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文化

人类的世界,是人类全部经验与感知的总和

2024-06-11文化

人类的世界,是人类全部经验与感知的总和

在中国哲学史上,有一个大题目叫「陆王心学」。所以,讲王阳明心学,必须先要说说陆九渊。

根据【陆九渊年谱】记载:「先生自三四岁时,思天地何所穷际不得,至于不食。宣教公呵之,遂姑置,而胸中之疑终在。后十馀岁,因读古书至‘宇宙’二字,解者曰:‘四方上下曰宇,往古来今曰宙。’忽大省曰:‘元来无穷。人与天地万物,皆在无穷之中也。’乃援笔书曰:‘宇宙内事乃己分内事,己分内事乃宇宙内事。’又曰:‘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东海有圣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西海有圣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南海、北海有圣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千百世之上至千百世之下,有圣人出焉,此心此理,亦莫不同也。’」

这是说,陆九渊早在三、四岁时,就想知道,天有多高、地有多大。有一次问他爸,他爸没法回答,以至于他吃不下饭。在他十三岁那一年,偶然看到古书上有一条对「宇宙」的注解,突然大悟:原来天地是无穷无尽的,人对天地万物的认识也是无穷无尽的;人类的宇宙世界,建立在人类的经验和感知上,即一个人的心有多大,他的世界就是多大;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天下英雄所见略同,有相同修为的人,他们的认识水平和认识结果应该是相同的。对于一个只有十三岁的孩子来说,有这样深刻的悟性,非常了不起!

后来,陆九渊在【与李宰】的信中又提到,「【孟子】曰:‘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人皆有是心,心皆具是理,心即理也。」

在王阳明的心学体系中,就包含「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等基本要素。其中的「心即理」,就来源于陆九渊。

那么,怎样理解「心即理」呢?我们不妨先来看看下面两个句子:「一,目之官则视,视则见之,不视则不见也;」

「二,耳之官则听,听则闻之,不听则不闻也。」

很显然,这是仿照上文【孟子】中的说法而造的两个句子。如果还要续下去的话,「目」见的是「色」,「耳」闻的是「声」,那么就可以有「目即色也」、「耳即声也」——这不就是和「心即理也」一样的么?

人类的世界,是人类全部经验与感知的总和,这个「总和」里,当然就包括心即理、目即色、耳即声等等。

「心即理」之「理」,指的是人情事理(伦理),而不是现代科学意义上的自然万物之理(物理)。这一点,在王阳明的心学体系中尤其突出。王阳明的心学范畴,屡屡提到的是善恶、美丑、诚伪,以及忠孝仁义等定性的感知概念,而没有任何定量的数字统计、实验推演。如果套用德国学者马克斯·韦伯的理论,王阳明的哲学,只有价值理性,没有工具理性。

在【传习录】中,有一段王阳明与其弟子薛侃的对话:侃去花间草,因曰:「天地间何善难培、恶难去?」先生曰:「未培未去耳。」少间,曰:「此等看善恶,皆从躯壳起念,便会错。」侃未达。曰:「天地生意,花草一般,何曾有善恶之分?子欲观花,则以花为善,以草为恶。如欲用草时,复以草为善矣。此等善恶,皆由汝心好恶所生,故知是错。」

可见,王阳明即使论花论草,也是「天地万物一体同仁」的价值判断。

「心即理」与「目即色」、「耳即声」,虽然句式结构相同,但差别仍然很大。这是因为「目即色」、「耳即声」中的光谱和声波,都是显性的,而「心即理」中的意识,却是隐性的。显性的「色」「声」,人皆见之、听之,隐性的意识,却知之为难。

或曰:人的意识是如何产生的? 某甲的意识可以被某乙获知吗?王阳明发明的一个新的理论,可以同时回答这两个问题。这个理论就是「知行合一」。——当然,「知行合一」的伟大价值,并不只是用来回答这两个问题的。

在【王阳明年谱】中,有一段王阳明对徐爱说的话(这段话的大意,也见于【传习录】上,因繁复不取),可以说是对「知行合一」最好的解释:【大学】指出,真知行以示人曰:「如好好色,如恶恶臭。」夫见好色属知,好好色属行;只见色时已是好矣,非见后而始立心去好也。闻恶臭属知,恶恶臭属行;只闻臭时已是恶矣,非闻后而始立心去恶也。又如称某人知孝,某人知弟,必其人已曾行孝行弟,方可称他知孝知弟:此便是知行之本体。

简单地说,所谓「知行合一」,就是指「知」之与「行」,犹如一个硬币的两面,不可分开。它蕴涵着两个深层指向,即:有什么样的经验、经历,就会产生什么样的认知、意识;反过来讲,有什么样的意识、认知,就会有什么样的举止、行为。比如,当你看到一个美女(「美」是你的认知),立马、同时就会眉开眼笑(开朗的人),或者面红耳赤(腼腆的人),甚至血涌情躁(年轻气血正旺者);当你嗅到恶臭的味道,同时、立马就会蹙眉、屏息、作呕、欲吐。

所以说,实践(行为)是产生认识(意识)的途径,实践(行为)也是洞察认识(意识)的表征。这两个相辅相成的判断句,或许可以作为对「知行合一」的另一种表述。前一个判断,它构成了王阳明积极的实践哲学的方法论;后一个判断,则是透过显性的行为将隐性的意识达至诚伪毕现的认识手段。

(本篇完)