,成为西泠印社用铜制印第一人。

以铜为媒,以艺为道,朱炳仁与时代同频共振,既符合当下人民的生活审美价值趋向和生活需求,又不断挖掘「非遗」背后蕴藏的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使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与时俱进,为新时代所认可和服务。

从传统的继承到现代的创新,每一件作品都是凝聚着匠人心血和智慧的精品。铜物至精,观照古今。欢迎大家一起走进「铜世界」,观其形、品其意、寻其妙,共同探求非遗技艺在新时代焕发的光彩与活力。展览持续至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